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645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墨头,它包括:一流动通道单元,它包括多块板,该多块板叠置起来并且形成一共同墨水腔室和多个与该共同墨水腔室连通的墨水流动通道,其中,多块板中的一块形成有位于其一个表面上的多个供墨孔和位于其另一个表面上的凹槽部分,并且构成了共用墨水腔室的其中一个壁;并且所述凹槽部分在其底面处与至少一个供墨孔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以进行打印的喷墨记录设备的喷墨头
技术介绍
一般存在一种如此构成的喷墨头,从墨水槽提供给集管的墨水分配给多个压力腔室,并且向这多个压力腔室选择地施加脉冲压力,从而从与压力腔室连通的喷嘴中喷射出墨水。在这种喷墨头中,通过将多块具有形成压力腔室等的开口和孔的板层叠来构成包括压力腔室、集管、喷嘴或用于连接这些的墨水流动通道的流动通道单元。构成该流动通道单元的多块板通常由粘接剂粘接在一起并且彼此层叠在一起。当通过将粘接剂涂覆在每块板的一个表面上来将两块板彼此粘接时,为了防止多余的粘接剂流进形成在每块板中的开口或孔中,已经提出在这些开口或孔的周边中形成用于使多余粘接剂流出的排出沟槽(参见,例如JP-A-2002-96477(图4))。也就是说,在构成流动通道单元的多块板中,围绕着每个压力腔室、集管、用于使压力腔室和喷嘴连通的连通孔以及用于使压力腔室和集管连通的通孔形成有多条排出沟槽。所有这些排出沟槽形成在其中直接涂覆有粘接剂并且与另一块板粘接的每块板的粘接区域中。
技术实现思路
在通过使用粘接剂来将上述多块板粘接在一起的情况中,通常提前从特定的方向将粘接剂输送并且涂覆在板表面上。在采用刮棒涂布机、辊式涂布机或橡皮滚子作为粘接剂的涂布装置的情况下,粘接剂沿着传送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动,同时被扩展。但是,与在JP-A-2002-96477中所披露的多块板一样,在只在直接粘接在另一块板上的每块板的粘接区域中形成粘接剂排出沟槽的情况下,沿着传送方向从上游侧流出的部分粘接剂也涂覆到没有直接粘接的板的非粘接区域上。这样粘接剂就可能流进形成在非粘接区域中的开口或孔(例如在JP2002-96477中的通孔)里面。本专利技术在构成流动通道单元的板的没有粘接在另一块板上的非粘接区域中以及在粘接区域中设有一排出沟槽,用来防止粘接剂流进形成在非粘接区域中的开口或孔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喷墨头包括一流动通道单元。该流动通道单元包括多块板,该多块板叠置起来并且形成一共同墨水腔室和与该共同墨水腔室连通的多条墨水流动通道。多块板包括通过粘接剂彼此粘接在一起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形成有构成一部分墨水流动通道的多个供墨孔。第一板在除了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接触的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形成一第一沟槽。第一沟槽沿着与喷墨头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在喷墨头的流动通道单元中,形成有共同墨水腔室和与该共同墨水腔室连通的墨水流动通道。多块板限定了该共同墨水腔室和墨水流动通道。当第二板层叠到形成有多个供墨孔的第一板上时,可以沿着喷墨头的纵向方向将粘接剂传送给第一板。因此,第一板和第二板粘接在一起。第一板在除了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接触的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形成第一沟槽。第一沟槽排出所传送的粘接剂。第一沟槽沿着与喷墨头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因此,如果粘接剂沿着第一方向传送,则形成在该部分区域中的第一沟槽将沿着第一方向流动的粘接剂排出。因此,防止了该粘接剂流进形成在第二区域中的供墨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喷墨头包括一流动通道单元。该流动通道单元包括多块板,它们层叠在一起并且形成一共同墨水腔室和与该共同墨水腔室连通的多条墨水流动通道。多块板中的一块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多个供墨孔并且在其另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凹槽部分。凹槽部分在其底表面处与至少一个供墨孔连通。在该喷墨头中,流动通道单元包括多块板,它们层叠在一起并且形成有共同墨水腔室和墨水流动通道。其中一块板构成共同墨水腔室的其中一个壁。