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混合型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570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混合型连接器,用于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的接续传输,其包括外壳和锁紧螺母;外壳呈圆筒形且由位于内腔中的径向隔板将内腔分隔成前、后腔室,在径向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外壳轴向的通孔,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的前端部分别穿入通孔置于前腔室内,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的后端部置于后腔室内,在外壳两端的外圆壁面上分别设有前螺纹段和后螺纹段,外壳通过后螺纹段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径向隔板与锁紧螺母之间设有一个可将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同时紧固在外壳后腔室内的紧固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光纤、射频和电等单元连接器自由组合,很好地满足了实际需要,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能容纳更多个单元连接器,且安装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混合型连接器,用于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的接续传输,其包括外壳和锁紧螺母;外壳呈圆筒形且由位于内腔中的径向隔板将内腔分隔成前、后腔室,在径向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外壳轴向的通孔,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的前端部分别穿入通孔置于前腔室内,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的后端部置于后腔室内,在外壳两端的外圆壁面上分别设有前螺纹段和后螺纹段,外壳通过后螺纹段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径向隔板与锁紧螺母之间设有一个可将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同时紧固在外壳后腔室内的紧固机构。本专利技术将光纤、射频和电等单元连接器自由组合,很好地满足了实际需要,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能容纳更多个单元连接器,且安装便捷。【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混合型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多种信号和电流传输的混合型连接器,属于通讯传输

技术介绍
通常,为了传输不同种类的信号和电流,例如传输光信号、射频信号和电流,常规方法是将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分散式排布在面板或电路板上,这种方法安装可靠性较高,被广泛使用,但随着传输信号通路和需求不断增多,这种安装方式的缺陷十分突出,不仅安装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且安装所需空间大,在有限的空间内无法容纳更多个连接器,不能满足连接器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的数量可自由组合,而且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能容纳更多个单元连接器,能满足小型化、集成化发展需求且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的多功能混合型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一种多功能混合型连接器,用于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的接续传输,该连接器包括外壳和锁紧螺母;所述外壳呈圆筒形且由位于内腔中的径向隔板将内腔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在所述径向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外壳轴向的通孔,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的前端部分别穿入通孔置于所述外壳前腔室内,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的后端部置于外壳后腔室内,在外壳两端的外圆壁面上分别设有前螺纹段和后螺纹段,外壳通过后螺纹段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径向隔板与锁紧螺母之间设有一个可将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同时紧固在外壳后腔室内的紧固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将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同时紧固在外壳后腔室内的紧固机构包括前、后圆柱形导向垫片和位于前、后导向垫片之间的圆柱形导向套,在所述前、后导向垫片、导向套上分别开设有与径向隔板通孔数量相同、同轴线对应布置的导向垫片轴向通孔、导向套轴向通孔,在每个导向套轴向通孔内分别设有前、后圆柱形挡片和位于前、后挡片之间的圆柱形橡胶套,在前、后挡片、橡胶套上分别开设供连接器线缆穿过的挡片轴向穿线孔、橡胶套轴向穿线孔,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的后端部小直径段分别穿入前导向垫片的导向垫片轴向通孔内,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的后端部大直径段与前导向垫片的一侧相抵,前导向垫片的另一侧与前挡片相抵,后导向垫片的一侧与后挡片相抵,后导向垫片的另一侧与所述锁紧螺母相抵。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外壳后腔室的内腔壁面上设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布、轴向延伸的圆弧形凹槽,在所述导向套的外圆壁面上设有与所述圆弧形凹槽数量和大小相同、位置对应的圆弧形凸条。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外壳前腔室的内腔壁面上设有若干个沿周向分布、轴向延伸的矩形凹槽。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外壳的外圆壁面上设有一个用于防误插作用的球面凹坑。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径向隔板上的通孔有5个,且所述通孔沿径向隔板周向均布。