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1206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2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装置,包括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且电容器装置是将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一体化而构成,其中所述进相电容器是将配置于收容壳体内的电容器元件与连接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包覆电线的底端侧一部分埋设到模铸材内而成,所述串联电抗器与从所述模铸材突出的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相连接,所述电容器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移动限制构件,所述移动限制构件是由硬度比所述模铸材高的材料所构成,且所述移动限制构件被安装于所述电容器装置的构成构件中的不动构件,在绝缘状态下限制所述包覆电线的至少横向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即使对一部分与电容器元件一同被埋设的包覆电线施加外力,包覆电线与模铸材之间也尽可能不产生间隙。(*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装置,包括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且电容器装置是将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一体化而构成,其中所述进相电容器是将配置于收容壳体内的电容器元件与连接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包覆电线的底端侧一部分埋设到模铸材内而成,所述串联电抗器与从所述模铸材突出的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相连接,所述电容器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移动限制构件,所述移动限制构件是由硬度比所述模铸材高的材料所构成,且所述移动限制构件被安装于所述电容器装置的构成构件中的不动构件,在绝缘状态下限制所述包覆电线的至少横向的移动。本技术即使对一部分与电容器元件一同被埋设的包覆电线施加外力,包覆电线与模铸材之间也尽可能不产生间隙。【专利说明】电容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condenser)装置,该电容器装置是将串联电抗器(series reactor)与进相电容器(phase advance capacitor) 一体化(unitize)而构成。
技术介绍
作为电力设备之一,已知有进行功率因数改善的进相电容器,为了实现进一步的电力稳定化,有使进相电容器连接串联电抗器的对策,并已知有将此种串联电抗器与进相电容器一体化而成的电容器装置。例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装置中,将构成进相电容器的三相的电容器元件收容到支撑体的框部内,将该框部作为模具,利用绝缘材料对电容器元件进行模铸(mold)。而且,连接于进相电容器的包覆电线的一端侧也一起被模铸,并从框部的上表面部所形成的开口导出至外部。此时,框部(支撑体)一般是由导电金属所制作,因此框部上表面部的开口直径被设定得充分大于电线直径,以确保与电线的绝缘。并且,在支撑体的上部设置串联电抗器,并且将电线的另一端连接于串联电抗器,从而构成组合型的电容器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954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欲解决的课题但是,根据模铸的材料,例如在与串联电抗器的连接操作时等,若施加使包覆电线横向偏离的力,则有时模铸材会发生变形,从而在该模铸材与电线之间产生间隙。若在如此般产生了间隙的状况下,形成从与电容器元件一同被模铸的包覆电线的一端的连接部(充电部)经由间隙而朝向框部的放电路径,并在对地间施加雷电冲击(lightning impulse)电压等,则经由该放电路径产生放电的可能性被提高。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型的电容器装置,其采用了如下结构:即使有外力施加于一部分与电容器元件一同被埋设的包覆电线,包覆电线与模铸材之间也尽可能不产生间隙。解决课题的手段解决上述课题的电容器装置包括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且所述电容器装置是将所述进相电容器与所述串联电抗器一体化而构成,其中所述进相电容器是将配置于收容壳体内的电容器元件与连接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包覆电线的底端侧一部分埋设到模铸材内而构成,所述串联电抗器与从所述模铸材突出的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相连接,其中,所述电容器装置设置有移动限制构件,所述移动限制构件是由硬度比所述模铸材高的材料所构成,且所述移动限制构件被安装于所述电容器装置的构成构件中的不动构件,在绝缘状态下限制所述包覆电线的至少横向的移动。根据该结构,通过被安装于电容器装置的构成构件中的不动构件上的移动限制构件,在绝缘状态下限制连接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的包覆电线的至少横向的移动。