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74598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第四导电层、绝缘层、散热基板和二极管D1、D2、D3;所述绝缘层设在散热基板上,而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有间距分别设在绝缘层上;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三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三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四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分别有电源输入连接区,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分别有电输出连接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靠性高,且易于装配,以及制备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第四导电层、绝缘层、散热基板和二极管D1、D2、D3;所述绝缘层设在散热基板上,而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有间距分别设在绝缘层上;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三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三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四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分别有电源输入连接区,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分别有电输出连接区。本技术具有可靠性高,且易于装配,以及制备效率高等优点。【专利说明】—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保护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太阳能光伏组件需要与装有旁路二极管的接线盒电连接,且接线盒位于背板的外侧。而所述旁路二极管的作用在于:有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由于遮挡得不到光照或出现故障而成为负载,而成为负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不仅自身会发热,而且还会消耗其他有光照的太阳光伏组件所产生的能量;而旁路二极管能够避免正常工作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所产生的能量被受遮挡或出现故障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所消耗。现有接线盒的结构是,所述接线盒内有多个平行布置的铜片带,而二极管设在相邻的铜片带之间,且二极管的正负极分别与相应的铜片带电连接,所述接线盒外有多个通过紧固螺母与其配装的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内端与接线盒内相应的铜片带电连接。这种结构的接线盒,一方面,不仅不易装配,且对焊接质量不能保证,会发生虚焊的现象,使之工作效率低,且可靠性差;另一方面,所述铜片带在生产的过程中极易变形,且机械性能差,使得广品的报废率较闻,提闻了生广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可靠性高,且易于装配,以及制备效率高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保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保护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第四导电层、绝缘层、散热基板和二极管Dl、D2、D3 ;所述绝缘层设在散热基板上,而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有间距分别设在绝缘层上;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l的负极与第二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三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三导电层电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四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分别有电源输入连接区,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分别有电输出连接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均为铜箔,或者是银箔,或者是锡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基板是,或者是散热铜基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1’,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2’,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3’,且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l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l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极管D1、D2、D3、D1’、D2’、D3’是轴向二极管,或者是贴片式二极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极管D1、D2、D3、D1’、D2’、D3’是贴片式二极管时,二极管01、02、03、01’、02’、D3’的正负极分别通过波峰焊或者是回流焊与相应的导电层焊接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层和散热基板的两端的外周有定位缺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剩余的非工作区域表面均设有阻焊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阻焊层是油墨阻焊层,或者是环氧树脂阻焊层。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装置后,将本技术装在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背面,电源输入连接区与电源电连接,电输出连接区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本技术结构具有以下优点,第一、不仅易装配,而且也不易发生虚焊的现象,而其工作可靠性好,且使得生产效率高;第二、所述的导电层不会发生变形的情况,机械性能好;第三、当本技术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基板进行散热,与传统的结构相比,本技术能够将整体的热阻降至更低,同时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降低其运行温度,而减小由于较高的运行温度所引起的旁路二极管反向漏电,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其工作及可靠性。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导电层1-1、第二导电层1-2、第三导电层1-3、第四导电层1-4、绝缘层2、散热基板3和二极管D1、D2、D3 ;所述绝缘层2设在散热基板3上,而第一导电层1-1、第二导电层1-2、第三导电层1-3和第四导电层1-4有间距分别设在绝缘层2上;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与第一导电层1-1电连接,二极管Dl的负极与第二导电层1-2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导电层1-2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三导电层1-3电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三导电层1-3电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四导电层1-4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第四导电层1-4分别有电源输入连接区4,第一导电层1-1、第二导电层1-2、第三导电层1-3和第四导电层1-4分别有电输出连接区5。本技术所述第一导电层1-1、第二导电层1-2、第三导电层1-3和第四导电层1-4均为铜箔,或者是银箔,或者是锡箔。当然,也可以选用其它金属导电箔。本技术所述散热基板3是,或者是散热铜基板。当然,也可以选用其它金属散热基板。本技术所述二极管Dl、D2、D3是轴向二极管,或者是贴片式二极管。本技术所述二极管D1、D2、D3是贴片式二极管时,二极管D1、D2、D3的正负极分别通过波峰焊或者是回流焊与相应的导电层焊接连接。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与太阳能光伏组件相配装,不易发生移动的现象,叠加装配后的绝缘层2和散热基板3的两端的外周有定位缺口 6。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导电层1-1、第二导电层1-2、第三导电层1-3和第四导电层1-4剩余的非工作区域表面均设有阻焊层7。所述阻焊层7是油墨阻焊层,或者是环氧树脂阻焊层。当然也可以选用其它阻焊漆形成的阻焊层。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2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1’,第二导电层1-2和第三导电层1-3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2’,第三导电层1-3和第四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层(1‑1)、第二导电层(1‑2)、第三导电层(1‑3)、第四导电层(1‑4)、绝缘层(2)、散热基板(3)和二极管D1、D2、D3;所述绝缘层(2)设在散热基板(3)上,而第一导电层(1‑1)、第二导电层(1‑2)、第三导电层(1‑3)和第四导电层(1‑4)有间距分别设在绝缘层(2)上;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导电层(1‑1)电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导电层(1‑2)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导电层(1‑2)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三导电层(1‑3)电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三导电层(1‑3)电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四导电层(1‑4)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第四导电层(1‑4)分别有电源输入连接区(4),第一导电层(1‑1)、第二导电层(1‑2)、第三导电层(1‑3)和第四导电层(1‑4)分别有电输出连接区(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涛唐永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银河世纪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