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及成形物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896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6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包括由式(I)的丙烯酸单体以及式(II)的含磷单体所形成的共聚物,其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氢、烷基、酯基、烷酯基、芳基、或杂芳基,R3为氢或甲基,X为(CH2)x、(CH2CH2O)y或(CH2)zO,其中x为1~11的整数,y为1~5的整数,z为2~10的整数,以及1≤n≤2,n为整数或非整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包括由式(I)的丙烯酸单体以及式(II)的含磷单体所形成的共聚物,其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氢、烷基、酯基、烷酯基、芳基、或杂芳基,R3为氢或甲基,X为(CH2)x、(CH2CH2O)y或(CH2)zO,其中x为1~11的整数,y为1~5的整数,z为2~10的整数,以及1≤n≤2,n为整数或非整数。【专利说明】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及成形物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克力树脂,尤其涉及一种含磷的无卤难燃压克力共聚物树脂。
技术介绍
一般压克力树脂具有高透光度、高耐候性、高硬度、容易加工成型等优于其它树脂的特性,因此能够广泛地使用于各类领域,包括建材、电器用品、家具、交通工具、装潢展示等等。然而,压克力树脂具有较高的易燃性,容易点燃而起火,并迅速蔓延扩大,导致更严重的灾害;此外,压克力燃烧所排放的单体也具有毒性。如此缺点限制了具有防火安全性顾虑的应用发展。考虑到前述问题,压克力树脂阻燃一般涉及难燃剂的添加,或阻燃性单体的共聚合反应。难燃剂(flame retardant)可分为无机型与有机型两大类,其中无机型通常需要较高的添加量以达到难燃效果,然而,当添加量过高时,反而会造成树脂物性的降低,而有机型主要为卤素系与磷系两种,其中卤素系难燃剂燃烧时会产生卤化氢及戴奥辛气体与大量烟雾,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危害,世界各国逐渐立法限制卤素难燃剂的使用,因此目前有机型难燃剂以磷系难燃剂为发展主轴。但由于磷系难燃剂的异质性及经常内含柔软的长碳链段使得掺入或共聚磷系难燃剂往往导致压克力树脂的机械强度、透光度以及耐热性降低。因此,目前亟需解决先前技术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针对压克力树脂难燃机能进行开发,特别是能够同时维持压克力树脂原本的高透光度,并提升其耐热性,以衍生出先前技术不易达到的功能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包括由式⑴的丙烯酸单体以及式(II)的含磷单体所形成的共聚物:【权利要求】1.一种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包括由式(I)的丙烯酸单体以及式(II)的含磷单体所形成的共聚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其中该丙烯酸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环烷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芳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或氰基丙烯酸乙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其中该X为(CH2)zO,且ζ为2~5的整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其中该含磷单体为式(III)的单体,1≤η≤2,且η为整数与非整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其包括约50wt%_85wt%的该丙烯酸单体;以及约15wt% -50wt%的该含磷单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还包括0.lwt%-2wt%的自由基起始剂,以总单体量为基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其中该自由基起始剂包括偶氮化合物类、过氧化物类、苯乙酮类或前述的组合。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其透光度介于70-99%之间。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其玻璃转移温度介于95-125°C之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其中该共聚物通过UL94垂直燃烧难燃性测试。11.一种由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所成形的一物件。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件,其包括薄膜、薄片、射出成形体、热成形体、发泡体、纤维、单丝、无纺 布、纱、层合体或容器。【文档编号】C08F220/14GK103834132SQ201210559249【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谢峯铭, 陈俊彦, 许怡伦, 时国诚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卤难燃压克力树脂,包括由式(I)的丙烯酸单体以及式(II)的含磷单体所形成的共聚物:其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氢、烷基、酯基、烷酯基、芳基或杂芳基,R3为氢或甲基,X为(CH2)x、(CH2CH2O)y或(CH2)zO,其中x为1~11的整数,y为1~5的整数,z为2~10的整数,以及1≤n≤2,且n为整数或非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峯铭陈俊彦许怡伦时国诚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