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压机的真空锁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243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3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压机的真空锁模机构,其能够避免模压成型的橡胶鞋底存在气孔的缺点。模压机的真空锁模机构包括上加热板与上模座固定连接,上隔热层设置在上加热板与上模座之间,上模座与上支架固定连接,下加热板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下隔热层设置在下加热板与下模座之间,上支架与下机座相连接,所述真空罩具有收容腔,该收容腔具有一个开口,所述真空罩套在下模座上并且该真空罩与下模座形成动密封配合,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真空罩固定连接,借助该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收容腔的开口通过密封圈抵压在上模座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室,在真空罩上还设有抽气孔,抽气孔与收容腔相连通,通过该抽气孔对位于上限位置的真空罩进行抽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压机的真空锁模机构,其能够避免模压成型的橡胶鞋底存在气孔的缺点。模压机的真空锁模机构包括上加热板与上模座固定连接,上隔热层设置在上加热板与上模座之间,上模座与上支架固定连接,下加热板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下隔热层设置在下加热板与下模座之间,上支架与下机座相连接,所述真空罩具有收容腔,该收容腔具有一个开口,所述真空罩套在下模座上并且该真空罩与下模座形成动密封配合,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真空罩固定连接,借助该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收容腔的开口通过密封圈抵压在上模座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室,在真空罩上还设有抽气孔,抽气孔与收容腔相连通,通过该抽气孔对位于上限位置的真空罩进行抽气。【专利说明】模压机的真空锁模机构
本技术属于模压机的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模压机的真空锁模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模压机包括上模座、上隔热层、上加热板、机座、下模座、下隔热层、下加热板和油缸。其中,依次下模座、下隔热层和下加热板从下至上安装在机座上,油缸的壳体固定在机座上,上模座与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上模座上设有上隔热层和上加热板。模具安装在加热板上并且模具是从模压机的侧方抽出以将产品从模具上取出,其使用不方便;再者,这种结构的模压机在制造橡胶鞋底时往复排气以及鞋底容易出现气孔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压机的真空锁模机构,其能够避免模压成型的橡胶鞋底存在气孔的缺点。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压机的真空锁模机构,包括上模座、上隔热层、上加热板、上支架、下机座、下模座、下隔热层、下加热板和油缸,上加热板与上模座固定连接,上隔热层设置在上加热板与上模座之间,上模座与上支架固定连接,下加热板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下隔热层设置在下加热板与下模座之间,上支架与下机座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真空罩和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真空罩具有收容腔,该收容腔具有一个开口,所述真空罩套在下模座上并且该真空罩与下模座形成动密封配合,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真空罩固定连接,借助该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收容腔的开口通过密封圈抵压在上模座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室,在真空罩上还设有抽气孔,抽气孔与收容腔相连通,通过该抽气孔对位于上限位置的真空罩进行抽气。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与油缸的活塞杆联动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下支座和锁模机构,所述上支架通过该下支座与下机座相连接,下支座与下机座固定连接,上支架与下支座铰接,上模座通过锁模机构可锁定在下机座上。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锁模机构包括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上翻转架、下翻转座和锁模臂,所述锁模臂的一端与下机座铰接,锁模臂的另一端可勾挂在上模座上,上翻转架的一端与锁模臂固定连接,上翻转架的另一端与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相铰接,下翻转座与下机座固定连接,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下翻转座上。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三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安装座和翻转臂,所述翻转臂的一端与上支架固定连接,翻转臂的另一端与第三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相铰接,安装座与下机座固定连接,第三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上。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为气缸,所述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为气缸。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为油缸。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下模座与下隔热层之间设有垫板。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检测真空罩位置的行程开关,该行程开关处于靠近上模座的下表面的位置,当行程开关检测到真空罩接近上模座时,行程开关为抽气步骤提供执行信号。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模压机为用于制造橡胶鞋底的模压机。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的模压机的真空锁模机构采用了真空罩和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结构,使得橡胶鞋底在负压(真空)状态下成型,因此有效地避免了成型后的鞋底中存在气孔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真空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5 ;本实施例给出的真空锁模机构,这种真空锁模机构可用于制备鞋底的模压机上。其包括上模座1、上隔热层2、上加热板3、上支架4、下机座5、下模座6、下隔热层7、下加热板8、油缸9、密封圈、真空罩10和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1。上加热板3与上模座I固定连接,上隔热层2设置在上加热板3与上模座I之间,即上模座1、上隔热层2和上加热板3形成了从上至下的位置设置。下加热板8与下模座6固定连接,下隔热层7设置在下加热板8与下模座6之间,即下模座6、下隔热层7和下加热板8形成了从下至上的位置设置。上模座I与上支架4固定连接。上支架4与下机座5相连接。所述真空罩10具有收容腔101,该收容腔具有一个开口 102,所述真空罩10套在下模座6上并且该真空罩10与下模座6形成动密封配合,具体地说在真空罩上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与下模座紧贴形成气密性。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1的输出端与真空罩10固定连接,借助该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1的输出端,真空罩10移动至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罩。真空罩10位于上限位置时,其罩于上隔热层、上加热板、下隔热层和下加热板外,收容腔101的开口 102通过密封圈抵压在上模座I使收容腔101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室,可以理解的是,模具是安装在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之间的,也就是说,模具也是被罩在真空罩内。真空罩可以直接抵压在上模座上也可以采用间接抵压在上模座上。真空罩10位于下限位置时,真空罩10位于远离于上模座I的位置。通常,收容腔101的开口 102低于模具,以便于成型产品从模具中取出。在真空罩10上还设有抽气孔103,抽气孔103与收容腔101相连通,通过该抽气孔103对位于上限位置的真空罩10进行抽气,封闭的腔室形成负压,其具有一定的真空度,起着保温的作用,具有节能的效果。这种结构的真空锁模机构也适用于其它的模压机。由于鞋底成型是在负压下成型的,因此有效地避免了成型后的鞋底中存在气孔的问题,同时能够一次性实现抽真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1与油缸9的活塞杆联动连接。也就是说,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是随油缸的活塞杆运动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使上模座I可以翻开,以使在不抽出模具前提下仍能方便地取出产品,模压机的真空锁模机构还设有下支座12结构和锁模机构,所述上支架4通过该下支座12与下机座5相连接,下支座12与下机座5固定连接,上支架4与下支座12铰接,通过该结构可以使上模具附随上模座等翻开,以提供较为开阔的空间,便于操作人员将产品取出。上模座通过锁模机构可锁定在下机座上。在本实例中,所述锁模机构包括第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13、上翻转架14、下翻转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压机的真空锁模机构,包括上模座、上隔热层、上加热板、上支架、下机座、下模座、下隔热层、下加热板和油缸,上加热板与上模座固定连接,上隔热层设置在上加热板与上模座之间,上模座与上支架固定连接,下加热板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下隔热层设置在下加热板与下模座之间,上支架与下机座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真空罩和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真空罩具有收容腔,该收容腔具有一个开口,所述真空罩套在下模座上并且该真空罩与下模座形成动密封配合,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真空罩固定连接,借助该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收容腔的开口通过密封圈抵压在上模座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室,在真空罩上还设有抽气孔,抽气孔与收容腔相连通,通过该抽气孔对位于上限位置的真空罩进行抽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富成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富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