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64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成像设备,它包括输送单元、记录头和盖帽。该输送单元输送记录介质。该记录头包括喷嘴形成表面,该喷嘴形成表面形成有用于朝向正由输送单元输送的记录介质喷墨的多个喷嘴。该盖帽能够紧靠在记录头的喷嘴形成表面上,从而形成将喷嘴形成表面密封的封闭空间。盖帽包括底座部分、唇部、开口和柔性薄膜。所述底座部分面对喷嘴形成表面。所述唇部从底座部分朝向喷嘴形成表面竖立,从而能够紧靠在喷嘴形成表面上。所述开口穿过底座部分。所述柔性薄膜覆盖所述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它能够防止在喷嘴形成表面被封盖和/或在封盖期间温度改变时由于内压变化而导致弯液面破坏,弯液面的破坏导致喷墨性能劣化。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从设置在记录头上的喷嘴将墨喷射到正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上,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为了防止从喷嘴喷射出的墨在没有使用时干燥,这种成像设备包括盖帽,该盖帽紧靠在记录头的喷嘴形成表面上,从而形成将喷嘴形成表面密封的封闭空间。作为包括盖帽的成像设备,JP特开平9-240012(例如,图6)披露了一种喷墨设备,它包括与上述盖帽对应的盖帽体。该盖帽体具有凹入部分,该凹入部分由面对着喷嘴形成表面的底面和从该底面的周边朝向喷嘴形成表面向上的壁限定。另外,在底面中形成切口,该切口在正常时刻处于封闭状态,并且只在底面被施加力时打开。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盖帽体,通过打开切口来吸收在封盖时产生的内压变化。因此,能够防止弯液面由于该内压变化而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如在JP特开平9-240012中所披露的一样,在通过在盖帽体的底面中设置可打开的切口来吸收封盖时的内压变化的方法中,即使当切口在正常时刻处于封闭状态中时,在切口的连接部分中也存在使凹入部分的内部和外部相互连通的微小间隙。因此,即使在进行封盖的情况下,由于盖帽的内部通过该间隙与外部连通,所以难以令人满意地防止墨干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和一种盖帽,它们能够防止在喷嘴形成表面被封盖和/或在封盖期间温度改变时由于内压变化而导致弯液面破坏,弯液面的破坏导致喷墨性能劣化。此外,该成像设备和盖帽能够降低在封盖状态期间的干燥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成像设备包括输送单元、记录头和盖帽。该输送单元输送记录介质。该记录头包括喷嘴形成表面,该喷嘴形成表面形成有用于朝向正由输送单元输送的记录介质喷墨的多个喷嘴。该盖帽能够紧靠在记录头的喷嘴形成表面上,从而形成将喷嘴形成表面密封的封闭空间。盖帽包括底座部分、唇部、开口和柔性薄膜。所述底座部分面对喷嘴形成表面。所述唇部从底座部分朝向喷嘴形成表面竖立,从而能够紧靠在喷嘴形成表面上。所述开口穿过底座部分。所述柔性薄膜覆盖所述开口。根据上面的结构,当环境温度在封盖之后或在封盖期间升高时,覆盖着开口的薄膜凹陷并且朝向与记录头相反的一侧鼓起。因此,薄膜吸收封闭空间中的压力变化。另外,当环境温度在封盖期间下降时,薄膜朝向记录头鼓起以便吸收压力变化。因此,防止了在封盖之后或在封盖期间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而导致弯液面破坏。此外,所述薄膜可以具有气体隔离性。所述薄膜可以包括至少由具有柔性的第一薄膜和具有气体隔离性的第二薄膜形成的层压结构。所述薄膜可以焊接到底座部分上。此外,所述薄膜在沿着喷嘴朝向记录介质喷射墨的方向剖开的截面图中具有远离喷嘴形成表面而突出的凸形。此外,底座部分可以具有凹入部分,所述凹入部分凹入从而远离喷嘴形成表面。所述开口可以形成在凹入部分的底面中。在凹入部分的底面中可以形成朝向喷嘴形成表面而突出并包围所述开口的突起。所述薄膜可以焊接到突起上从而具有朝向喷嘴形成表面而突出的拱顶形状。此外,底座部分由第一树脂材料制成。唇部由弹性大于第一树脂材料的第二树脂材料制成。此外,唇部可以形成为在截面图中具有一个顶点的山形。此外,每个唇部的最大高度可以是唇部的最大宽度的0.75至2.5倍。此外,每个唇部的最大高度可以在1.0mm至2.0mm的范围内。每个唇部的最大宽度可以在1.5mm至2.5mm的范围内。此外,每个唇部的JIS A硬度可以在10度至20度的范围内。此外,该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盖帽支架和弹性体。该盖帽支架支撑盖帽,并且在盖帽支架和底座部分之间具有预定间隙。