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42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喷墨打印机包括壳体、副墨容器、喷墨头、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壁构件和破裂部分。壳体包括容纳主墨容器的空间。主墨容器内的墨供应到副墨容器。副墨容器内的墨供应到喷墨头。主墨容器侧连接器能相对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在第一位置关系和第二位置关系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关系中主墨容器侧连接器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相连。在第二位置关系中主墨容器侧连接器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断开。在第一位置关系时,壁构件包围至少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破裂部分使壁构件的内部空间内形成的墨膜破裂。当从第一位置关系移动到第二位置关系时形成墨膜。在墨膜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壁构件内的状态下破裂部分使墨膜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主墨容器内的墨供应到副墨容器的中继式喷墨打印机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特开No.2004-181952中教导了一种中继式喷墨打印机。 该中继式喷墨打印机设有与主墨容器相连的主墨容器侧连接器、以及 与副墨容器相连的副墨容器侧连接器。主墨容器侧连接器能够相对于 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在第一位置关系和第二位置关系之间移动。当主墨 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定位在第一位置关系时,副墨容器 侧连接器和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处于连接状态,且墨从主墨容器供应到 副墨容器。当墨的供应结束时,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 器分开,且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定位在第二位置关 系。
技术实现思路
当主墨容器侧连接器相对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从第一位置关系移 动到第二位置关系时,墨滴可能从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 接器之间的连接部分扩散。墨滴的扩散将使打印机内部变脏。本专利技术人实验地制造了一种具有壁构件的喷墨打印机,该壁构件设于主墨容器侧连接器侧和/或副墨容器侧连接器侧。当主墨容器侧连 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定位在第一位置关系时,该壁构件包围主墨 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然而,该壁构件不能 充分地防止墨滴的扩散。当本专利技术人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之后,发现了下面的新问题。在上面提及的实验用打印机中,在壁构件的内部空间中聚集墨。 当主墨容器侧连接器相对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从第一位置关系移动到 第二位置关系时,该聚集的墨在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壁构件的内表面 之间形成墨膜。当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分幵时,该 墨膜被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壁构件拉动,并当它到达边界点时破裂。此时,如果墨膜在高于壁构件高度的位置、即在超出壁构件的位 置破裂,那么墨膜将在不存在壁构件的位置破裂。已经在不存在壁构 件的位置破裂的墨膜的墨滴越过该壁构件并扩散。本说明书已经将这一点考虑在内,并旨在当主墨容器侧连接器相 对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从第一位置关系移动到第二位置关系时抑制墨 滴的扩散。本说明书教导一种中继式喷墨打印机。该喷墨打印机包括壳体、 副墨容器、喷墨头、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壁构件 和破裂部分。壳体包括用于容纳主墨容器的空间。主墨容器内的墨被 供应到副墨容器。副墨容器内的墨被供应到喷墨头。主墨容器侧连接 器与主墨容器相连,且副墨容器侧连接器与副墨容器相连。主墨容器 侧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在第一位置关系和第二位置关 系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关系中主墨容器侧连接器与副墨容器侧连接 器相连,但在第二位置关系中主墨容器侧连接器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 断开连接。当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定位在第一位置关系时,壁构件包围至少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的连 接部分。破裂部分使在壁构件的内部空间内形成的墨膜破裂。当主墨 容器侧连接器相对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从第一位置关系移动到第二位 置关系时形成该墨膜。在墨膜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壁构件内的状态下 破裂部分使墨膜破裂。对于该喷墨打印机,当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断 开连接时,即当主墨容器侧连接器相对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从第一位 置关系移动到第二位置关系时,可形成墨膜。在墨膜的至少一部分存 在于壁构件内的状态下使墨膜破裂。结果,可以防止已经由破裂的墨 膜形成的墨滴越过壁构件并扩散。