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25679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2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尽可能小的劳力容易地从支承面上卸下被支承面吸附、支承的被吸附物的磁吸附装置。该磁吸附装置构成为设置有磁性单元(30)和分离部件(66),该磁性单元(30)构成为包括永久磁体(36)、被该永久磁体(36)围绕的第一芯(48)、线圈(40)以及被线圈(40)围绕的第二芯(42),用于产生磁通并使磁通从用于吸附、支承被吸附物(106)的支承面(58)穿出,该分离部件(66)具有自支承面(58)突出的突出部(72),利用分离部件(66)的突出部(72)从支承面(58)上顶起被吸附物(106)的相对于支承面(58)的吸附面(108)的一部分,从而使其离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尽可能小的劳力容易地从支承面上卸下被支承面吸附、支承的被吸附物的磁吸附装置。该磁吸附装置构成为设置有磁性单元(30)和分离部件(66),该磁性单元(30)构成为包括永久磁体(36)、被该永久磁体(36)围绕的第一芯(48)、线圈(40)以及被线圈(40)围绕的第二芯(42),用于产生磁通并使磁通从用于吸附、支承被吸附物(106)的支承面(58)穿出,该分离部件(66)具有自支承面(58)突出的突出部(72),利用分离部件(66)的突出部(72)从支承面(58)上顶起被吸附物(106)的相对于支承面(58)的吸附面(108)的一部分,从而使其离开。【专利说明】磁吸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吸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将工件安装于机床的工作台等时被适当地利用的磁吸附装置的改进后的构造。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将工件安装于机床的工作台等时,根据针对工件的加工的种类,工件的大小、材质等适当地选择使用各种老虎钳、夹钳等支承装置。而且,在工件由强磁性体构成的情况下,例如,像日本特表2011 - 519734号公报(专利文献I)等所公开的那样,作为支承装置有时使用利用磁力吸附、支承工件的、所谓的磁吸附装置。该磁吸附装置具有装置主体,并且在该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磁性单元,该装置主体具有用于吸附、支承由强磁性体构成的工件(被吸附物)的支承面。磁性单元构成为包括环状的永久磁体、第一芯、线圈以及第二芯,该环状的永久磁体的内周面与外周面成为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磁极,用于产生从装置主体的支承面穿出的磁通;该第一芯被环状永久磁体围绕;该线圈配置为与环状永久磁体同轴相邻,通过通电而产生从装置主体的支承面穿出的磁通;该第二芯被线圈围绕。另外,磁性单元的线圈通过改变流动的电流的方向而使磁极反转,从而切换线圈的磁场的方向。而且,在该磁吸附装置中,例如,以线圈的轴线方向两端侧的磁极中的与环状永久磁体相邻的轴线方向一端侧的磁极的极性与环状永久磁体的内周面的磁极的极性相同的方式使电流在线圈内流动,使线圈的磁场的方向与环状永久磁体的磁场的方向一致,从而使支承面成为保持 状态,工件在从支承面穿出的磁通的作用下被吸附于支承面。另外,以与环状永久磁体相邻的轴线方向一端侧的磁极的极性成为与环状永久磁体的内周面的磁极的极性不同的极性的方式使电流在线圈内流动,使线圈的磁场的方向成为与环状永久磁体的磁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从而使环状永久磁体的磁场与线圈的磁场相等抵消,磁通不会从支承面穿出,其结果,支承面成为松开状态,解除工件向支承面的吸附。如果使用具有这种构造的磁吸附装置,则工件仅用唯--个面支承于支承面。因而,在对除吸附于磁吸附装置的支承面的一个吸附面以外的所有面进行期望的加工时,省去了从机床的工作台等上装卸工件的麻烦的工作,由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可是,在使用该以往的磁吸附装置的情况下,有时因工件的种类而引起以下所述的问题。即,在使用机床进行加工的金属制的工件中,存在为了提高耐磨耗性从而实施热处理以提高硬度而成的工件和丝毫未实施这种热处理的工件。在将这些工件中的、未实施热处理的工件吸附于磁吸附装置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如果切换在线圈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以使磁通不从支承面穿出,从而让支承面处于松开状态,则工件立即自支承面脱离。另一方面,在将实施了热处理的工件吸附于磁吸附装置的情况下,即使使支承面处于松开状态,磁性残留于工件,有时因该残留磁性而维持工件向支承面的吸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当工件为在对其进行处理时需要使用吊车等设备那样程度的大型的工件时,即使工件因残留磁性而吸附于支承面,也能够利用吊车等设备使工件比较容易地自支承面离开、脱离。但是,当工件为能够用手搬运那样的小型的工件时,卸下因残留磁性而吸附于支承面的工件的操作也通常由人工进行,因此若残留磁性较大,则工件的卸下操作所花费的劳力负担变得极大。另外,当人工进行工件的卸下操作较困难时,例如也有时进行利用锤子敲打工件等操作而强行将工件自支承面剥离,在该情况下,甚至还会存在工件因锤子的敲打而受到损伤的担忧。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 - 5197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9]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此,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上所述的情况为背景而做成的,其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磁吸附装置,该磁吸附装置改进为与吸附于支承面的被吸附物的种类无关地,在支承面为松开状态时能够利用尽可能小的劳力容易地从支承面上卸下被吸附物。