弹性体设置在盖帽支架和底座部分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盖帽用于包括输送单元和记录头的成像设备。该输送单元输送记录介质。该记录头包括喷嘴形成表面,该喷嘴形成表面形成有用于朝向正由输送单元输送的记录介质喷墨的多个喷嘴。该盖帽能够紧靠在喷嘴形成表面上,从而形成将喷嘴形成表面密封的封闭空间。该盖帽包括底座部分、唇部、开口和柔性薄膜。所述底座部分面对喷嘴形成表面。所述唇部从底座部分朝向喷嘴形成表面竖立,从而能够紧靠在喷嘴形成表面上。所述开口穿过底座部分。所述柔性薄膜覆盖所述开口。根据上面的结构,当环境温度在封盖之后或在封盖期间升高时,覆盖着开口的薄膜凹陷并且朝向与记录头相反的一侧鼓起。因此,薄膜能够吸收封闭空间中的压力变化。另外,当环境温度在封盖期间下降时,薄膜朝向记录头鼓起以便吸收压力变化。因此,防止了在封盖之后或在封盖期间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而导致弯液面破坏。因此,能够保持稳定的喷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简图,显示出成像设备的内部结构。图2为剖视图,显示出沿着图1的II-II线剖开的成像设备1的内部结构。图3为平面图,显示出处于在图2中所示的状态中的盖帽单元、第一墨接收单元、和第二墨接收单元。图4与图2对应并且为简图,显示出处于在图2中所示的状态中的第一墨接收单元与盖帽单元无关地朝向记录头单元5运动的状态。图5为平面图,显示出处于在图4中所示的状态中的盖帽单元、第一墨接收单元、和第二墨接收单元。图6与图2对应并且为简图,显示出处于在图2中所示的状态中的盖帽单元与第一墨接收单元一体地朝向记录头单元5运动的状态。图7为平面图,显示出处于在图6中所示的状态中的盖帽单元、第一墨接收单元、和第二墨接收单元。图8为沿着图3的VIII-VII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9A为放大剖视图,显示出盖帽主体的唇部紧靠在喷嘴形成表面上的状态,图9B为唇部的放大剖视图,并且图9C为薄膜的放大剖视图。图10为剖视图,显示出面对着记录头单元的第一墨接收单元。图11为沿着图5的XI-XI线剖开的第一墨接收单元的放大剖视图。图12为方框图,显示出成像设备的电气结构。图13A至13D的简图示出在清洗或封盖时记录头单元等的操作。图14A与图9A对应并且为放大剖视图,显示出盖帽主体的唇部紧靠在喷嘴形成表面上的状态,图14B为沿着图14A的XIVb-XIVb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并且图14C为沿着图14A的XIVc-XIVc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图15与图9A对应并且为放大剖视图,显示出盖帽主体的唇部紧靠在喷嘴形成表面上的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这些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图1为简图,显示出该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1的内部结构。该成像设备1主要具有输送单元2、馈纸单元3、排纸单元4、记录头单元5和废墨容器6。输送单元2沿着箭头A的方向输送记录介质。该馈纸单元3设置在输送单元2的上游侧(图1的左侧)上并且输送记录介质。该排纸单元4设置在输送单元2的下游侧(图1的右侧)上,其中输送单元2介于馈纸单元3和排纸单元4之间。排纸单元4存储由输送单元2输送出的记录介质。该记录头单元5设置在输送单元2上方,并且朝向正由输送单元2输送的记录介质喷墨。该记录头单元5如图2所示连接到泵P上,并且在进行清洗操作时,泵P对记录头单元5的各个喷嘴施加正压以将预定量墨与附着到这些喷嘴上的灰尘和/或干燥墨一起喷射出。该废墨容器6设置在输送单元2下方,其中输送单元介于废墨容器6和记录头单元5之间。该废墨容器6存储清洗操作期间通过管11喷射出的墨。要指出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设备,它包括:输送单元(7,8),该输送单元(7,8)输送记录介质;记录头(5),该记录头(5)包括喷嘴形成表面,该喷嘴形成表面形成有用于朝向正由输送单元(7,8)输送的记录介质喷墨的多个喷嘴;以及盖帽(12 ),该盖帽(12)能够紧靠在记录头(5)的喷嘴形成表面上,从而形成将喷嘴形成表面密封的封闭空间,其中盖帽(12)包括:底座部分(40),所述底座部分(40)面对喷嘴形成表面;唇部(41),所述唇部(41)从底座部分( 40)朝向喷嘴形成表面竖立,从而能够紧靠在喷嘴形成表面上;开口(42),所述开口(42)穿过底座部分(40);以及柔性薄膜(43),所述柔性薄膜(43)覆盖所述开口(4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修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