即,例如即使包覆电线在连接前,前端部处于自由(free)状态时,或者在包覆电线与串联电抗器的连接等时,有力沿横向作用于包覆电线,也能通过移动限制构件来抑制包覆电线的该方向的移动,从而抑制由此造成的模铸材的变形。因而,能够尽可能防止包覆电线与模铸材之间的间隙的产生,并能够防止包含该间隙在内的无用的放电路径的形成。而且,在上述电容器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移动限制构件是包含盖体而构成,所述盖体被安装于所述进相电容器的收容壳体的开口部,且具有用于插通支撑所述包覆电线的插通孔。根据该构成,移动限制构件是包含安装于进相电容器的收容壳体的开口部的盖体而构成,通过使用该盖体的插通孔而进行包覆电线的插通支撑,来实现包覆电线的移动限制。即,通过使安装于收容壳体的开口部的盖体所具备的限制包覆电线移动的功能,从而与另行使用移动限制构件的结构相比,有助于简化电容器装置的结构或抑制零件个数的增加坐寸ο而且,在上述电容器装置中,优选包括:筒状的遮蔽构件,所述遮蔽构件的一部分被埋设于所述模铸材而受到支撑,并隔开间隔地包围所述包覆电线的周围。根据该构成,通过隔开间隔地包围包覆电线周围的筒状的遮蔽构件,能够提高包覆电线与收容壳体等之间的绝缘性能。而且,由于遮蔽构件的一部分被埋设于模铸材而受到支撑,因此容易进行遮蔽构件的设置。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的电容器装置,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使有外力作用于一部分与电容器元件一同被埋设的包覆电线,包覆电线与模铸材之间也尽可能不产生间隙。【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组合型的电容器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电容器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另一例中的电容器装置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0:电容器装置11:进相电容器12:收容壳体(不动构件)12a:开口部12b:安装部13:电容器元件14:包覆电线15:模铸树脂16:盖体(移动限制构件)16a:插通孔17:索眼(移动限制构件)18:遮蔽构件21:串联电抗器22:安装脚23:端子部L1、L2、L3:绝缘部分长度S:空间【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容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电容器装置10是被设置于交流三相的电路上,且利用进相电容器11与串联电抗器21来实现改善发送电力的功率因数等的装置,该电容器装置10是将该进相电容器11与串联电抗器21 —体化而构成。进相电容器11被配置于串联电抗器21的下侧,也担负作为串联电抗器21的支撑基座的功能。如图1及图2所示,进相电容器11的收容壳体12是由金属而制作,且呈上部具有开口部12a的有底四方箱状。在收容壳体12内,三相整体排列配置有例如24个电容器元件13,各电容器元件13的规定端子彼此通过连接铜线(省略图示)连接,由各8个电容器兀件13构成各相的电容器部IlA?电容器部IIC(图2中各相仅图不2个)。从各相的电容器部IlA?电容器部11C,从收容壳体12的上部导出每相各I根包覆电线14,以实现与串联电抗器21的连接。而且,在收容壳体12内,在各电容器元件13的连接及设置后,将该收容壳体12作为模框,而填充具有绝缘性的胺基甲酸酯(urethane)树脂等模铸树脂15。各电容器元件13及连接铜线(省略图示)的整体与包覆电线14的底端侧一部被埋设于模铸树脂15内,以实现各部位的绝缘。并且,在收容壳体12的开口部12a处,通过螺丝等(省略图示)而安装有与该开口部12a的开口形状对应的四方形状的盖体16,以封闭开口部12a。盖体16是由绝缘性的硬质树脂而制作。此外,相对于收容壳体12的深度,电容器元件13的高度为大致一半左右,模铸树脂15以充分埋设电容器元件13的方式而填充至收容壳体12的深度的2 / 3左右。在模铸树脂15的上表面与盖体16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收容壳体12的高度的剩余I / 3左右的空间S。盖体16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装置,包括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且所述电容器装置是将所述进相电容器与所述串联电抗器一体化而构成,其中所述进相电容器是将配置于收容壳体内的电容器元件与连接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包覆电线的底端侧一部分埋设到模铸材内而成,所述串联电抗器与从所述模铸材突出的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相连接,所述电容器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移动限制构件,所述移动限制构件是由硬度比所述模铸材高的材料所构成,且所述移动限制构件被安装于所述电容器装置的构成构件中的不动构件,在绝缘状态下限制所述包覆电线的至少横向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内省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新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