短语"主墨容器侧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移动"意 味着下面几种情形只有主墨容器侧连接器移动的情形;只有副墨容 器侧连接器移动的情形;或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两 者都移动的情形。破裂部分可以是形成在壁构件中的切口。可在没有形成该切口的 位置处产生墨膜。或者,壁构件可包括基部和从该基部的内表面突出 的突出部。破裂部分可以是壁构件的该突出部。可在基部和副墨容器 侧连接器处产生墨膜。借助这种构造,可以容易地形成破裂部分。本技术还可用于使用多个类型的墨的喷墨打印机,例如彩色打印 机。也就是说,该喷墨打印机可包括多个单元。壳体可包括用于容纳 多个主墨容器的空间。每个单元可包括副墨容器、主墨容器侧连接器、 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壁构件和切口。形成在两个相邻壁构件中的切口 可以不相互面对。借助这种喷墨打印机,可以防止墨滴由于墨膜破裂而扩散。结果, 可以防止不同类型的墨混合。对于包括多个单元的喷墨打印机,来自已经在壁构件内破裂的墨 膜的一些墨滴可能从切口扩散到壁构件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 的是,由于形成在相邻壁构件中的切口的位置关系,扩散的墨滴通过 该相邻壁构件中的切口进入此相邻壁构件。对于本说明书的喷墨打印 机,相邻壁构件中的切口可以形成为不相互面对。也就是说,每个壁 构件都没有处于扩散范围内的切口。在扩散范围内,墨滴从切口扩散 到相邻壁构件的外部。结果,即使墨滴已经从切口扩散到壁构件的外 部,也可以防止这些墨滴通过相邻壁构件中的切口进入该相邻壁构件 内,因此可以防止不同类型的墨混合。在两个相邻的壁构件中, 一个壁构件的沿着周向方向的切口的相 位可与另一个壁构件的沿着周向方向的切口的相位相反。借助这种构造,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已经从切口扩散到壁构件外部 的墨滴进入相邻壁构件的内部空间。可在壁构件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之间形成墨膜。在这种情况下, 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可包括基部和从该基部突出的突出部。当主墨容器 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定位在第一位置关系时,该突出部可与 主墨容器侧连接器相接触。可在壁构件和突出部之间形成墨膜。壁构件可联接到主墨容器侧连接器或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另外, 墨通道可位于壁构件所联接的连接器和该壁构件之间。借助这种构造,已经在壁构件内侧聚集的墨可排出墨通道。结果, 可以防止墨聚集在壁构件内侧。该喷墨打印机可包括用于吸收墨的第一吸收件。该第一吸收件可 面对墨通道的排出开口。借助这种构造,从墨通道的排出开口排出的墨滴能够被第一吸收 件吸收。结果,可以防止墨在喷墨打印机内部泄漏。当主墨容器侧连 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定位在第二位置关系时,第一吸收件可覆盖 墨通道的排出开口;当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定位在 第一位置关系时,第一吸收件可与墨通道的排出开口分离。该喷墨打印机可包括用于吸收墨的第二吸收件。该第二吸收件可 与第一吸收件相接触。借助这种构造,该第二吸收件吸收由第一吸收件吸收的墨。结果, 第一吸收件的吸收能力得以恢复。从而可有效地使已经聚集在壁构件 内部空间的墨滴沿着墨通道流动。另外,喷墨打印机可包括吸收墨的第三吸收件。该第三吸收件可 位于墨通道内。借助这种构造,能够用该第三吸收件吸收己经聚集在壁构件内部 的墨。不论墨通道的尺寸是多少,都可使墨沿着墨通道平滑地流动。本说明书中教导的另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壳体、副墨容器、喷墨 头、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壁构件。壳体包括用于 容纳主墨容器的空间。主墨容器内的墨被供应到副墨容器。副墨容器 内的墨被供应到喷墨头。主墨容器侧连接器与主墨容器相连。副墨容 器侧连接器与副墨容器相连。主墨容器侧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副墨容器 侧连接器在第一位置关系和第二位置关系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关系 中主墨容器侧连接器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相连,并且在第二位置关系 中主墨容器侧连接器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断开连接。当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打印机,该喷墨打印机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用于容纳主墨容器的空间;副墨容器,该主墨容器内的墨被供应到该副墨容器;喷墨头,副墨容器内的墨被供应到该喷墨头;与主墨容器相连的主墨容器侧连接器;与副墨容器相连的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其中主墨容器侧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在第一位置关系和第二位置关系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关系中主墨容器侧连接器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相连,并且在第二位置关系中主墨容器侧连接器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断开连接;壁构件,当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定位在第一位置关系时,该壁构件包围至少主墨容器侧连接器和副墨容器侧连接器的连接部分;和破裂部分,该破裂部分使在壁构件的内部空间内形成的墨膜破裂,其中当主墨容器侧连接器相对于副墨容器侧连接器从第一位置关系移动到第二位置关系时形成该墨膜,并且在墨膜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壁构件内的状态下破裂部分使墨膜破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田隆一郎中泽史朗中村宙健温井康介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