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其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4064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8:21
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轴、固定于转轴上的铁心和换向器,所述换向器和铁心沿转轴相邻设置,所述换向器包括若干固定脚,所述铁心包括一轴孔用于装配所述转轴,所述轴孔的外围还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换向器的固定脚与所述铁心的固定孔相配合,所述铁心包括n个极齿,其中n为大于3的整数,每一所述固定孔在转子的径向上与一极齿对应,每一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极齿上设有一识别槽,所述识别槽用于在装配换向器时判断固定孔的位置。由于该电机转子设有识别槽,便于操作人员在装配换向器时判断铁心内固定孔的位置,从而实现换向器与铁心的精准定位,避免装配不当而损坏换向器的情况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轴、固定于转轴上的铁心和换向器,所述换向器和铁心沿转轴相邻设置,所述换向器包括若干固定脚,所述铁心包括一轴孔用于装配所述转轴,所述轴孔的外围还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换向器的固定脚与所述铁心的固定孔相配合,所述铁心包括n个极齿,其中n为大于3的整数,每一所述固定孔在转子的径向上与一极齿对应,每一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极齿上设有一识别槽,所述识别槽用于在装配换向器时判断固定孔的位置。由于该电机转子设有识别槽,便于操作人员在装配换向器时判断铁心内固定孔的位置,从而实现换向器与铁心的精准定位,避免装配不当而损坏换向器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转子的电机。【专利说明】电机及其转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的转子。
技术介绍
有刷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包括转轴、固定于转轴上的铁心和换向器,以及绕设于铁心上并与换向器电连接的绕组。定子设有电刷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并与换向器滑动接触,从而通过换向器为绕组供电。由于换向器需要与铁心/转轴的旋转保持一致,因此,换向器必须非常牢固地固定于铁心/转轴上。传统的电机通常在将转轴通过压制的方法紧配合于铁心内后,再将换向器固定于转轴上。铁心在用于固定转轴的轴孔周围设有固定孔,所述换向器上设有固定脚与所述固定孔配合,从而对换向器进行周向定位。然而,由于固定孔设置于铁心的中央,在装配时很难将换向器的固定脚对准固定孔,容易导致装配不当而损坏换向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装配的电机转子及具有该转子的电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轴、固定于转轴上的铁心和换向器,所述换向器和铁心沿转轴相邻设置,所述换向器包括若干固定脚,所述铁心包括一轴孔用于装配所述转轴,所述轴孔的外围还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换向器的固定脚与所述铁心的固定孔相配合,所述铁心包括η个极齿,其中η为大于3的整数,每一所述固定孔在转子的径向上与一极齿对应,每一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极齿上设有一识别槽,所述识别槽用于在装配换向器时判断固定孔的位置。较佳的,每一极齿包括一齿颈及自齿颈的径向末端沿转子的周向延伸的齿冠,所述识别槽自齿冠的径向外表面内凹而成。可选的,每一极齿包括一齿颈及自齿颈的径向末端沿转子的周向延伸的齿冠,所述识别槽位于齿冠上,所述识别槽的周缘与所述极齿的外表面相间隔。可选的,每一极齿包括一齿颈及自齿颈的径向末端沿转子的周向延伸的齿冠,所述识别槽位于齿冠上,所述识别槽的周缘呈连续且封闭状。较佳的,所述转子包括6个极齿。较佳的,所述转子上设有2个或3个固定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固定于转轴上的铁心和换向器,所述换向器和铁心沿转轴相邻设置,所述换向器包括若干固定脚,所述铁心包括一轴孔用于装配所述转轴,所述轴孔的外围还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换向器的固定脚与所述铁心的固定孔相配合,所述铁心包括η个极齿,其中η为大于3的整数,每一所述固定孔在转子的径向上与一极齿对应,每一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极齿上设有一识别槽,所述识别槽用于在装配换向器时判断固定孔的位置。由于上述电机转子设有识别槽,便于操作人员在装配换向器时判断铁心内固定孔的位置,从而实现换向器与铁心的精准定位,避免装配不当而损坏换向器的情况发生。