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35726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6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输送装置,包括:配置成旋转的环形带;第一张紧部件和第二张紧部件,带在它们之间张紧;第一调节部件,其在与带旋转方向垂直的带宽度方向上设置于第一张紧部件的一端侧,第一调节部件能够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第二调节部件,其在带宽度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张紧部件的另一端侧,该第二调节部件能够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以及联锁装置,其配置成将第一调节部件的移动和第二调节部件的移动联锁;其中,如果带在带宽度方向上横移,则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中的一个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同时通过联锁装置使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中的另一个移动,使得第一张紧部件相对于第二张紧部件倾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上述带输送装置的成像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输送装置,包括:配置成旋转的环形带;第一张紧部件和第二张紧部件,带在它们之间张紧;第一调节部件,其在与带旋转方向垂直的带宽度方向上设置于第一张紧部件的一端侧,第一调节部件能够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第二调节部件,其在带宽度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张紧部件的另一端侧,该第二调节部件能够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以及联锁装置,其配置成将第一调节部件的移动和第二调节部件的移动联锁;其中,如果带在带宽度方向上横移,则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中的一个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同时通过联锁装置使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中的另一个移动,使得第一张紧部件相对于第二张紧部件倾斜。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上述带输送装置的成像设备。【专利说明】带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围绕多个张紧部件张紧的环形带旋转的带输送装置,以及涉及包括该带输送装置的成像设备,如电子照相打印机、复印机等等。
技术介绍
一些已知的成像设备如电子照相打印机和复印机都包括使围绕多个张紧部件张紧的环形带旋转的带输送装置。众所周知,这种带输送装置具有一个问题,当带旋转时,带会在与带旋转方向垂直的带宽度方向(张紧辊的轴向)朝一个端侧横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日本专利特开N0.11-116089公开了一种示例性的装置,其通过利用在带旋转方向作用的力(转矩)来调节带的横移。具体地,日本专利特开N0.11-116089公开的装置包括接触部件和凸轮。接触部件通过与旋转中的带接触而沿带旋转方向旋转。接触部件的初始位置(初始相位)由加载弹簧确定。凸轮与各个接触部件一起旋转。当带沿带宽度方向朝一个端侧横移时,带与一个接触部件接触,转矩从带传递给该接触部件。当接触部件旋转一定角度或更大角度时,对应的一个凸轮使从动辊的一个对应的轴向端部沿与从动辊轴线垂直的方向位移。这样,在日本专利特开N0.11-116089公开的装置中,通过相对于驱动辊倾斜从动辊来调节带的横移。日本专利特开N0.11-116089公开的装置包括加载弹簧,其沿竖直方向对从动辊的各个轴向端部加载,使得从动辊的轴向端部返回到各自的初始位置。具体地,在调节带的横移后,从动辊由对应的一个加载弹簧拉动,使得在从动辊端部的倾斜被消除。这样,从动棍的轴向端部的位置被调节。也就是说,在日本专利特开N0.11-116089公开的装置中,为了通过旋转接触部件以使从动辊的轴向端部位移来调节带的横移,需要从带向接触部件施加超过加载弹簧恢复力的转矩。在带旋转接触部件时,这会使带的端部因向其施加的载荷而损坏。此外,在从动辊的轴向端部位移时,向接触部件和带之间的接触区域施加超过加载弹簧弹簧力的力。在这种情况下,大的载荷被施加给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向带施加小载荷的条件下调节带的任何横移的带输送装置,还提供了包括该带输送装置的成像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带输送装置,包括:配置成旋转的环形带;第一张紧部件和第二张紧部件,带在它们之间张紧;第一调节部件,其在与带旋转方向垂直的带宽度方向上设置于第一张紧部件的一端侧,第一调节部件能够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第二调节部件,其在带宽度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张紧部件的另一端侧,该第二调节部件能够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以及联锁装置,其配置成将第一调节部件的移动和第二调节部件的移动联锁;其中,如果带在带宽度方向上横移,则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中的一个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同时通过联锁装置使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中的另一个移动,使得第一张紧部件相对于第二张紧部件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带输送装置包括:配置成旋转的环形带;多个张紧部件,带围绕其张紧。如果带在与带旋转方向垂直的带宽度方向朝一个端侧横移,则通过使多个张紧部件中的一个相对另一个张紧部件倾斜来调节带的横移。带输送装置还包括在带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一个张紧部件的两端并能够在带横移时相对于所述一个张紧部件移动的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如果带朝一个端侧横移,则第一调节部件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并且与第一调节部件的移动同时地,第二调节部件沿与第一调节部件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一个张紧部件相对于另一个张紧部件倾斜。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带输送装置的成像设备。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向中间转印带施加张力的张紧部件的一个端部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包括在带横移调节机构中的元件的分解透视图。图5A和5B是沿图3示出的线V-V截开的带横移调节机构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带横移调节机构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7A至7C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包括在带横移调节机构中的调节部件的移动。图8是示出了在第一实施例中调节部件旋转角和轴承位移的曲线图。图9A和9B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带横移调节机构的操作。图10示出了作用在未与连接部件连接的调节部件上的力。图11示出了连接部件的摆动销和调节部件之间的关系。图12A至12C示出了轴承支撑部件的支撑点。图13A和13B示出了表明根据第一实施例带横移调节机构产生的有利效果的实验结果。图14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带横移调节机构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15是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中调节部件的旋转角和轴承的位移的曲线图。图1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带横移调节机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变例的带横移调节机构的剖视图。图1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剖视图。图1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调节部件的形状。图20A和20B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调节部件、轴承引导部和摩擦面之间的关系。图21A和21B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带横移调节机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图23是示出了张紧部件在带宽度方向移动和调节部件之间关系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4A和24B是示出了设置在张紧部件和调节部件之间的管制部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5是示出了张紧部件的轴和管制部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6是示出了检测装置和张紧部件如何彼此接合的分解透视图。图27是示出了检测装置和张紧部件之间的接合状态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的尺寸、材料和形状及其相对布置可以根据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结构和条件而适当地变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那些内容,除非特别说明。第一实施例(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示例性的彩色成像设备。参考图1,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的结构。根据从连接到成像设备10以与其通信的外部装置如个人计算机传输给成像设备的信号,成像设备10能够在转印材料S如记录纸、投影仪(OHP)胶片等等上以电子照相的方式形成图像。成像设备10包括多个成像单元A、B、C和D,配置成分别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成像单元A、B、C和D大体上水平地排列。带输送装置设置成面对成像单元A、B、C和D。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带输送装置是转印单元,其设置成形式为具有带和其它部件的单兀。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转印单元是中间转印带单元16,使作为中间转印部件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输送装置,包括:配置成旋转的环形带;第一张紧部件和第二张紧部件,带在它们之间张紧;第一调节部件,其在与带旋转方向垂直的带宽度方向上设置于第一张紧部件的一端侧,第一调节部件能够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第二调节部件,其在带宽度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张紧部件的另一端侧,该第二调节部件能够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以及联锁装置,其配置成将第一调节部件的移动和第二调节部件的移动联锁;其中,如果带在带宽度方向上横移,则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中的一个通过从带接受力而移动,同时通过联锁装置使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中的另一个移动,使得第一张紧部件相对于第二张紧部件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波健男伊藤义弘渡边健二山内大悟泽岛史弥笹冈修饭塚阳一郎藤中宏美笠石卓吾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