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形成液体容器用构件和制造液体容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582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具有用于防止外部空气流动到其内部的止回阀,并能够使止回阀的性能保持恒定。墨水包(25)包括袋部分(36),其通过热焊接固定一出口部分。在袋部分(36)中形成内部空间(S),且墨水被容纳在其中。出口部分具有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第一凹入部分(47)从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的一个侧表面凹入。与内部空间(S)连通的第一和第二墨水流动通路(46,51)从第一凹入部分(47)的底表面(47a)延伸。以突出的形状形成阀座(53),以环绕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层叠薄膜(36a)密封封闭第一凹入部分(47)。这样,形成阀体容纳腔(55)。阀体容纳腔(55)容纳第一阀体(58)。阀体(58)和阀座(53)形成第一阀门装置(5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形成用构件和制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形成用构件和制造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本公开涉及在日本专利申请No. 2003-059019 (2003年3月5曰递 交)和No. 2003-104134 (2003年4月8日递交)中所包含的主题,它们 中的每一篇以引用其全文的形式,被特意地包括在本文中。传统上,喷墨记录装置已经被广泛地用作将液体喷射至目标物的液体 喷射装置。更详细地,此喷墨记录装置包括滑架、安装在滑架上的记录头 和容纳作为液体的墨水的墨盒。通过将墨水从在记录头上所形成的喷嘴中 喷出,同时相对于记录介质移动滑架并将墨水从墨盒提供至记录头,来在 记录介质上进行打印。此外,在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为了减小滑架上的载荷,或为了使 装置紧凑而薄,在装置中具有其中墨盒不安装在滑架上的结构(所谓的离 架型)。这样的墨盒常常包括容纳墨水的墨水包和容纳墨水包的壳体。传统上,在图25中所示出的带有出口部分181的墨水包180被认为是 这样的墨水包(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2-192739)。详细地 说,此出口部分181以被夹在中间的方式固定在墨水包180袋部分182的 开口中,并排出容纳在袋部分182中的墨水。此出口部分181配备有第一 管体183和第二管体184。在第一管体183内部配备环形橡胶密封垫185和第一阀体187,该第 一阀体能够通过螺旋弹簧构件186的推挤力密封地封闭橡胶密封垫185的开口。当连接到墨水供应管(没有示出)的墨水入口管188被插入到出口部分1S1之中时,墨水入口管188压挤并移动第一阀体187,接着橡胶密 封垫185的开口被打开。此外,在墨水入口管188没有被插入出口部分181中的状态下,第一 阀体187邻接并密封地封闭橡胶密封垫185的开口,因而墨水包180中的 墨水不会泄漏到外面。第二管体184通过压配合固定到第一管体183中。第二管体184和第 一管体183限定出阀体容纳腔191。此阀体容纳腔191可移动地容纳盘状 的第二阀体192。此第二阀体192邻接配备在第二管体184中的阀座 193,以便密封地封闭出口部分181的管通路。另一方面,当墨水包中墨 水的压力增大时,第二阀体192从阀座193移开,以便打开出口部分181 的通路。因此,此第二阀体192和座193构成了阀门装置194,这阀门装 置194起到了止回阀的作用,其只允许墨水从墨水包180内部向外部流 动。为了将墨水从具有如上所构造的出口部分181的墨水包180供应至记 录头时,墨水入口管188首先被插入出口部分181中,接着通过对袋部分 182等施压来增加墨水包180中墨水的压力。结果,第二阀体192从阀座 193移开,墨水包180中的墨水通过出口部分181和墨水供应管供应到记 录头。具有如上所述的出口部分181的墨水包180具有如下优点也就是 说,例如,即使使用者利用改锥等强行移动第一阀体187,阀门装置194 也可以起到止回阀的作用。因此,这可以防止墨水包180中的墨水泄漏到 外面,因为由这样的用户操作引起的第一阀体187的移动导致第一管体 183内部的墨水试图流动到墨水包180的内部,但是此墨水相对较强或快 速的反向流动瞬时移动第二阀体192以将其坐放在阀座193上。而且,这 也可以防止与这样的相对较强或快速的反向流动相关的外部空气等流入墨 水包180中,并由此保持墨水包180中墨水的清洁度和脱气率。此外,起到止回阀作用的阀门装置194可以允许轻微或缓慢的反向流 动,所述轻微或缓慢的反向流动不会引起外部空气等进入到墨水包180中,并且例如在打印过程中,将可能偶尔导致所述反向流动。需要出口部分181,以使作为止回阀的阀门装置194保持高性能,并 因此提高阀体容纳腔191的气密性。作为用于提高阀体容纳腔191的气密性方法中的一种,热压接(heat-crimping)被用来以紧配合的状态固定第 一管体183和第二管体184,以形成阀体容纳腔191。但是,因为近来的趋势趋向于这样的情况,即其中,第一管体183和 第二管体184都由诸如塑料的合成树脂等形成,并且因为第一管体183和 第二管体184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刚性的,所以前述的方法存在第一和第二 管体183和184的尺寸可能不均一的问题,并由此往往出现阀体容纳腔 191气密性的不均一性。