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34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不使用现有的用于生成印字元件驱动时序的价格高昂的线性传感器,而使用价格低廉的旋转式编码器生成印字元件驱动时序,解决由于曲柄尺寸偏心量的尺寸公差造成的字锤组的振幅量的偏差印刷范围的偏差形成的印刷范围的变动,从而导致印刷品质低下的问题。对于曲柄尺寸偏心量的尺寸公差,具有多个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根据每个装置的曲柄偏心量,设定最适合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补偿印刷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使用曲柄的往复机构部的。
技术介绍
以往所知的印刷装置具有使用曲柄的往复机构部,由此机构部使具有多个印字元件(例如点印字锤)的字锤组往返运动。在此种印刷装置中,开发了使用设置在与往复机构部同时运动的部件上的直线运动位置传感器(以下称作线性传感器)的位置信号,预测印字元件的实际位置,生成了印字元件驱动时序(timing)(参照特许文献1、特许文献2)。此外,开发了通过实行印刷开始位置的调整(以下,称为相位调整),用于防止由于部件的松动或安装误差所造成的印刷品质低下的调整方法(参照特许文献3)。图1表示了使用线性传感器的曲柄方式的往复机构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由电动机31,安装在电动机轴上的偏心凸轮22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由与往复机构部一体的字锤组20和偏心凸轮22上安装的曲柄21,字锤组20沿箭头B所示的横梁方向往返运动。如图1左上所示,以曲柄中心位置与电动机轴中心的距离差(以下,称作曲柄偏心量L1)为半径的圆直径是字锤组20的往返运动的振幅量。线性传感器32配置在与字锤组20同步动作的部件(本例中臂33)上,通过与字锤组20的直线运动同步,能够识别字锤组20的正确位置。因而,如果字锤组20移动,每发生一定的位置变化,以线性传感器32发出的信号为基础,生成印字元件驱动时序,通过生成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印字元件被驱动,进行通过印字驱动回路,向印刷用纸印刷。图2中表示以1/180英寸间隔输出线性传感器32的信号,1/180英寸间隔,即以180dpi生成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情况下的一例。以1/180英寸间隔进行测时,并生成来自于所测时间(例如t1,t2,t3)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d1,d2,d3)。通过使用线性传感器32,因为能够直接监视来自字锤组20的往返运动的印刷位置,所以可以不受由于偏心凸轮22的尺寸公差等造成的在字锤组20的往返运动中的振幅量的偏差影响,在期望的位置进行印刷。专利文献1特开2000-12750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2-337412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10-16303号公报在现有的具有使用曲柄的往复机构部的印刷装置中,使用线性传感器的位置信号,生成印字元件驱动时序,但是所需的用于确保印刷品质的高分辨率的线性传感器一般价格昂贵,具有机器的成本高这样的问题。为解决所述的问题,考虑不使用价格高昂的线性传感器,而使用安装在电动机轴等上面的价格便宜的旋转式编码器,生成印字元件的驱动时序的方法。图3表示使用旋转式编码器的曲柄方式的往复机构部的构成的一例。电动机31使安装在电动机轴上的偏心凸轮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与往复机构部一体的字锤组20和与安装在偏心凸块22上的曲柄21使字锤组20沿箭头B所示的横梁方向往返运动。与所述的线性传感器的构成同样,以图中左上表示的曲柄偏心量L 2为半径的圆的直径构成字锤组20往返运动的振幅量。通过旋转式编码器30与电动机31的旋转运动同步,能够识别字锤组20的反转位置。由此,如图4所示,通过旋转式编码器30的进站信号S,检测出字锤组20的反转位置,以此反转位置为基准,基于设定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输出印字元件驱动时序,进行印刷。并且也可以使旋转式编码器30的信号以任意间隔输出,并基于此信号生成印字元件驱动时序。这样,伴随字锤组20的移动,基于来自旋转式编码器30的输出信号,生成印字元件的驱动时序,利用生成的印字元件的驱动时序,通过印字元件驱动回路,印字元件被驱动向印刷用纸,进行印刷。然而,在不使用价格昂贵的线性传感器而使用价格低廉的旋转式编码器的情况下,虽然能识别电动机的旋转角,但是因为检测不出字锤组的振幅量,由部件加工时或者安装时生成的曲柄偏心量的尺寸公差所造成的字锤组的振幅量的偏差在印刷结果中原样地表现出来,印刷范围发生变动,导致印刷品质低下。关于此由曲柄偏心量的尺寸公差造成的印刷品质低下,虽然能通过严格要求偏心凸块、曲柄等部件的尺寸精度得到解决,但是随着部件的单价升高,成本也提高了。如图5所示,将印刷范围B1缩窄到印刷范围B2作为印刷范围补偿的情况下,如图5的(a)→(c)((a)表示调整前的驱动数据,(c)表示缩窄印刷范围补偿后的驱动数据。)所示,如果个别调整全部印字元件驱动时序的每个之间的间隔,能够缩窄印刷范围。但是以防止印刷品质低下为目的的现有的使用相位调整(b)中,因为印字元件驱动时序的间隔不变,不能够个别调整驱动时序。