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架进出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4211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架进出控制机构,其包括一导轨和两个以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导轨,并且位于所述导轨的上方,所述气缸与所述导轨通过一支撑架连接,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生产制造成本低,实现了吊架的逐个放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吊架进出控制机构,其包括一导轨和两个以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导轨,并且位于所述导轨的上方,所述气缸与所述导轨通过一支撑架连接,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面。本技术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生产制造成本低,实现了吊架的逐个放行。【专利说明】吊架进出控制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架进出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为提高生产效率,很多服装生产企业都会使用制衣流水线。服装或裁片挂在吊架上,吊架通过导轨而流转于流水线的各个工序。由于进行某道工序时,吊架需停止,因此,吊架有个运动、停止,再运动的过程。目前,大多通过吊架进出控制机构来实现对吊架的运动及停止的控制。现有的吊架进出控制机构大都结构比较复杂,部件较多,制造生产成本高,同时工作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吊架进出控制机构结构比较复杂、制造生产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吊架进出控制机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种吊架进出控制机构,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导轨和两个以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导轨,并且位于所述导轨的上方,所述气缸与所述导轨通过一支撑架连接。较佳地,所述支撑架为C形,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面。C形的支撑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制造成本低。较佳地,所述导轨上在与每一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对应的位置均分别设有一限制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水平移动的固定部件。当活塞杆把吊架阻挡住时,固定部件对活塞杆起到阻挡其水平移动的作用。这样,防止活塞杆杆应长期受到吊架的力而产生变形,解决吊架长时间挤压气缸的活塞杆,而使活塞杆容易弯曲变型,从而导致气缸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这样,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较佳地,所述固定部件为一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正下方,所述套管的内径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匹配。当活塞杆伸出时,可以插入套管。这样,限制了活塞杆各个水平方向的运动可能,从而防止活塞杆应长期受力而变形,进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较佳地,所述固定部件为一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位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一侧。当活塞杆挡住吊架前进时,活塞杆的两侧分别为吊架和阻挡块。由于阻挡块位于活塞杆的相对于吊架的另一侧,有效地阻挡活塞杆朝吊架前进方向移动。同样也达到了限制活塞杆在吊架前进方向水平移动的目的,进而防止活塞杆受力变形,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较佳地,所述阻挡块为一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弧面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适配。当活塞杆伸出并接近导轨时,弧形板将活塞杆的外柱面半包住,限制了活塞杆在其包住的方向的水平移动,因此具有较好的限制效果。较佳地,所述阻挡块为一方形块。方形块结构简单,同样能达到限制活塞杆水平移动的效果。较佳地,所述气缸穿设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所述气缸下端部旋接有一螺母。这样,气缸既能稳固地固定于支撑架,又便于拆卸。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生产制造成本低,实现了吊架的逐个放行。【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吊架被阻挡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吊架通过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吊架被阻挡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吊架通过时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吊架通过时的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几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不,一种吊架进出控制机构,其包括一导轨11和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为第一气缸121和第二气缸122,第一气缸121的第一活塞杆1211和第二气缸122的第二活塞杆1221均朝向导轨11,并且位于导轨11的上方,两气缸与导轨通过一支撑架13连接。支撑架13可以为C形,但不局限于该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本实施例支撑架13采用C形,两气缸固定于支撑架13的上端面,导轨11固定于支撑架13的下端面。如图3和图4所示,吊架14沿导轨11移动。当第一个吊架沿着导轨运行接近第一气缸时,第一活塞杆向下朝向导轨伸出,阻挡第一个吊架,使第一个吊架停止运行。当第二个吊架沿着导轨运行接近第二气缸时,第二活塞杆向下朝向导轨伸出,阻挡第二个吊架,使第一个吊架停止运行。当本道制衣工序完成后,第一活塞杆收缩,第一个吊架在重力作用下向前运行,而第二个吊架由于被第二活塞杆阻挡而无法运行。然后,第一活塞杆又朝向轨道伸出,而第二活塞杆收缩,第二个吊架在重力作用下向前运行到第一活塞杆处而停止。然后,第二活塞杆再伸出,阻挡住第三个吊架。第二个吊架的制衣工序完成后,第一活塞杆收缩,第二个吊架在重力作用下,向前运行。如此反复,达到单个吊架逐个放行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稳定,通过气缸、导轨以及支撑架的配合,就可以达到逐个放行吊架的目的;同时,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一种吊架进出控制机构,其包括一导轨23和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为第一气缸221和第二气缸222,第一气缸221的第一活塞杆2211和第二气缸222的第二活塞杆2221均朝向导轨23,并且位于导轨23的上方,两气缸与导轨通过一支撑架24连接。支撑架24可以为C形,但不局限于该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本实施例支撑架24采用C形,两气缸固定于支撑架24的上端面,导轨23固定于支撑架24的下端面。导轨23上在与第一活塞杆2211以及第二活塞杆2221相对应的位置均分别设有一限制活塞杆水平移动的固定部件25。如图9所示,每个吊架26包括两个可沿着导轨23滚动的滚轮,两滚轮通过一连接轴连接。由于连接轴距离导轨23的高度高于固定部件25,因此,导轨23上设置固定部件25,不影响吊架26在导轨23上的滚动。如图7和图8所示,吊架26在本实施例的运行原理同实施例1,在此就不再赘述。当活塞杆把吊架阻挡住时,固定部件对活塞杆起到阻挡其水平移动的作用。这样,防止活塞杆杆应长期受到吊架的力而产生变形,解决吊架长时间挤压气缸的活塞杆,而使活塞杆容易弯曲变型,从而导致气缸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本技术方案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如图5所示,固定部件25可以为一套管,套管分别位于第一活塞杆2211以及第二活塞杆2221的正下方,套管的内径与活塞杆相匹配。当活塞杆伸出时,可以插入套管。这样,限制了活塞杆各个水平方向的运动可能,从而防止活塞杆应长期受力而变形,进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如图6所示,气缸穿设于支撑架的上端面,气缸的下端部可以设有外螺纹,一螺母26旋接于外螺纹。这样,气缸既能稳固地固定于支撑架,又便于拆卸。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固定部件采用阻挡块,其他部分与实施例2相同。阻挡块位于活塞杆的一侧。当活塞杆挡住吊架前进时,活塞杆的两侧分别为吊架和阻挡块。由于阻挡块位于活塞杆的相对于吊架的另一侧,有效地阻挡活塞杆朝吊架前进方向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架进出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导轨和两个以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导轨,并且位于所述导轨的上方,所述气缸与所述导轨通过一支撑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泰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