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转印刷机前置式套准电控全自动系统及前置式套准方法”,是用来对轮转印刷机进行前置式电控全自动套准的系统和套准的方法。系统由计算机1、标样采集装置6.7.M、横向套准控制电机8.9.K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13.14.L组成。系统中的计算机1、标样采集装置6.7.M、横向套准控制电机8.9.k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13.14.L之间连线为通讯总线。标样采集装置6.7.M在标准套样10进入各版滚筒4.5.N前进行检测,信号通过计算机1、横向套准控制电机8.9.K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13.14.L,对版滚筒4.5.N进行前置套准。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在轮转印刷机印刷过程中,实现了印前标样采集,即时检测、控制,实时横、纵向套准。系统结构简单,适于实用,且材料和工时耗损最少。(*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轮转印刷机进行电控全自动前置式横、纵向套准调节系统及其前置式横、纵向套准调节方法的
为确保轮转印刷机的印刷质量,如何进行版滚筒套准的精度调节是关键技术。到目前为止,轮转印刷机套准技术的原理主要采用测定、比较、计算卷筒纸的张紧力或拉长力进行控制,也就是说要把卷筒纸的张紧力或拉长力时时刻刻调整到恒定值;同时还要求卷筒纸张的边沿垂直度高(又称蛇形度低),否则会因为卷筒纸蛇形,印刷套准无法控制而影响印刷质量;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套准调节都是采用后置式,即在版滚筒印刷后,才能检测出误差大小,进行调节,造成大量材料浪费;再而使用的套准调节一般采用手动式——控制精度低、劳动强度大;或采用电子线路控制——电路复杂、故障率高。现有技术中,用于印刷机套准控制装置结构类型很多,如专利申请号为95209458.4的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的“微机自动套印装置”,该装置由套印控制箱、可逆电机及调整辊、印刷版、光电头、光电检测箱及控制计算机组成,其印刷版由第一印版和后续印版组成,第一印版色标由同步头、套印空格和等间距色标组成,后续印版色标由填空色标构成;光电检测电路接受光电头产生的电信号,经放大、微分、脉冲形成等处理后,送出色标和空格两信号至微机;计算机通过运算输出控制信号至可逆电机,实现套印调整。上述装置采用计算色标套印误差的方法后置式调整,造成纸张浪费;且光电检测和控制线路复杂,故障率高。又如专利申请号为01102968.4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对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内容进行自动套准调节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设备”,该专利所述的调整方法,需要分别对印刷机组成的一系列印刷机组的压紧滚筒、扫描头反复进行调整及定位作业,在此基础上进行被称为“规矩线对滚筒”测定套准误差,再借助补偿辊或印版滚筒、以恒定卷筒纸张紧力对套准误差进行校正,继而再以称为“规矩线对规矩线”的模式测定残余套准误差、借助补偿辊对残余套准误差进行校正,方法非常繁琐,而实现该方法的设备借助脉冲发生器、套准误差计算电路、自动控制电路等控制相关的套准调节器、控制电路、张紧力控制装置,从而达到调整压紧滚筒,完成自动套准调节。该专利所使用的调节方法繁琐,技术要求高,而对应的设备结构复杂,调整难度大。再如专利申请号为02217753.1,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的“数字式印刷滚筒套准控制装置”,该专利通过人工操作触摸操作屏,然后通过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通讯主站、计算机智能终端驱动套准电机,完成调准。该专利是通过人工操作完成套准调节,未能达到快速准确和保证精度。本专利技术脱离了已有技术利用卷筒纸张紧力变化来实现套准调节的原理,克服套准调节后置式、人工操作、装置结构复杂的缺点,抓住了影响套准位移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转印刷机前置式横、纵向套准电控全自动系统及前置式套准方法,以实现简捷、方便、快速、准确进行印前横、纵向套准,确保印刷质量和最大限度的降低纸张损耗。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轮转印刷机前置式套准电控全自动系统,除轮转印刷机的卷筒纸、版滚筒及其支架外,由计算机、标样采集装置、横向套准控制电机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组成。系统中的计算机、标样采集装置、横向套准控制电机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之间连线为通讯总线。其标样采集装置分别对应安装在除第一个版滚筒外的各版滚筒前方;横向套准控制电机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均为步进电机,横向套准控制电机分别配装在除第一个版滚筒外的各版滚筒上;纵向套准控制电机分别配装在除第一个版滚筒外的各版滚筒的支架上。