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832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2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涉及粉煤灰陶粒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粉煤灰陶粒强度不高且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该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内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孔洞,各个相邻孔洞间的距离相等;孔洞间的距离与孔洞的直径相等;所述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内的80%至90%孔洞呈封闭状的球形空腔;所述孔洞的直径为0.5mm。该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内孔洞分布均匀、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且硬度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涉及粉煤灰陶粒领域。本技术解决了目前粉煤灰陶粒强度不高且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该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内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孔洞,各个相邻孔洞间的距离相等;孔洞间的距离与孔洞的直径相等;所述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内的80%至90%孔洞呈封闭状的球形空腔;所述孔洞的直径为0.5mm。该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内孔洞分布均匀、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且硬度高。【专利说明】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
本技术涉及一种粉煤灰陶粒,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
技术介绍
目前通过化学膨胀法烧制而成的轻质陶粒被称为烧胀型陶粒,烧胀型陶粒的堆积密度通常小于500kg/m3,但烧胀型陶粒的强度只有l-5MPa的筒压强度。然而高强度陶粒所需要的筒压强度为4-8MPa。在同样密度条件下,化学膨胀法烧制成的轻质陶粒很难达到筒压强度为4-8MPa的要求。因为陶粒的强度取决于陶粒内部孔洞大小、分布、孔洞间壁的厚度及孔洞间壁的物相等参数。烧制陶粒时是在一定的膨胀温度下形成有适合软化黏度和表面涨力的半熔性软化体并由与此同时产生的足够数量的气体和压力在半熔性软化体内膨胀产生气洞,采用化学膨胀法进行陶粒烧制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很难准确控制陶粒内孔洞的分布、形状、尺寸及孔洞间壁的厚度。因为烧制陶粒时理想的膨胀过程应该是液相压力和气相压力相平衡,而碳和Fe2O3是发气剂,SiO2和Al2O3是强度较高的主要支撑体,因此化学膨胀法对制造粉煤灰陶粒的组成成份及含量要求很严,特别是对需用的设备要求更高,以致生产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的成本高且轻质粉煤灰陶粒的强度很难达到理想效果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陶粒内孔洞分布均匀、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且硬度高的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所述粉煤灰陶粒呈圆球形,所述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内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孔洞,各个相邻孔洞间的距离相等;孔洞间的距离与孔洞的直径相等。所述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内的80%至90%孔洞呈封闭状的球形空腔。所述孔洞的直径为0.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工艺简单,制作容易;使用的设备不复杂,有效地降低陶粒的生产成本;化学膨胀法烧制成的轻质陶粒内的孔洞分布不均匀以致筒压强度不高,本技术的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利用物理性能人为地优化陶粒内部结构使得与其它轻质陶粒的堆积密度相同条件下而大大提高陶粒的强度,本技术的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强度是化学膨胀法烧制成的轻质陶粒的I至1.5倍。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作进一步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木屑固化颗粒剖示图;图2是本技术的木屑微颗粒在陶粒料球内局部分布图;图3是本技术陶粒内部孔洞分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孔洞,2、陶粒,3、木屑粉,4、水玻璃,5,木屑固化颗粒,6、木屑微颗粒,7、粉煤灰混合料。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2呈圆球形,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2内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孔洞1,各个相邻孔洞I间的距离相等;孔洞I间的距离与孔洞I的直径相等。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2内的80%至90%孔洞I呈封闭状的球形空腔。孔洞I的直径为0.5mm。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2的制作步骤:第一步是把含水率低于3%的木屑粉3加入适量的水玻璃4搅拌均匀并烘干成块即为木屑固化颗粒5,如图1所示为木屑固化颗粒5剖示图;第二步是将烘干成块的木屑固化颗粒5粉碎并经过球磨机球磨成0.5mm直径的木屑微颗粒6 ;第三步将木屑微颗粒6作为填充料加入制作陶粒的粉煤灰混合料7中并搅拌均匀后放入陶粒料球的成球盘中制成陶粒料球,制作陶粒料球各原料的重量份是:200目粉煤灰混合料80 %、黏土 7 %、木屑微颗粒12 %、适量无烟煤和水,如图2所示为木屑微颗粒6在陶粒料球内局部分布图;第四步将陶粒料球装入陶粒烧结炉在1100C。至1200C。温度下焙烧使得各个木屑微颗粒6被燃烧后在陶粒2内留下分布均匀、封闭的且大小一致的孔洞1,陶粒2内分布均匀的孔洞I在陶粒2内呈蜂窝结构。使用木屑微颗粒6均匀分布到粉煤灰混合料7中烧结成的陶粒2因内部的孔洞I达90%以上呈封闭状态,孔洞I大小一致,孔洞I分布均匀;孔洞I尺寸小,而各孔洞I间的孔间壁较厚,故孔间壁能承受较强的压力;高度烧结后孔间壁呈针状莫来石晶体,因此孔洞I在陶粒2内的呈理想的蜂窝结构是能人为控制便可达到的,而且陶粒2在同等密度条件下的强度是化学膨胀法烧制成的烧胀型陶粒强度的I至1.5倍。【权利要求】1.一种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所述粉煤灰陶粒呈圆球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内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孔洞,各个相邻孔洞间的距离相等;孔洞间的距离与孔洞的直径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内的80%至90%孔洞呈封闭状的球形空腔。3.根据 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直径为.0.5 mm【文档编号】C04B38/06GK203613113SQ201320876344【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8日 【专利技术者】宋同云, 吴承俊, 王安广 申请人:安徽国安三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所述粉煤灰陶粒呈圆球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轻质粉煤灰陶粒内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孔洞,各个相邻孔洞间的距离相等;孔洞间的距离与孔洞的直径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同云吴承俊王安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安三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