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硒菊花代用茶,其硒含量大于0.25mg/kg,符合富硒茶的行业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富硒菊花代用茶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按照常规田间管理技术手段进行菊花的种植与管理;(2)在菊花开花前1.5-3个月进行根施含硒肥料;(3)施肥后到开花前进行1-3次灌溉,以菊花根际土壤浸润为标准;(4)继续田间管理至菊花采收,收获富硒菊花。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符合国家农业部规定的富硒茶标准,生产过程中由于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中硒元素的缓释特征,具较好的作物吸收可控性,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污染风险低,并可在整个生产季节提供较为稳定的硒来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硒菊花代用茶,其硒含量大于0.25mg/kg,符合富硒茶的行业标准。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富硒菊花代用茶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按照常规田间管理技术手段进行菊花的种植与管理;(2)在菊花开花前1.5-3个月进行根施含硒肥料;(3)施肥后到开花前进行1-3次灌溉,以菊花根际土壤浸润为标准;(4)继续田间管理至菊花采收,收获富硒菊花。本专利技术产品符合国家农业部规定的富硒茶标准,生产过程中由于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中硒元素的缓释特征,具较好的作物吸收可控性,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污染风险低,并可在整个生产季节提供较为稳定的硒来源。【专利说明】一种富砸菊花代用茶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涉及一种富硒菊花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硒,元素符号为Se,是一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癌、抗氧化(衰老)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拮抗重金属等生物学特性。硒的缺乏会导致如大骨节病、克山病等的发生,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能清除氧自由基。此外,硒还具有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抗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球有40多个国家属于低硒或缺硒地区,中国2 / 3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其中I / 3地区为严重缺硒地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日摄入量为50-250微克。但我国成人的日硒摄入量仅有26-50微克,因此,硒营养不良的情况在我国普遍存在。我国有72%的县(市)低硒或缺硒,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等严重缺硒地区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发生。另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或癌症病人,需要补充一定剂量的硒,提高自身免疫力,一般补硒方式为人工合成药物补充,毒、副作用较大。特别是癌症病人,每日化疗期间需要补充的硒量在800微克左右,毒性高低成为用量的重要参考。人体对硒的摄入主要通过食物,食物链中的硒主要来源于土壤,不同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富硒食品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富硒农副产品是人体补充硒元素的有效途径,因此,富硒技术是科学家们研究开发的热点领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了菊花的很多功效与作用: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菊花茶香气浓郁,提神醒脑,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菊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过高症都有很好的疗效。因此,菊花作为一种菊花代用茶目前很有市场开发前景目前,富硒菊花主要在富硒地区生产,但这些地方的富硒菊花品质较差,产量少。另外,富硒地区土壤硒含量的空间差异变化大,硒含量也不稳定。此外,某些地区,通过喷施叶面硒肥或制茶过程中涂抹亚硒酸钠溶液等方式,生产富硒茶,但是,上述生产富硒茶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如:喷施硒肥一般使用高浓度亚硒酸钠溶液,造成菊花表面的无机硒残留量大,易中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种富硒菊花代用茶,即富硒菊花,其中硒含量大于0.25mg/kg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富硒菊花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I)按照常规田间管理技术手段进行菊花的种植与管理;(2)在菊花开花前1.5-3个月进行根施含硒肥料;(3)施肥后到开花前进行1-3次灌溉,以菊花根际土壤浸润为标准;(4)继续田间管理至菊花采收,收获富硒菊花。作为优选,含硒肥料的施用时间为开花前2个月。作为上述所有生产方法的优选,所述含硒肥料为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进一步优选的,纳米硒植物营养剂每亩用量为5-8公斤。作为优选,含硒肥料的施用方式为在距离菊花根部10-20cm处开沟穴施,并将土回填。作为优选,施肥后10天内进行一次浸润菊花根际土壤的灌溉。本专利技术所实现的技术效果如下:菊花中的富有机硒,形态更安全:硒由菊花根系吸收并经生物转化,硒元素主要以各种有机硒的形态存在与菊花中。有机硒有助于人体对硒的吸收,并且更加安全。菊花中硒含量稳定:通过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生产的富硒茶,含硒量稳定,可使菊花中硒含量达到250微克/千克以上,符合国家农业部规定的富硒茶标准,且有机硒含量占80%以上。低污染风险:由于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中硒元素的缓释特征,具较好的作物吸收可控性,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污染风险低,并可在整个生产季节提供较为稳定的硒来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使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XGP001A),在菊花开花前3个月在距离菊花根部10-20cm处开沟穴施,每亩施用量为5kg,并将土回填,施用后进行一次漫灌,使菊花根际土壤浸润;然后按照正常田间管理进行水肥管理,开花后收获富硒菊花。富硒菊花硒含量为0.28mg/kg,符合富硒菊花代用茶标准。实施例2:选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XGP001A),在菊花开花前2个月在距离菊花根部10-20cm处开沟穴施,每亩施用量为6kg,并将土回填,施用后进行一次漫灌,使菊花根际土壤浸润;然后按照正常田间管理进行水肥管理,开花后收获富硒菊花。富硒菊花硒含量为0.36mg/kg,符合富硒菊花代用茶标准。实施例3:选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XGP001A),在菊花开花前1.5个月在距离菊花根部10-20cm处开沟穴施,每亩施用量为8kg,并将土回填,施用后进行一次漫灌,使菊花根际土壤浸润;然后按照正常田间管理进行水肥管理,开花后收获富硒菊花。富硒菊花硒含量为0.94mg/kg,符合富硒菊花代用茶标准。在详细说明的较佳实例之后,相关行业技术人士即可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因此,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条件下可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凡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专利技术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富硒菊花代用茶,其特征在于:其总硒含量高于0.25mg/k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菊花代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按照常规田间管理技术手段进行菊花的种植与管理; (2)在菊花开花前1.5-3个月进行根施含硒肥料; (3)施肥后到开花前进行1-3次灌溉,以菊花根际土壤浸润为标准; (4)继续田间管理至菊花采收,收获富硒菊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硒菊花代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硒肥料的施用时间为开花前2个月。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项所述的富硒菊花代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硒肥料为纳米硒植物营养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硒菊花代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每亩用量为5-8公斤。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硒菊花代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硒肥料的施用方式为在距离菊花根部10-20cm处开沟穴施,并将土回填。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硒菊花代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施肥后10天内进行一次浸润菊花根际土壤的灌溉。【文档编号】A01G1/00GK103875847SQ201410065287【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专利技术者】李伟, 袁林喜 申请人:安徽硒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硒菊花代用茶,其特征在于:其总硒含量高于0.25mg/k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袁林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硒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