其中一块板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有供墨孔,并且在其另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凹槽部分。该凹槽部分在其底表面处与至少一个供墨孔连通。如上所述,至少一个供墨孔与凹槽部分的底表面连通。因此,如果粘接剂沿着纵向方向传送,则沿着纵向方向流动的粘接剂不会粘接在供墨孔的周边部分上。这样就可以防止粘接剂流进多个供墨孔。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案的喷墨头的透视图。图2为沿着图1的II-I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3为头主体的平面图。图4为由图3的单点划线围绕的区域的放大图。图5为由图4的单点划线围绕的区域的放大图。图6为沿着图5的VI-V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7为头主体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8为促动器单元的视图,其中图8A为促动器单元的剖视图,而图8B为一平面图,显示出单独电极。图9为从背面看的供应板的视图。图10为在图9的矩形框架中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11为显示出一改进实施例并且与图10相对应的视图。图12为显示出另一个改进实施例并且与图10相对应的视图。图13为一局部剖视图,显示出在另一个改进实施例中的供应板和集管板。图14为显示出另一个改进实施例并且与图10相对应的视图。图15为显示出另一个改进实施例并且与图12相对应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案的喷墨头1包括一头主体70和一基座71。该头主体70将墨水喷射到片材上,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并且具有矩形平面形状。基座71设置在头主体70上方。在该基座71中,形成有两个墨水储存器3,它们用作被提供给头主体70的墨水的流动通道。头主体70包括其中形成有墨水流动通道的一流动通道单元4以及粘接在流动通道单元4的上表面上的多个促动器单元21。流动通道单元4和促动器单元21如此构成,从而多块薄板相互层叠并且粘接在一起。用作馈电部件的柔性印刷电路(FPC)50粘接在促动器单元21的上表面上,并且向两侧引出。基座71由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制成。在基座71中的墨水储存器3为沿着基座71的纵向方向形成的基本上为长方体的中空区域。基座71的下表面73从位于开口3b附近的周围区域向下伸出。基座71只在靠近下表面73的开口3b的部分73a处与流动通道单元4接触。因此,除了靠近基座71的下表面73的开口3b的部分73a之外的区域与头主体70分开,并且该促动器单元21设置在该分离部分中。基座71粘接固定在形成在支架72的夹持部分72a的下表面中。支架72包括夹持部分72a和沿着与之垂直的方向从夹持部分72a的上表面延伸出并且相互间隔特定间距的一对伸出部72b。粘接在促动器单元21上的FPC50通过弹性部件83例如海绵沿着支架72的每个伸出部72b的表面布置。驱动器IC80设置在布置在支架72的伸出部72b的表面上的FPC50上。为了将从驱动器IC80输出的驱动信号发送给头主体70的促动器单元21(后文描述),通过焊接使FPC50与驱动器IC80和促动器单元21电连接。由于具有基本上为长方体形状的散热器82设置成与驱动器IC80的外表面紧密接触,所以可以有效散发出由驱动器IC80所产生出的热量。板81设置在驱动器IC80和散热器82上方,并且位于FPC50外面。密封件84分别设置在散热器82的上表面和板81之间以及在散热器82的下表面和FPC50之间以将它们粘接。图3为在图1中所示的头主体70的平面图。在图3中,形成在基座71中的墨水储存器3由虚线假想地显示出。这两个墨水储存器3沿着头主体70的纵向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相互间隔特定间隔。这两个墨水储存器3的每一个在一个端部处具有一开口3a并且通过该开口3a与墨水槽(未示出)连通,从而它总是填充有墨水。许多开口3b沿着头主体70的纵向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头,它包括:一流动通道单元,它包括多块板,该多块板叠置起来并且形成一共同墨水腔室和多个与该共同墨水腔室连通的墨水流动通道,其中:多块板中的一块形成有位于其一个表面上的多个供墨孔和位于其另一个表面上的凹槽部分,并且构成了共用墨水腔室的其中一个壁;并且所述凹槽部分在其底面处与至少一个供墨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仓达雄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