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1939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1 11:36
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的像素电极分别具有多个具有彼此不同面积的第一像素电极(211)以及第二像素电极(213),在多条扫描信号线(206)中的每条扫描信号线上,经由晶体管而仅连接有多个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中任意一方的像素电极,控制电路施加第一导通电压和第二导通电压,该第一导通电压是对连接有第一像素电极的扫描信号线施加的导通电压,该第二导通电压是对连接有第二像素电极的扫描信号线施加的导通电压,且为与第一导通电压不同的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信息通信终端或电视接收机中,广泛使用显示装置。这些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如下的装置:通过电场的变化来改变在两个基板之间所封入的液晶组合物的取向从而控制从液晶面板通过的光的强度,由此来显示图像。另一方面,作为其他显示装置的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t;电场发光)显示装置,是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自发光体的显示装置。日本特开2011-158563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的内容: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使开口率对于各个颜色不同而高效地得到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在如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EL显示装置那样的、具有用于对各像素施加规定电位的晶体管的显示装置中,存在如下情况:根据在向各像素写入视频信号线信号电压时的栅极信号的变化,使从源极漏极线所施加的电极的电位同时变化。尤其,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在根据像素而开口率不同的情况下,伴随该情况像素电极的大小也不同,由此,与栅极信号的变化对应的像素电极的电位的变化也按像素而不同,其结果可能成为闪烁等显示不良的原因。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即使在像素电极的面积根据像素而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与栅极信号的变化对应的像素电极的电位变化而导致的显示不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基板上的显示区域中具有:多条扫描信号线,其沿一个方向延伸且并列配置;晶体管,其沿着所述多条所述扫描信号线的每一条而按像素配置,且使所述扫描信号线与栅极连接;像素电极,其通过对所述扫描信号线施加使所述晶体管导通的电压、即导通电压,而经由所述晶体管来施加与所述像素的灰度值对应的电位;和控制电路,其施加所述导通电压,所述像素电极分别具有多个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在从与所述基板的面垂直的方向的俯视观察下具有彼此不同的面积,在所述多条扫描信号线中的每条扫描信号线上,经由所述晶体管而仅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中任意一方的所述像素电极,所述控制电路施加第一导通电压和第二导通电压,该第一导通电压是对连接有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所述扫描信号线施加的所述导通电压,该第二导通电压是对连接有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所述扫描信号线施加的所述导通电压,且为与所述第一导通电压不同的电压。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中,能够为,在所述第二电极的面积比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大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导通电压的电位差大于所述第一导通电压的电位差。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中,能够为,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是对红色以及绿色的波长区域的光进行控制的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是对蓝色以及白色的波长区域的光进行控制的像素电极,对所述蓝色以及白色的波长区域的光进行控制的像素电极在同一扫描信号线上交替排列,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面积比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面积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中,也可以为,所述对置电极是与所述像素电极协作而形成电场并将显示区域的整个面覆盖的公共电极。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即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图2是概略表示图1的液晶面板的图。图3是概略表示图2的液晶面板的像素的子像素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在各子像素中形成的电容的图。图5是表示对像素电极施加了与对公共电极所施加的电压相比更位于正极侧的电位的情况下的像素电极的电压下降的时序图。图6是表示对像素电极施加了与对公共电极所施加的电压相比更位于负极侧的电位的情况下的像素电极的电压下降的时序图。图7是表示使对沿B像素电极以及W像素电极延伸的扫描信号线所施加的栅极导通电压,与R像素电极以及G像素电极的栅极导通电压相比上升的情况的时序图。图8是表示使对沿R像素电极以及G像素电极延伸的扫描信号线所施加的栅极导通电压,与B像素电极以及W像素电极的栅极导通电压相比降低的情况的时序图。图9是表示对扫描信号线所施加的栅极导通电压的生成电路的一例的图。图10是表示比较例1的R像素电极(或者G像素电极)的布局的图。图11是表示比较例1的B像素电极(或者W像素电极)的布局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液晶显示装置110上框架120下框架200液晶面板201薄膜晶体管基板203彩色滤光片基板206扫描信号线207显示区域208源极线209漏极线210像素电极211R像素电极212G像素电极213B像素电极214W像素电极218公共电极250生成电路251电荷泵电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在附图中,对相同或者同等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图1中概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即液晶显示装置100。如该图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由液晶面板200以及未图示的背光源装置等构成,该液晶面板200以被上框架110以及下框架120夹持的方式固定。图2是概略表示图1的液晶面板200的图。如该图所示,液晶面板200具有:薄膜晶体管基板201,其是形成有晶体管的绝缘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203,其重叠在薄膜晶体管基板201上,且在与薄膜晶体管基板201之间封入液晶组合物(未图示),并形成有滤光片,该滤光片使得在形成于显示区域207上的各像素210仅透过与RGBW(红绿蓝白)任意一个颜色对应的波长的光;多条扫描信号线206,其与配置在各像素210上的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并沿一个方向延伸且并列配置;多条漏极线209,其与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并沿与扫描信号线206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并列配置;和驱动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该驱动IC是通过控制对扫描信号线206施加的电压以及对漏极线209施加的电压,而对各像素210施加与灰度值对应的电压的控制电路。