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文发专利>正文

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305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它是在薄膜印刷物由送料机拉出经网印机入料端后,由出料端送至干燥机,其特征是薄膜印刷物于接近两侧边缘位置预先冲设相对成排孔;沿网印机入料端及出料端分别设有可将薄膜印刷物夹置于其间,并使其由履带机构带动不断循环的多个定位柱配合插接薄膜印刷物成排孔,而可于网印机上自动连续送印刷薄膜印刷物的前后张力夹送装置。其优点是薄膜印刷物可进行自动连续印刷和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尤指可于网印机上自动连续印刷薄膜印刷物。现有印刷机大都需藉助输送机构将印刷物送到刮印机。以电路板的网印为例,即将电路板工作物逐一送至刮印机构处。但对于自粘纸料、特多龙布类等印刷物则可配合后方干燥机进行连续输送印刷以加快其印制速度。但现今许多产品必需使用到薄膜表面,如移动电话可替换的各种彩色图案膜片等。此类薄膜印刷由于是以塑材制成极小厚度及略大的整张宽度,造成现有印刷设备难以对此种薄膜印刷物进行连续自动印刷。现有工作方式均是每张印刷物逐一网印,其不仅加工速度慢,成本亦高,印刷品质亦不理想。在现有印刷物的定位机构中,以台湾第8421453号网印机的夹持印刷物定位结构改良装置为例,其是在气压缸伸缩臂前端连结曲臂,再于曲臂末端枢接夹臂,使该曲臂、夹臂呈弧形向下及往外的动作,以达到夹定及放开工作物的功能。无论使用此种改良式或传统式的印刷物定位结构,其均以夹持装置直接夹压印刷物两侧边,但薄膜塑材印刷物由于其侧宽及厚度极薄,使用该等现有装置时将产生表面翘曲而无法加以平整印刷。所以此种薄膜塑材印刷物一直无法以自动化、连续的批量生产印刷。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其是先对薄膜印刷物接近两端缘位置加工制出多个成排连续孔,并于网印机的前端入料口位置及后端出料口分别设置位于印刷物两侧端缘的前后组张力夹送装置,使薄膜制材印刷物能以平整状态被连续输送,供以自动化连续印刷此类薄膜印刷物。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包括网印机、送料机及干燥机,薄膜印刷物由送料机拉出后经网印机送至后方干燥机,其特征是沿网印机接近入料端位置,邻近冲有成排间隔连接孔的薄膜印刷物两侧边缘设有一组张力夹送装置,而在接近出料端位置则设有另一组张力夹送装置。此外,前述的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烘干薄膜印刷物的干燥机为隧道式复卷干燥机。前述的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张力夹送装置至少设置可持续循环转动的履带机构,且履带机构设有可供带成排连接孔的薄膜印刷物传动的定位柱。此外,前述的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履带机构设于基座的前表面,顶护盖则可配合两侧弹性元件与基座两侧的活动连接点为轴心进行开合,且履带机构的前面设有配合履带正面长椭圆形形状的并合直角片,每一直角片的水平延伸边均设有传动定位柱,定位柱的顶端为斜锥并呈全周式等间距配置。此外,前述的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并合直角片所形成的传送带轴上端可配合基座延伸部定位一底夹片,底夹片上设有供显露转动朝上的成排定位柱的长槽,而顶护盖在与其相对位置则设有适当厚度上压片,上压片上也设有可纳入定位柱的长槽。此外,前述的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履带机构上设有前传动轮和后引导轮,前传动轮与电机的传动轴连接并驱动整个履带机构。本技术的优点是克服薄膜塑材印刷难以夹送及易翘曲无法平整连续印刷的缺点,而可在网印机上对此薄膜印刷物进行自动连续印刷和快速批量生产。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于网印设备上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张力夹送装置立体图4是图3上盖打开状态力;图5是图3夹置薄膜印刷物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端视图;图7是图6的侧剖视图,图8是图7的夹放印刷物动作图。