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3932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包括消弧线圈,消弧线圈的一次侧与接地变压器相连,消弧线圈的二次侧连接有注入信号电源,注入信号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变压器和滤波电路,所述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与控制端相连,滤波电路与消弧线圈的二次侧连接,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还包括检测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向电网注入异于电网特征频率的恒频电流信号,经过消弧线圈将恒频电流信号耦合到电网系统中,同时通过对地分布电容、脱谐度和阻尼率以实现消弧线圈的自动跟踪补偿;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包括消弧线圈,消弧线圈的一次侧与接地变压器相连,消弧线圈的二次侧连接有注入信号电源,注入信号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变压器和滤波电路,所述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与控制端相连,滤波电路与消弧线圈的二次侧连接,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还包括检测控制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向电网注入异于电网特征频率的恒频电流信号,经过消弧线圈将恒频电流信号耦合到电网系统中,同时通过对地分布电容、脱谐度和阻尼率以实现消弧线圈的自动跟踪补偿;此外,本技术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专利说明】—种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安全
,涉及一种跟踪补偿装置,尤其是一种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作为一种故障形式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单向接地故障占所有故障总数的80%以上。当电网的单相接地电流大于一定值时,接地电弧不容易自行熄灭,使故障扩大,在电网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加装消弧线圈,可使容性电流得到补偿,从而使接地点的电流减小,使电弧不能维持从而自动熄灭。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消弧线圈补偿方法有:位移电压曲线法,在线实时测量法,变频信号法等。由于这几种原理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从而造成自动跟踪补偿的实时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给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包括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弧线圈的一次侧与接地变压器相连,所述消弧线圈的二次侧连接有注入信号电源,所述注入信号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变压器和滤波电路,所述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与控制端相连,所述滤波电路与消弧线圈的二次侧连接,所述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还包括检测控制电路。优选地,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管理CPU,所述管理CPU与电压变送器相连。优选地,所述管理CPU通过注入信号预处理电路与电流及电压变送器相连。优选地,所述管理CPU通过零序电流预处理电路与电流及电压变送器相连。优选地,所述注入信号预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一 DSP、第一双口 RAM,其中,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与电流及电压变送器相连接,所述第一双口 RAM与管理CPU相连接。优选地,所述零序电流预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模数转换器、第二 DSP、第二双口 RAM,其中,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与电流及电压变送器相连接,所述第二双口 RAM与管理CPU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滤波电路包括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向电网注入异于电网特征频率的恒频电流信号,经过消弧线圈将恒频电流信号耦合到电网系统中,同时通过计算统计对地分布电容、脱谐度和阻尼率等参数以实现消弧线圈的自动跟踪补偿;此外,本技术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实施例的原理方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检测电路原理框图。其中,1-消弧线圈,2-接地变压器,31-信号频率发生器,32-电压放大电路,33-功率放大电路,34-输出变压器,35-滤波电路,4-管理CPU,51-第一模数转换器,52-第一DSP,53-第一双口 RAM,6-电流及电压变送器,71-第二数模转换器,72-第二 DSP,73-第二双口 RAM,8-电压变送器,9-控制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包括消弧线圈1,所述消弧线圈I的一次侧与接地变压器2相连,所述消弧线圈I的二次侧连接有注入信号电源,所述注入信号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31、电压放大电路32、功率放大电路33、输出变压器34和滤波电路35,所述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与控制端9相连,所述滤波电路35与消弧线圈I的二次侧连接,所述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还包括检测控制电路。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管理CPU4,所述管理CPU4与电压变送器8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理CPU4通过注入信号预处理电路与电流及电压变送器6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理CPU4通过零序电流预处理电路与电流及电压变送器6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注入信号预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模数转换器51、第一DSP52、第一双口 RAM53,其中,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51与电流及电压变送器6相连接,所述第一双口 RAM53与管理CPU4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零序电流预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模数转换器71、第二DSP72、第二双口 RAM73,其中,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71与电流及电压变送器6相连接,所述第二双口 RAM73与管理CPU4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35包括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与并联谐振电路均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由信号频率发生器31输出恒频电流信号,该恒频电流信号经过消弧线圈I的耦合作用,由消弧线圈I的二次侧耦合到其一次侧,该恒频电流信号通过接地变压器2与大地后回到消弧线圈I 一次侧的接地点,检测控制电路通过检测消弧线圈I 一次侧接地点处信号的电流和母线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绕组处的信号电压,并将检测到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后的结果对消弧线圈I作出调整,以实现消弧线圈I的自动跟踪补偿。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包括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弧线圈的一次侧与接地变压器相连,所述消弧线圈的二次侧连接有注入信号电源,所述注入信号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变压器和滤波电路,所述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与控制端相连,所述滤波电路与消弧线圈的二次侧连接,所述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还包括检测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管理CPU,所述管理CPU与电压变送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CPU通过注入信号预处理电路与电流及电压变送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CPU通过零序电流预处理电路与电流及电压变送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信号预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一 DSP、第一双口 RAM,其中,所述第一模数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网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包括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弧线圈的一次侧与接地变压器相连,所述消弧线圈的二次侧连接有注入信号电源,所述注入信号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变压器和滤波电路,所述注入信号频率发生器与控制端相连,所述滤波电路与消弧线圈的二次侧连接,所述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还包括检测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波陈翼闫志伟毛惠卿王慧孙允田崇稳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山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