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主旨是提供一种磁吸附装置,其包括支承面和至少一个磁性单元,该支承面用于载置由强磁性体构成的被吸附物,并吸附、支承该被吸附物的支承面,该磁性单元用于让磁通从该支承面穿出,该磁性单元构成为包括:环状的永久磁体,其内周面与外周面成为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磁极;第一芯,其被该环状永久磁体围绕;线圈,其以与该环状永久磁体同轴相邻的方式配置并能通过通电产生磁通;第二芯,其被该线圈围绕,通过使该线圈的磁场的方向与该环状永久磁体的磁场的方向成为同一方向,从而使上述被吸附物在从上述支承面穿出的磁通的作用下吸附于该支承面,另一方面,改变在该线圈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使该线圈的磁极反转,使该线圈的磁场的方向成为与该环状永久磁体的磁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从而能够解除该被吸附物向该支承面的吸附,该磁吸附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磁吸附装置设有分离部件,该分离部件具有自上述支承面突出的突出部,利用该突出部从该支承面上顶起上述被吸附物的相对于该支承面的吸附面的一部分,从而使该被吸附物自该支承面离开。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上述分离部件构成为包括可动构件和移动机构,该可动构件具有能够与上述被吸附物的上述吸附面的一部分相抵接的上述突出部,该突出部配置为能够沿自上述支承面突出的方向移动;该移动机构以能够让该可动构件的该突出部在未自该支承面突出的位置与自该支承面突出的位置之间位移的方式使该可动构件移动;通过该可动构件的该突出部自该支承面突出,该被吸附物的上述吸附面被该突出部顶起,从而使该被吸附物自该支承面离开。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技术方案之一,上述移动机构构成为包括轴构件和转换部,该轴构件能够绕轴心旋转,该转换部用于将该轴构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述可动构件的沿着上述突出部自上述支承面突出的突出方向的直线运动,该轴构件构成为通过使该轴构件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旋转,能够使该可动构件在使该突出部未自该支承面突出的位置与自该支承面突出的位置之间移动。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期望的技术方案之一,在上述轴构件的顶端部一体形成有偏心凸轮,另一方面,用于供上述可动构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容纳配置的第一滑动孔设为在上述支承面上开口,并沿上述突出部自上述支承面突出的突出方向延伸,而且,用于供上述轴构件的该偏心凸轮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突出进入配置的第二滑动孔在该可动构件上设为在其外周面上开口,并沿与该突出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延伸,利用该偏心凸轮、第一滑动孔以及第二滑动孔构成了上述移动机构的上述转换部。另外,优选的是在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述支承面设置于在内部具有上述至少一个磁性单元的装置主体,并且相对于该装置主体而言,供上述轴构件以能够绕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贯穿的贯穿孔设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磁吸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吸附装置,其包括支承面和至少一个磁性单元,该支承面用于载置由强磁性体构成的被吸附物,并吸附、支承该被吸附物,该磁性单元用于让磁通从该支承面穿出,该磁性单元构成为包括:环状的永久磁体,其内周面与外周面成为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磁极;第一芯,其被该环状永久磁体围绕;线圈,其以与该环状永久磁体同轴相邻的方式配置并能通过通电产生磁通;第二芯,其被该线圈围绕,通过使该线圈的磁场的方向与该环状永久磁体的磁场的方向成为同一方向,从而使上述被吸附物在从上述支承面穿出的磁通的作用下吸附于该支承面,另一方面,改变在该线圈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使该线圈的磁极反转,使该线圈的磁场的方向成为与该环状永久磁体的磁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从而能够解除该被吸附物向该支承面的吸附,该磁吸附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磁吸附装置设有分离部件,该分离部件具有自上述支承面突出的突出部,利用该突出部从该支承面上顶起上述被吸附物的相对于该支承面的吸附面的一部分,从而使该被吸附物自该支承面离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正一长野史学赤堀祐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锅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