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3963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27 18:16
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包括调配釜,调配釜的顶部分别连接基础油进料管和添加剂进料管、底部连接出料管、外壁上设有液位计,且基础油进料管和添加剂进料管上分别连接电磁流量计和电磁阀,出料管上连接电磁阀和打料泵;调配釜的内部中央设有搅拌器、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底面设有电热管,且搅拌器通过搅拌轴与位于调配釜顶部的变频电机连接;添加剂进料管上还连接混合器,出料管上设有回流管并与所述的混合器连接;电磁阀、打料泵、电磁流量计、变频电机以及电热管均通过信号线与微电脑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运行时能自动调整温度以及原料的加入量,能保证调配组分配比的准确稳定,并且搅拌混合均匀,提高了产品合格率且有利于自动化管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包括调配釜,调配釜的顶部分别连接基础油进料管和添加剂进料管、底部连接出料管、外壁上设有液位计,且基础油进料管和添加剂进料管上分别连接电磁流量计和电磁阀,出料管上连接电磁阀和打料泵;调配釜的内部中央设有搅拌器、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底面设有电热管,且搅拌器通过搅拌轴与位于调配釜顶部的变频电机连接;添加剂进料管上还连接混合器,出料管上设有回流管并与所述的混合器连接;电磁阀、打料泵、电磁流量计、变频电机以及电热管均通过信号线与微电脑连接。本技术在运行时能自动调整温度以及原料的加入量,能保证调配组分配比的准确稳定,并且搅拌混合均匀,提高了产品合格率且有利于自动化管理。【专利说明】 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调合是润滑油制备过程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按照油品的配方,将润滑油基础油组分和添加剂按比例、顺序加入调合容器,调合均匀后,按照产品标准采样分析合格后即为正式产品。目前所使用的调合搅拌装置,多为在容器内安装有利用电机带动的机械搅拌轴,来对基础油组分进行搅拌,此类调合搅拌装置均需要人工看管,不能实现自动控制;并且现有的搅拌通常为锚式搅拌器,其搅拌存在死角,传质传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搅拌混合效果好且温度及流量能自动控制的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是:包括调配釜,所述调配釜的顶部分别连接基础油进料管和添加剂进料管、底部连接出料管、外壁上设有液位计,且基础油进料管和添加剂进料管上分别连接电磁流量计和电磁阀,出料管上连接电磁阀和打料泵;所述调配釜的内部中央设有搅拌器、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底面设有电热管,且所述的搅拌器通过搅拌轴与位于调配釜顶部的变频电机连接;所述的添加剂进料管上还连接混合器,所述的出料管上设有回流管并与所述的混合器连接;所述的电磁阀、打料泵、电磁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变频电机以及电热管均通过信号线与微电脑连接。所述的搅拌器为锚式搅拌器,所述锚式搅拌器的桨叶自上而下分别间隔套装多个旋转叶轮,所述旋转叶轮包括中央的连接套以及其周边均布的多个叶片;所述的叶片为直叶式或弯叶式叶片。所述相对应的桨叶之间连接横向支撑,且所述横向支撑端部位于相邻旋转叶轮之间。所述每个桨叶上的旋转叶轮为两个,每个旋转叶轮的叶片为四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其在运行时能自动调整调和搅拌温度以及原料的加入量,能保证调配组分配比的准确稳定,并且搅拌混合均匀,传质传热好,提高了产品合格率且有利于自动化管理。【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锚式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旋转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配釜,2、变频电机,3、搅拌器,4、电热管,5、微电脑,6、温度传感器,7、液位计,8、基础油进料管,9、添加剂进料管,10、混合器,11、出料管,12、回流管,13、电磁流量计,14、电磁阀,15、信号线,16、打料泵,120、锚式搅拌器,121、传动轴,122、旋转叶轮,123、横向支撑,124、连接套,125、直叶式叶片,126、桨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调配釜I的顶部分别连接基础油进料管8和添加剂进料管9、底部连接出料管11、外壁上设有液位计7,且基础油进料管8和添加剂进料管9上分别连接电磁流量计13和电磁阀14,出料管11上连接电磁阀14和打料泵16 ;调配釜I的内部中央设有搅拌器3、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6、底面设有电热管4,且搅拌器3通过搅拌轴与位于调配釜I顶部的变频电机2连接;添加剂进料管9上还连接混合器10,出料管上11设有回流管12并与混合器10连接;电磁阀14、打料泵16、电磁流量计13、温度传感器6、变频电机2以及电热管4均通过信号线15与微电脑5连接。