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层绕障Steiner最小树构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X结构下带粒子群优化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层绕障Steiner最小树构造方法。
技术介绍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largescaleintegration,VLSI)设计中多层绕障X结构Steiner最小树(multilayerobstacle-avoidingX-architectureSteinerminimaltree,ML-OAXSMT)问题是给定布线层上一系列布线引脚和障碍物集合,通过X结构边连接每个布线层上的引脚且布线层之间借助通孔连接,在布线边和通孔不穿越障碍物的约束下,构建布线总代价最小的Steiner树。ML-OAXSMT问题是考虑到障碍物、X结构、多层等三个条件的Steiner最小树模型。Steiner最小树作为ML-OAXSMT问题的基础模型是布线中多端线网连接的最佳模型。近年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芯片会存在宏单元、IP预布好的线网等布线障碍物,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障碍物的Steiner最小树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单层绕障Steine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层绕障Steiner最小树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读取基准测试电路网络数据,并按照层数和坐标大小进行升序排序;步骤2:初始化种群规模、迭代次数等参数,对优化参数进行编码并随机产生初始种群;步骤3:采用粒子更新公式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得到新粒子;步骤4:采用基于惩罚机制的适应度计算函数计算新粒子的适应度值,并判断新粒子的适应度值是否小于粒子的历史最优值,是则将新粒子更新为粒子的历史最优粒子,并转步骤5,否则直接转步骤5;步骤5:判断新粒子的适应度值是否小于种群的全局最优值,是则将新粒子更新为种群的全局最优粒子,并转步骤6,否则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层绕障Steiner最小树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读取基准测试电路网络数据,并按照测试电路中引脚所在的层数和坐标大小进行升序排序;步骤2:初始化包括种群规模和迭代次数的优化参数,对X结构多层Steiner树进行编码并随机产生初始种群;步骤3:采用粒子更新公式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得到新粒子;步骤4:采用基于惩罚机制的适应度计算函数计算新粒子的适应度值,并判断新粒子的适应度值是否小于粒子的历史最优值,是则将新粒子更新为粒子的历史最优粒子,并转步骤5,否则直接转步骤5;步骤5:判断新粒子的适应度值是否小于种群的全局最优值,是则将新粒子更新为种群的全局最优粒子,并转步骤6,否则直接转步骤6;步骤6:判断是否满足迭代终止条件,是则输出最终的布线树,否则返回步骤3进行下一次迭代;该方法采用一种适合X结构和多层布线的边点对编码方法,对X结构多层Steiner树进行编码:用布线树的边集合编码相应的Steiner树,每条边的编码采用四位数字串表示,前两位表示边所连接两引脚的引脚编号,第三位表示边的伪Steiner点选择方式,最后一位用以记录布线边走线是否穿越障碍物及其产生的通孔数,正数代表未穿越障碍物,负数代表穿越障碍物,数值大小代表通孔数;基于惩罚机制的适应度计算函数F(X)为:其中N(X)=cost(T),S(X)=cost(T),e表示属于布线树T的边,penalty(e)的计算公式f1(x)为:其中lb、ub是值大于1的自定义参数,x表示边e编码中的走线状态位的数值,lmax表示布线层的最大编号;cost(T)表示布线树T的布线总代价,其计算公式为:其中Odis(i,j)表示引脚i和引脚j之间的距离,其计算公式为:其中xi、yi和xj、yj分别表示引脚i的水平坐标、垂直坐标和引脚j的水平坐标、垂直坐标,min(xy)表示|xi-xj|和|yi-yj|之间的最小值,min(xy)=min(|xi-xj|,|yi-yj|),max(xy)表示|xi-xj|和|yi-yj|之间的最大值,max(xy)=max(|xi-xj|,|yi-yj|)Cvia(i,j)表示通孔代价,Cvia(i,j)=|zi-zj|×Cv,其中zi、zj分别表示引脚i、j所在布线层的Z轴坐标,Cv为一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层绕障Steiner最小树构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忠,陈国龙,刘耿耿,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