这劣化了作为止回阀的第二阀体192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形成液 体容器的构件以及用于制造的方法,其能够保持被布置在液体容 器中的止回阀的恒定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具有止回阀的,其可以更可靠地 防止外部的空气等流入到其内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标是使墨水容易注入到具有止回阀的中。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中, 一种包括用于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分;连 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液体流动通路,所述液体流 动通路被配备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用于连通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 内部与外部;以及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备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中,用 于将液体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与所述外部之间的流动限制在单方向 上,其中,所述止回阀包括阀座和阀体,所述阀体被容纳在所述液体流动 通路中所形成的阀体容纳腔中,所述阀体容纳腔由阀体容纳凹入部分和第 一柔性构件形成,所述凹入部分以凹入的形状形成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 件中,并且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容纳配备在中的止回阀阀体的阀体容纳腔 由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和将其密封封闭的第一柔性构件形成,其中,所述凹入部分被形成在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例如,在阀体容纳腔是通过 将若干刚性体压接在一起来形成的情况下,在形成阀体容纳腔中出现的尺 寸偏差可以使阀体容纳腔的气密性劣化。相反,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阀体容 纳腔由具有柔性的第一柔性构件形成,所述接合得到改善。结果,提高了 阀体容纳腔的气密性,且使得止回阀的性能保持恒定。在此中,止回阀允许液体从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向外部的流 动,并阻止液体从外部向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的流动,阀体位于从阀座靠 近外部的位置,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在用于容纳阔体的凹入部分没有 被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的状态下,与用于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分的内 部连通,并且在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被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的状态 下,不与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连通。根据此结构,在的制造中,因为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处 在没有被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的状态,所以这可以允许液体通过用于容 纳阀体的凹入部分被注入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接着,在完成液体的注 入之后,通过由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来形成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的 操作,可以允许止回阀具有只允许液体从液体容纳部分内部向外部的流动 的功能。因此,即使具有用于在液体流动通路中阻止液体从外部向液 体容纳部分内部的流动的止回阀,也可以通过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从 液体流动通路向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注入液体。结果,在只有液体容纳部 分的内部通过液体流动通路减压之后,液体被再次通过液体流动通路和用 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注入,这样可以将高纯度的液体注入到液体容纳部 分中。因而,不必提供大尺寸减压器来使的整个外围减压,因而 可以低成本制造。在此中,第一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容器形成构件,包括:能够容纳液体的腔;暴露到外部的端口;连接到所述腔和所述端口的第一路径;设置在所述路径中的阀,用于将液体流动仅限制在单个方向上;以及连接到所述腔和所述端口以绕过所述阀的第二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仁俊石泽卓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