使用时,接通电源,打开微电脑5,根据内置的程序自动接通基础油进料管8和添加剂进料管9开始进料,通过电磁流量计13控制基础油和添加剂的加入量,通过搅拌器3将基础油和添加剂混合均匀,通过电热管4和温度传感器6配合来维持调配釜I内的温度,当基础油和添加剂加入到一定量后,启动打料泵16,通过回流管12将釜内物料引入至混合器10,在其内与新加入的添加剂进行初步混合然后进入调配釜I。当物料加完并搅拌均匀后,关闭回流管12上的电磁阀14,即可以通过出料管12将成品导出。实施例2参见图1-3,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搅拌器3设计为锚式搅拌器120,且锚式搅拌器120为径向叶轮旋转式锚式搅拌器,锚式搅拌器12包括中央的传动轴121以及两侧的桨叶126,每个桨叶126自上而下分别间隔套装两个旋转叶轮122,旋转叶轮122包括中央的连接套124以及其周边均布的四个直叶式叶片125 ;两个桨叶126之间连接横向支撑123,且横向支撑123端部位于相邻旋转叶轮122之间。工作时,传动轴121旋转时,旋转叶轮122 —方面绕传动轴121公转;另一方面由于流体阻力的作用,旋转叶轮122还相对锚式搅拌器的桨叶126自转;叶片125将液体沿径向推出,在液体碰撞调和搅拌容器壁后,转向上下两端后又流向中心部,从而形成高湍动的混合区,消除调和搅拌容器内的死区,介质混合均匀,降低反应时间。【权利要求】1.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包括调配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釜的顶部分别连接基础油进料管和添加剂进料管、底部连接出料管、外壁上设有液位计,且基础油进料管和添加剂进料管上分别连接电磁流量计和电磁阀,出料管上连接电磁阀和打料泵;所述调配釜的内部中央设有搅拌器、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底面设有电热管,且所述的搅拌器通过搅拌轴与位于调配釜顶部的变频电机连接;所述的添加剂进料管上还连接混合器,所述的出料管上设有回流管并与所述的混合器连接;所述的电磁阀、打料泵、电磁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变频电机以及电热管均通过信号线与微电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为锚式搅拌器,所述锚式搅拌器的桨叶自上而下分别间隔套装多个旋转叶轮,所述旋转叶轮包括中央的连接套以及其周边均布的多个叶片;所述的叶片为直叶式或弯叶式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应的桨叶之间连接横向支撑,且所述横向支撑端部位于相邻旋转叶轮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桨叶上的旋转叶轮为两个,每个旋转叶轮的叶片为四个。【文档编号】B01F15/04GK203663744SQ201320882505【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专利技术者】薛金桥, 李俊安 申请人:东营市信义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包括调配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釜的顶部分别连接基础油进料管和添加剂进料管、底部连接出料管、外壁上设有液位计,且基础油进料管和添加剂进料管上分别连接电磁流量计和电磁阀,出料管上连接电磁阀和打料泵;所述调配釜的内部中央设有搅拌器、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底面设有电热管,且所述的搅拌器通过搅拌轴与位于调配釜顶部的变频电机连接;所述的添加剂进料管上还连接混合器,所述的出料管上设有回流管并与所述的混合器连接;所述的电磁阀、打料泵、电磁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变频电机以及电热管均通过信号线与微电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金桥李俊安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信义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