轮转印刷机前置式套准电控全自动系统的前置式套准方法是标样采集装置在标准套样进入除第一个版滚筒外的各版滚筒前进行检测,信号通过计算机、横向套准控制电机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对版滚筒进行前置套准。在开始印刷时,标样采集装置将版滚筒的位置预置于计算机中。在卷筒纸按走纸方向进入轮转印刷机中的第一个版滚筒、并开始印刷第一色的同时、在该卷筒纸边沿同时印出一个套准标样,且该套准标样随卷筒纸的走纸方向、在印刷全过程同步进入以后的版滚筒中。在套准标样随卷筒纸的走纸方向行进到版滚筒前,标样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套准标样的位置信号,经处理后通过连线送至计算机。计算机根据预置入版滚筒的位置信号与套准标样比较,计算出横向和纵向误差值,经连线将横向和纵向套准参数分别送至横向套准控制电机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横向套准控制电机根据横向套准参数正(反)转,在卷筒纸进入版滚筒前,带动版滚筒按版滚筒横向移动方向移动套准。纵向套准控制电机根据纵向套准参数正(反)转,在卷筒纸进入版滚筒前,带动版滚筒按版滚筒纵向移动方向移动套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由前置于版滚筒的标样采集装置,完成套准标样的采集、处理并即时送出相应的电信号至计算机,在计算机内经过软件处理计算,将横向和纵向套准参数分别送至版滚筒的横向套准控制电机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横向套准控制电机根据横向套准参数正(反)转,在卷筒纸进入版滚筒前,即在进行第二色及依次以后各色印刷前,先行带动相应的版滚筒横向移动套准,纵向套准控制电机根据纵向套准参数正(反)转,在卷筒纸进入版滚筒前,即在进行第二色及依次以后各色印刷前,先行带动相应的版滚筒纵向移动套准,实现印前横、纵向套准调节。其实用的技术效果是系统结构简单,印前误差处理,实时跟踪套准,电控全自动瞬间标样横、纵向前置套准。适于实用,且材料和工时耗损最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轮转印刷机前置式套准电控全自动系统顶视结构示意2轮转印刷机前置式套准电控全自动系统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计算机;2,卷筒纸;3.4.5.N.版滚筒;6.7.M.标样采集装置;8.9.K.横向套准控制电机;10.套准标样;11.走纸方向;12.版滚筒横向移动方向;13.14.L.纵向套准控制电机;15.16.J版滚筒的支架;17.版滚筒纵向移动方向。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见附图1.2所示。本系统由轮转印刷机的卷筒纸2、版滚筒3.4.5.N及计算机1、标样采集装置6.7.M、横向套准控制电机8.9.K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13.14.L组成。系统中的计算机1、标样采集装置6.7.M、横向套准控制电机8.9.k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13.14.L之间连线为通讯总线。标样采集装置6.7.M,分别对应安装在除第一个版滚筒3外的各版滚筒4.5.N的前方,本实施例采用的标样采集装置6.7.M为彩色信号式摄像机。横向套准控制电机8.9.K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13.14.L均为步进电机;横向套准控制电机8.9.K分别配装在除第一个版滚筒3外的各版滚筒4.5.N上;纵向套准控制电机13.14.L分别配装在除第一个版滚筒3外的各版滚筒的支架15.16.J上。所谓的版滚筒3.4.5.N中的N、标样采集装置6.7.M中的M、横向套准控制电机8.9.K中的K,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13.14.L中的L,即N.M.K.L标号,是考虑轮转印刷机印刷不同数量的配色纸张时,需要相应配套多个连续的版滚筒N、标样采集装置M、横向套准控制电机K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L而设的。在实施例中,轮转印刷机前置式套准电控全自动系统其前置式套准方法是标样采集装置6.7.M在标准套样10进入各版滚筒4.5.N前进行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转印刷机前置式套准电控全自动系统,它由轮转印刷机的卷筒纸[2]、版滚筒[3.4.5.N]和版滚筒[4.5.N]的支架[15.16.J]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转印刷机前置式套准电控全自动系统由计算机[1]、标样采集装置[6.7.M]、横向套准控制电机[8.9.K]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13.14.L]构成,计算机[1]、标样采集装置[6.7.M]、横向套准控制电机[8.9.K]和纵向套准控制电机[13.14.L]间连线为通讯总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莉,
申请(专利权)人:孙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