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模内挤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5501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产品模内挤凸装置,包含上模座、下模座和三个不同的冲孔机构,对产品分别进行预切孔、内孔扩大、内孔精切成型,可以加工出外形有挤凸形状要求的产品。使得加工时节省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产品模内挤凸装置,包含上模座、下模座和三个不同的冲孔机构,对产品分别进行预切孔、内孔扩大、内孔精切成型,可以加工出外形有挤凸形状要求的产品。使得加工时节省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易于推广。【专利说明】产品模内挤凸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产品模内挤凸加工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产品多样化日益增加,出现各种造型的产品加工需求,现对于产品外形的加工,一般依靠刀口剪切来获得,对于外形有挤凸形状的产品也不例外。为获得挤凸形状的产品,必须用更宽的料预加工后再进行剪切,这样不仅浪费原材料,也增加了人工,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模内挤凸装置,使得加工挤凸形产品时节省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易于推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产品模内挤凸装置,包含第一冲孔机构,用于对产品预切孔;第二冲孔机构,用于将产品内孔扩大;第三冲孔机构,用于将产品内孔精切成型;上模座,第一冲孔机构、第二冲孔机构和第三冲孔机构依次安装于上模座上;下模座,在上模座下方,用于放置产品。由于金属材料具有延展性和流动性的特点,本技术利用三个形状不同的冲子,分别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处理,首先,第一冲孔机构根据产品的外形特点,在产品对应的内部冲出较小孔,其次,利用第二冲孔机构将内孔侧挤扩大,让原材料向外挤凸,获得所要的形状,最后再利用第三冲孔机构将内孔精切成型。这样加工挤凸形产品时比现有技术采用的剪切方法节约原材料,使用料宽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模内产品挤凸装置本身结构简单,生产方便成本低,有利于广泛推广。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冲孔机构中可以包含大于I个第一冲子,所述第二冲孔机构中可以包含大于I个第二冲子,所述第三冲孔机构中可以包含大于I个第三冲子。每个冲孔机构中可以包含多个冲子,使得本技术的产品模内挤凸装置在加工产品时可以同时加工多个。作为进一步改进,下模座上设有浮升销,浮升销的位置分别在所述第一冲孔机构、所述第二冲孔机构和所述第三冲孔机构的下方。用于对产品导位定位,也就是将产品固定于对应的冲孔机构下方,使得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不要因位移出现加工次品。作为进一步改进,浮升销的数量为大于I个。浮升销可以设置多个以保证对产品的引导固定效果。作为进一步改进,浮升销可以为T型浮升销、十字型浮升销、塑料浮升销或塑钢浮升销。本技术中使用各种类型的浮升销均可达到对产品的引导固定,可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选择具体类型,使得本技术具有灵活多变的应用场景。作为进一步改进,上模座上可以包含导正机构。导正机构用于准确导正上模座和下模座闭合的位置。作为进一步改进,导正机构可以为内导柱和/或外导柱。内/外导柱均可以进一步精确导正上模座和下模座闭合的位置。作为进一步改进,内导柱可以大于I个,也就是内导柱可以设置多个,使得对上模座和下模座闭合的导正更精确。作为进一步改进,外导柱可以大于I个,同样的,外导柱可以设置多个,使得对上模座和下模座闭合的导正更精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产品模内挤凸装置结构俯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产品模内挤凸装置结构正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产品模内挤凸装置加工的产品成品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产品模内挤凸装置第一冲孔机构加工后的广品结构不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产品模内挤凸装置第二冲孔机构加工后的广品结构不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产品模内挤凸装置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产品模内挤凸装置,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含第一冲孔机构1,用于对产品预切孔;第二冲孔机构2,用于将产品内孔扩大;第三冲孔机构3,用于将产品内孔精切成型;上模座(图中未标示),第一冲孔机构、第二冲孔机构和第三冲孔机构依次安装于上模座上;下模座4,在上模座下方,用于放置产品。其中,三个冲孔结构均可以包含不止一个冲子,包含多个冲子使得本实施方式的产品模内挤凸装置在加工产品时可以同时加工多个。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冲孔结构中包含两个冲子,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产品模内挤凸装置中分别包含了 2个第一冲子5,2个第一冲子6,2个第一冲子7,也就是每个工序一次可加工2个产品,产品的放置位置为对应冲子的下方,例如图1中的产品8需要第三冲子7精切,则放置于第三冲子7的下方。由于金属材料具有延展性和流动性的特点,本技术利用三个形状不同的冲子,分别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处理,以利用本实施方式中的产品模内挤凸装置加工如图3的产品为例,图3中的产品a上包含圆形通孔b和挤凸部C,首先,第一冲子5根据产品的外形特点,在产品a对应的内部冲出较小孔bl,加工后产品如图4所示;其次,利用第二冲子6将较小孔bl侧挤,让原材料向外挤凸,获得所要的挤凸部C,同时较小孔bl扩大成为内孔b2,加工后产品如图5所示;最后再利用第三冲子7将内孔b2精切成型,得到所需的通孔b。根据这个实例可以清楚发现,当第二冲子6加工完产品a后即形成挤凸部C,挤凸部c不需要额外的原材料,可以降低产品加工时的料带宽,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模内产品挤凸装置本身结构简单,生产方便成本低,有利于广泛推广。本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优化,第一冲孔结构1、第二冲孔结构2和第三冲孔结构3下方可以分别设有浮升销9。用于对产品导位定位,也就是将产品固定于对应的冲孔结构下方,使得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不要因位移出现加工次品。而且,浮升销9可以不止一个。浮升销9可以设置多个以保证对产品的固定效果。当然,浮升销9也没必要过多而使装置生产成本过高,所以本实施方式中每个产品加工位设置2个浮升销9,具体的说,是T型浮升销,这样既保证了对产品的固定效果,也降低了本实施方式中装置本身的生产成本。本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优化,上模座上可以包含导正机构,用于导正上模座和下模座闭合的位置。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内导柱10,而且使用了 4个内导柱10,这样可以使得上模座和下模座4闭合的位置被精确地导正。还需说明的是,下模座4内还包含冲废料孔12,用于导出产品被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产品模内挤凸装置,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上做的改进,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导正机构只使用了内导柱10,而本实施方式中,导正机构还包含外导柱11,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 4个外导柱11,使得上模座和下模座4闭合的位置进一步被精确导正,使得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因为位移产生次品。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产品模内挤凸装置,本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浮升销9使用的是十字型浮升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品模内挤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模内挤凸装置包含: 第一冲孔机构,用于对产品预切孔; 第二冲孔机构,用于将产品内孔扩大; 第三冲孔机构,用于将产品内孔精切成型; 上模座,所述第一冲孔机构、所述第二冲孔机构和所述第三冲孔机构依次安装于所述上模座上; 下模座,在所述上模座下方,用于放置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钜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