从而,不能对基于曲柄尺寸偏心量的尺寸公差进行印刷范围的补偿,不能够防止印刷品质的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提供不需增加成本,并能够补偿由于曲柄尺寸偏心量的尺寸公差造成的印刷范围的偏差,从而防止印刷品质低下的为目的。进而,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由于装置内温度变化、或随时间变化造成的印刷范围的偏差进行补偿,从而防止印刷品质低下的。用于解决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所述印刷装置具有字锤组,其搭载有多个印字元件,沿横梁方向往返运动;往复机构部,其具有用于使所述的字锤组往返运动的曲柄;数据保持装置,其具有多个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该多个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用于往返驱动所述多个印字元件,所述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由所述曲柄的尺寸公差造成的各印字元件的印刷范围的偏差的工序;基于所述检测工序的检测结果,从所述多个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中选择最合适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的工序;基于所述最合适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驱动所述多个印字元件的工序。此处,检测工序优选基于相邻的印字元件间的印刷范围的偏差进行检测。此外,所述的印刷装置具有多种印刷模式,优选在每种印刷模式下分别具有多个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此外,优选还包括根据所述的印刷装置的装置内温度,将基于所述的装置内温度的补偿值与所述的最适合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相加的工序。此外,优选还包括根据所述的印刷装置的随时间变化,将基于所述的随时间变化的补偿值与所述的最适合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相加的工序。此外,优选所述的印刷装置具有测定累积印刷时间的计时器,所述的相加工序中,根据由所述的计时器测定的累积印刷时间,将所述的补偿值与所述的最适合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相加。此外,优选所述的印刷装置具有用于往返驱动所述的字锤组的电动机,所述的相加工序中,根据所述的电动机的累积旋转数,将所述的补偿值与所述的最适合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相加。此外优选,所述的印刷装置具有测定累积印刷时间的计时器与用于往返驱动所述的字锤组的电动机,在所述的相加工序中,基于至少所述的由计时器测定的累积印刷时间及所述的电动机的累积旋转数中的任一方,将所述的补偿值与所述的最适合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相加。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其具有字锤组,其搭载有多个印字元件,沿横梁方向往返运动;往复机构部,其具有用于使所述字锤组往返运动的曲柄;数据保持装置,其具有多个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该多个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用于往返驱动所述多个印字元件,该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检测由所述曲柄的尺寸公差造成的各印字元件的印刷范围的偏差的检测装置;基于所述检测工序的检测结果,从所述多个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中选择最合适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的选择装置;基于所述最合适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驱动所述多个印字元件的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所述印刷装置具有:字锤组,其搭载有多个印字元件,沿横梁方向往返运动;往复机构部,其具有用于使所述的字锤组往返运动的曲柄;数据保持装置,其具有多个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该多个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用于往返驱动所述多个印字元件,所述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由所述曲柄的尺寸公差造成的各印字元件的印刷范围的偏差的工序;基于所述检测工序的检测结果,从所述多个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中选择最合适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的工序;   基于所述最合适的印字元件驱动时序数据,驱动所述多个印字元件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明小野濑圣介
申请(专利权)人:理光打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