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机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电机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转子的换向器未完全装配至铁心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转子的铁心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机,其适用于多个领域,尤其适用于汽车领域,比如用于车镜折叠驱动器等。该电机包括定子10、转子20和端盖30,所述定子10包括一壳体12及设于壳体12内表面的永磁体14。所述壳体12呈一端封闭的筒状。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子10包括两个永磁体14,共形成两个磁极。所述转子20包括一转轴21,固定于转轴21上的铁心22和换向器23,以及缠绕于铁心22上并且与换向器23电连接的绕组(图未示)。所述转子20可旋转地收容于所述定子10内。所述端盖30设于所述壳体12的开口端,并对所述转子20提供支撑。所述端盖30内设有两个电刷32。所述两电刷32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并在转子20旋转时与换向器23的导电体滑动接触,从而为转子20的绕组供电。请同时参阅图3,所述换向器23与铁心22在转轴21上相邻设置。所述换向器23面朝铁心22的一端朝向铁心22凸设若干固定脚24。优选地,所述固定脚24沿换向器23的周向均匀排列。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脚24的数量为3个。请同时参阅图4,所述铁心22包括位于中央的一本体25及自本体25的径向外围向外延伸的若干极齿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铁心22包括6个极齿。所述极齿26在沿与铁心22轴向垂直的截面上大致呈T形。每一极齿26包括自本体25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齿颈27以及自齿颈27的径向末端朝向铁心22周向上的两侧延伸而形成的齿冠28。所述本体25内设有一轴孔29,用于与所述转轴21相固定。所述本体25于轴孔29的外围设有若干与轴孔29连通的固定孔41。本实施例中,固定孔41的数量为3个。所述固定孔41在轴向上分别与所述换向器23的固定脚24对应。所述固定孔41在径向分别对应一极齿26。与所述固定孔41相对应的每一极齿26的齿冠28上形成一识别槽42。所述识别槽42优选地自齿冠28的径向外表面(即极面)内凹形成,且所述识别槽42在铁心22的径向上与所述固定孔41对齐。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槽42沿铁心22的轴向延伸,并贯穿设于所述铁心22靠近所述换向器23的末端的绝缘片。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槽42可以设置在与所述固定孔41对应的极齿26的齿冠28上。且识别槽的周缘沿径向与所述极齿的外表面相间隔。换言之,识别槽的周缘呈连续的封闭状。由于识别槽42的设置,可以使操作人员在装配转子20时通过观察识别槽的位置而了解铁心22的固定孔41的位置,从而方便将换向器23的固定脚24与铁心22的固定孔41的对准,从而顺利完成装配,避免装配不当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的转子尤其适用于铁心的极齿数大于3的电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比如,本实施例的转子铁心包括6个极齿和3个固定孔,换向器上对应设置3个固定脚,可选地,铁心的固定孔也可以是2个,相应地,换向器上设置2个固定脚。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轴、固定于转轴上的铁心和换向器,所述换向器和铁心沿转轴相邻设置,所述换向器包括若干固定脚,所述铁心包括一轴孔用于装配所述转轴,所述轴孔的外围还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换向器的固定脚与所述铁心的固定孔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心包括η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机及其转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轴、固定于转轴上的铁心和换向器,所述换向器和铁心沿转轴相邻设置,所述换向器包括若干固定脚,所述铁心包括一轴孔用于装配所述转轴,所述轴孔的外围还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换向器的固定脚与所述铁心的固定孔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心包括n个极齿,其中n为大于3的整数,每一所述固定孔在转子的径向上与一极齿对应,每一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极齿上设有一识别槽,所述识别槽用于在装配换向器时判断固定孔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楚辉帅勇
申请(专利权)人: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