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义玲专利>正文

用于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安全体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8541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4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安全体验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和平台,平台的中部开设跌落孔,平台的下方设置安全气垫,平台上设置第一活动门和第二活动门,第一活动门与跌落孔的一侧孔壁铰接,第二活动门与跌落孔的另一侧孔壁铰接,平台下方设置用于带动第一活动门转动的第一气缸和用于带动第二活动门转动的第二气缸,平台底面上设置第一气缸座和第二气缸座,第一气缸的缸体铰接在第一气缸座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动门铰接,第二气缸的缸体铰接在第二气缸座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门铰接。该安全体验装置能够有效的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下落状态,安全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安全体验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和平台,平台的中部开设跌落孔,平台的下方设置安全气垫,平台上设置第一活动门和第二活动门,第一活动门与跌落孔的一侧孔壁铰接,第二活动门与跌落孔的另一侧孔壁铰接,平台下方设置用于带动第一活动门转动的第一气缸和用于带动第二活动门转动的第二气缸,平台底面上设置第一气缸座和第二气缸座,第一气缸的缸体铰接在第一气缸座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动门铰接,第二气缸的缸体铰接在第二气缸座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门铰接。该安全体验装置能够有效的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下落状态,安全性能好。【专利说明】用于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安全体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体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安全体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经常发生工作人员由于洞口未按规定有效防护、光线不足或大意造成的工作人员从洞口跌落事故,为个人及施工单位带来了极大损失。针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仅仅通过说教、提醒等口头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如何通过一种模拟跌入洞口的体验设备,使工作人员感受一下快速下坠的感觉,使工作人员体会到类似于跌入洞口的失重感觉,进而使现场施工人员提高认识,进而提高警惕,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因大意而跌入洞口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安全体验装置。该安全体验装置能够有效的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下落状态,其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安全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和平台,所述平台安装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上端,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平台的中部开设有跌落孔,所述平台的下方且与所述跌落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全气垫,所述平台上设置有第一活动门和与第一活动门相配合将所述跌落孔封闭或打开的第二活动门,所述第一活动门与所述跌落孔的一侧孔壁相铰接,所述第二活动门与所述跌落孔的另一侧孔壁相铰接,所述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活动门转动的第一气缸和用于带动第二活动门转动的第二气缸,所述平台底面上设置有第一气缸座和第二气缸座,所述第一气缸座靠近平台一侧边缘,所述第二气缸座靠近平台另一侧边缘,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铰接在所述第一气缸座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动门相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铰接在第二气缸座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门相铰接。上述的用于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安全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下部和第二立柱的下部、所述第二立柱的下部和第三立柱的下部、所述第三立柱的下部和第四立柱的下部,以及第四立柱的下部和第一立柱的下部均通过横撑杆相连接。上述的用于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安全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与平台之间、所述第二立柱与平台之间、所述第三立柱与平台之间以及所述第四立柱与平台之间均通过两个斜撑杆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2、本技术通过使体验人员从跌落孔跌下,让体验人员感受自由下落,这种感受对于体验人员来说是一种全新认识,能够加强体验人员对洞口安全管理重要作用的理解,使体验人员对洞口安全管理的认识得以加强,进而杜绝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因不重视洞口安全管理所带来的意外事故。3、本技术通过设置安全气垫,对从跌落孔跌落下来的体验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4、本技术通过设置横撑杆,提高了该安全体验装置的整体稳定性,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5、本技术通过设置斜撑杆,提高了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与平台的连接强度,保证了该安全体验装置的使用安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平台与安全气垫的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第二立柱;4一第四立柱;5—平台; 6—第一活动门;7一第二活动门;8一第一气缸;9一第二气缸;10—安全气垫;11一横撑杆;12—斜撑杆;13—第二气缸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安全体验装置,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第四立柱4和平台5,所述平台5安装在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和第四立柱4的上端,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和第四立柱4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平台5的中部开设有跌落孔,所述平台5的下方且与所述跌落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全气垫10,所述平台5上设置有第一活动门6和与第一活动门6相配合将所述跌落孔封闭或打开的第二活动门7,所述第一活动门6与所述跌落孔的一侧孔壁相铰接,所述第二活动门7与所述跌落孔的另一侧孔壁相铰接,所述平台5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活动门6转动的第一气缸8和用于带动第二活动门7转动的第二气缸9,所述平台5底面上设置有第一气缸座和第二气缸座13,所述第一气缸座靠近平台5一侧边缘,所述第二气缸座13靠近平台5另一侧边缘,所述第一气缸8的缸体铰接在所述第一气缸座上,所述第一气缸 8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动门6相铰接,所述第二气缸9的缸体铰接在第二气缸座13上,所述第二气缸9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门7相铰接。本实施例使用时,体验人员通过扶梯到达平台5上,通过控制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使得第一活动门6和第二活动门7相配合并将所述跌落门封闭,体验人员的两脚分开,分别站在第一活动门6和第二活动门7上,待体验人员做好准备后,控制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从而带动第一活动门6和第二活动门7同时打开,当第一活动门6和第二活动门7同时打开时,体验人员从跌落孔跌下,平台5下方预先放置的安全气垫10,保证体验人员的安全。体验人员感受自由下落,这种感受对于体验人员来说是一种全新认识,能够加强体验人员对洞口安全管理重要作用的理解,使体验人员对洞口安全管理的认识得以加强,杜绝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因不重视洞口安全管理所带来的意外事故。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立柱I的下部和第二立柱2的下部、所述第二立柱2的下部和第三立柱3的下部、所述第三立柱3的下部和第四立柱4的下部,以及第四立柱4的下部和第一立柱I的下部均通过横撑杆11相连接。通过设置横撑杆11,提高了该安全体验装置的整体稳定性,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立柱I与平台5之间、所述第二立柱2与平台5之间、所述第三立柱3与平台5之间以及所述第四立柱4与平台5之间均通过两个斜撑杆12相连接。通过设置斜撑杆12,提高了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和第四立柱4与平台5的连接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模拟跌入建筑施工现场洞口的安全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第四立柱(4)和平台(5),所述平台(5)安装在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和第四立柱(4)的上端,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和第四立柱(4)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平台(5)的中部开设有跌落孔,所述平台(5)的下方且与所述跌落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全气垫(10),所述平台(5)上设置有第一活动门(6)和与第一活动门(6)相配合将所述跌落孔封闭或打开的第二活动门(7),所述第一活动门(6)与所述跌落孔的一侧孔壁相铰接,所述第二活动门(7)与所述跌落孔的另一侧孔壁相铰接,所述平台(5)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活动门(6)转动的第一气缸(8)和用于带动第二活动门(7)转动的第二气缸(9),所述平台(5)底面上设置有第一气缸座和第二气缸座(13),所述第一气缸座靠近平台(5)一侧边缘,所述第二气缸座(13)靠近平台(5)另一侧边缘,所述第一气缸(8)的缸体铰接在所述第一气缸座上,所述第一气缸(8)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动门(6)相铰接,所述第二气缸(9)的缸体铰接在第二气缸座(13)上,所述第二气缸(9)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门(7)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义玲
申请(专利权)人:马义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