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可将几光纤、几电和几射频连接器进行自由组合,搭配灵活,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要;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能容纳的单元连接器更多,很好地满足了连接器小型化、集成化发展需求;而且在安装时能将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同时紧固在外壳内,安装便捷,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本专利技术在外壳后腔室的内腔壁面上设置圆弧形凹槽,在导向套的外圆壁面上设置圆弧形凸条后,在安装时,导向套的圆弧形凸条嵌入外壳后腔室的圆弧形凹槽中,这样能防止导向套转动,从而使连接器安装更可靠。本专利技术在外壳前腔室的内腔壁面上设置矩形凹槽,以及在外壳的外圆壁面上设置球面凹坑后,这样在使用时能更方便、准确地与其它连接器相配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混合型连接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壳在前视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壳在后视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壳的半剖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壳的后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壳的前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前、后导向垫片的半剖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前、后导向垫片的侧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套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套的剖视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套的侧视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垫片的半剖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锁紧螺母的半剖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前、后挡片的剖视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橡胶套的剖视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光纤、射频或电连接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16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混合型连接器,用于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7的接续传输,该连接器包括外壳I和锁紧螺母2 ;所述外壳I呈圆筒形且由位于内腔中的径向隔板11将内腔分隔成前腔室12和后腔室13,在所述径向隔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外壳I轴向的通孔14,所述通孔14优选有5个,且所述通孔14沿径向隔板11周向均布,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7的前端部71分别穿入通孔14置于所述外壳前腔室12内,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7的后端部72置于外壳后腔室13内,在外壳I两端的外圆壁面上分别设有前螺纹段15和后螺纹段16,外壳I通过后螺纹段16与所述锁紧螺母2螺纹连接,在所述径向隔板11与锁紧螺母2之间设有一个可将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7同时紧固在外壳后腔室13内的紧固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图7?图16所示,所述将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7同时紧固在外壳后腔室13内的紧固机构包括前、后圆柱形导向垫片31,32和位于前、后导向垫片31,32之间的圆柱形导向套4,所述前、后圆柱形导向垫片31,32的形状相同,在前、后导向垫片31,32、导向套4上分别开设有与径向隔板通孔14数量相同、同轴线对应布置的导向垫片轴向通孔33、导向套轴向通孔41,如图8、11所示,导向垫片轴向通孔33、导向套轴向通孔41均为5个,在每个导向套轴向通孔41内分别设有前、后圆柱形挡片51,52和位于前、后挡片51,52之间的圆柱形橡胶套6,所述前、后圆柱形挡片51,52的形状相同,在前、后挡片51,52、橡胶套6上分别开设供连接器线缆穿过的挡片轴向穿线孔53、橡胶套轴向穿线孔61,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7的后端部72小直径段72a分别穿入前导向垫片31的导向垫片轴向通孔33内,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7的后端部72大直径段72b与前导向垫片31的一侧相抵,前导向垫片31的另一侧与前挡片51相抵,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7的后端部72端面72c优选与径向隔板通孔14后端面相抵,后导向垫片32的一侧与后挡片52相抵,后导向垫片32的另一侧经圆环形垫片8与所述锁紧螺母2相抵。参见图1,在安装时,将光纤、射频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混合型连接器,用于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7)的接续传输,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括外壳(1)和锁紧螺母(2);所述外壳(1)呈圆筒形且由位于内腔中的径向隔板(11)将内腔分隔成前腔室(12)和后腔室(13),在所述径向隔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外壳(1)轴向的通孔(14),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7)的前端部(71)分别穿入通孔(14)置于所述外壳前腔室(12)内,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7)的后端部(72)置于外壳后腔室(13)内,在外壳(1)两端的外圆壁面上分别设有前螺纹段(15)和后螺纹段(16),外壳(1)通过后螺纹段(16)与所述锁紧螺母(2)螺纹连接,在所述径向隔板(11)与锁紧螺母(2)之间设有一个可将光纤、射频和电连接器(7)同时紧固在外壳后腔室(13)内的紧固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