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在如图示的网印设备中,其主要包括网印机10,设于网印机10一侧入料端11的送料机20,以及位于另侧出料端12的干燥机30。为配合使用于本技术的自动连续生产作业,该干燥机30最好使用隧道式复卷干燥机,使工作可在复卷隧道内延伸较大长度(约35米)。薄膜印刷物40由送料机20拉出后,经过网印机而送至后方干燥机30。沿网印机10接近入料端11位置,在邻近薄膜印刷物40两侧缘设有第一组张力夹送装置50,而在接近出料端12位置则设有另一组张力夹送装置50。该以薄形塑材制成的膜片印刷物40可为成卷方式预先设置于送料机20内部,其形成特定料宽(如约30mm)的两侧边41、42在接近其侧边缘处分别冲设成排间隔连续孔43、44。而为配合印刷物40成排孔43、44,张力夹送装置50最少设置可持续循环转动的履带机构,且该履带机构预设可供接合上述成排孔43、44的传动定位柱,以拉动输送薄膜印刷物40。在图3、4所示的张力夹送装置50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履带机构51设于基座52的前表面;顶护盖53则可配合两侧弹性元件54,以其与基座52两侧的活动连接点55为轴心加以打开(请参阅图4),或将其闭合(如图3)。沿上述履带机构51的前面则可并合多个直角片56,以形成一配合履带正面形状的长椭圆状。请同时配合参阅图5-7,每一直角片56的水平延伸边57均设置传动定位柱58,定位柱设斜锥顶端581,定位柱58成一全周式等间距配置状态。为更稳固定位及夹送薄膜印刷物40,于并合直角片56所形成的传送带轴上端可配合基座52延伸部59定位一底夹片60,此底夹片60预设长槽61供显露转动朝上的成排定位柱58。而顶护盖53在与其相对位置则设有另一适当厚度的上压片62,当然该上压片62亦设置可纳入定位柱58的长槽63。同时上压片62可配合底夹片60将薄膜印刷物40以适当紧度夹压于其间。前述整个张力夹持装置50的履带机构51可预设前传动轮64及后引导轮65,前传动轮64配接电动机的传动轴(图未示),以驱动整个履带机构51。如图5-8所示,当张力夹送装置50的顶护盖53打开(如图8)后,已打洞的薄膜印刷物40可使其成排孔43、44对准套合于定位柱58,然后将顶护盖53压弹回原位,整张薄膜印刷物40在网印机10上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均被夹持定位。由于履带机构51的不断循环转动,而可将薄膜印刷物40以平整状态拉送通过刮印机构进行自动连续印刷。权利要求1.一种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包括网印机、送料机及干燥机,薄膜印刷物由送料机拉出后经网印机送至后方干燥机,其特征是沿网印机接近入料端位置,邻近冲有成排间隔连接孔的薄膜印刷物两侧边缘设有一组张力夹送装置,而在接近出料端位置则设有另一组张力夹送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其特征是烘干薄膜印刷物的干燥机为隧道式复卷干燥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张力夹送装置至少设置可持续循环转动的履带机构,且履带机构设有可供带成排连接孔的薄膜印刷物传动的定位柱。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履带机构设于基座的前表面,顶护盖则可配合两侧弹性元件与基座两侧的活动连接点为轴心进行开合,且履带机构的前面设有配合履带正面长椭圆形形状的并合直角片,每一直角片的水平延伸边均设有传动定位柱,定位柱的顶端为斜锥并呈全周式等间距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并合直角片所形成的传送带轴上端可配合基座延伸部定位一底夹片,底夹片上设有供显露转动朝上的成排定位柱的长槽,而顶护盖在与其相对位置则设有适当厚度上压片,上压片上也设有可纳入定位柱的长槽。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履带机构上设有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印机薄膜自动连续输送印刷装置,包括网印机、送料机及干燥机,薄膜印刷物由送料机拉出后经网印机送至后方干燥机,其特征是:沿网印机接近入料端位置,邻近冲有成排间隔连接孔的薄膜印刷物两侧边缘设有一组张力夹送装置,而在接近出料端位置则设有另一组张力夹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发
申请(专利权)人:罗文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