图3是概略表示图2的液晶面板200的像素210的子像素的图。像素具有与RGB颜色对应的像素、和与RGW颜色对应的像素这两种,如该图所示,与各像素对应地分别具有R像素电极211、G像素电极212及B像素电极213;以及R像素电极211、G像素电极212及W像素电极214,沿着漏极线209形成了依次排列有R像素电极211、G像素电极212以及B像素电极213的列、和排列有R像素电极211、G像素电极212以及W像素电极214的列这两种。另外,沿着扫描信号线206形成了仅排列有R像素电极211的行、仅排列有G像素电极212的行、和交替排列有B像素电极213以及W像素电极214的行。在此,B像素电极213以及W像素电极214的面积(第二像素电极的面积)与R像素电极211以及G像素电极212的面积(第一像素电极的面积)相比形成得较大。在本实施方式中,B像素电极213以及W像素电极214的面积与R像素电极211以及G像素电极212的面积相比,大约大20%,但是,也可以为,以其他的比例来使像素电极的大小不同。在此,增大W(白色)像素的面积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亮度来抑制功耗,并且使对比度提高,而且,为了防止蓝色的色度变得不足,而将B像素电极213的面积也与W像素电极214的面积一同增大。而且,通过相对于一条漏极线而配置RGB或者RGW,能够削减漏极线209的条数,从而抑制功耗。在此,说明对扫描信号线206施加的栅极信号下降时的像素电极中的电压的下降。图4是用于说明在各子像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的显示区域中具有:多条扫描信号线,其沿一个方向延伸且并列配置;晶体管,其沿着所述多条扫描信号线的每一条而按像素配置,且所述扫描信号线与栅极连接;像素电极,其通过对所述扫描信号线施加使所述晶体管导通的电压、即导通电压,而经由所述晶体管来施加与所述像素的灰度值对应的电位;和控制电路,其施加所述导通电压,所述像素电极分别具有多个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在从与所述基板的面垂直的方向的俯视观察下具有彼此不同的面积,在所述多条扫描信号线中的每条扫描信号线上,经由所述晶体管而仅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中任意一方的所述像素电极,所述控制电路施加第一导通电压和第二导通电压,该第一导通电压是对连接有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所述扫描信号线施加的所述导通电压,该第二导通电压是对连接有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所述扫描信号线施加的所述导通电压,且为与所述第一导通电压不同的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03 JP 2012-264112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的显示区域中具有:多条扫描信号线,其沿一个方向延伸且并列配置;晶体管,其沿着所述多条扫描信号线的每一条而按像素配置,且所述扫描信号线与栅极连接;像素电极,其通过对所述扫描信号线施加使所述晶体管导通的电压、即导通电压,而经由所述晶体管被施加与所述像素的灰度值对应的电位;和控制电路,其施加所述导通电压,所述像素电极分别具有多个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在从与所述基板的面垂直的方向的俯视观察下具有彼此不同的面积,所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具有第一扫描信号线、第二扫描信号线和第三扫描信号线,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经由所述晶体管而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经由所述晶体管而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以在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之间夹着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而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相对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线以在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之间夹着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而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相对的方式形成,所述控制电路施加第一导通电压和第二导通电压,该第一导通电压是对连接有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施加的所述导通电压,该第二导通电压是对连接有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施加的所述导通电压,且为与所述第一导通电压不同的电压,在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面积比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面积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导通电压大于所述第一导通电压,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的间隔比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与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线的间隔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是对红色以及绿色的波长区域的光进行控制的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是对蓝色以及白色的波长区域的光进行控制的像素电极,对所述蓝色以及白色的波长区域的光进行控制的像素电极在同一扫描信号线上交替排列,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面积比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面积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置电极,所述对置电极是与所述像素电极协作而形成电场并将显示区域的整个面覆盖的公共电极。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基板;在基板上形成的多条扫描信号线;沿着扫描信号线配置的多个像素;栅极与扫描信号线连接的晶体管;对扫描信号线施加扫描信号的驱动电路;和设在像素上且与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像素电极具有第一像素电极、和与第一像素电极相比面积更大的第二像素电极,扫描信号线具有第一扫描信号线、第二扫描信号线和第三扫描信号线,第一扫描信号线经由晶体管而与第一像素电极电连接,第二扫描信号线经由晶体管而与第二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以在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之间夹着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而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相对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线以在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之间夹着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而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相对的方式形成,扫描信号具有使晶体管为导通状态的高电压、和使晶体管为截止状态的低电压,驱动电路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凉山本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