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621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1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具有:横流风扇(9);以包围横流风扇(9)的上方及前方的方式设置的换热器(8);喷嘴(11),设置在位于横流风扇(9)的前方的前面换热器(8a)的下方,朝向横流风扇(9)地设置,喷嘴(11)具有承接由换热器(8)产生的结露水的接水盘(11a)和供结露水流入的排水槽(11e)。(*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具有:横流风扇(9);以包围横流风扇(9)的上方及前方的方式设置的换热器(8);喷嘴(11),设置在位于横流风扇(9)的前方的前面换热器(8a)的下方,朝向横流风扇(9)地设置,喷嘴(11)具有承接由换热器(8)产生的结露水的接水盘(11a)和供结露水流入的排水槽(11e)。【专利说明】空调机的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机的室内机,特别是涉及喷嘴的形状。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设置有包围换热器的下部地配置的、横截面为-字形的接水盘,该接水盘包括:接水盘主体;沿接水盘主体的内壁配置的接水盘用隔热构件(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6-300431号公报(例如,参照图1)在上述这种以往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由于接水盘的横截面为-字形,所以制冷运转或除湿运转时产生的结露水滞留于接水盘,换热器的下部容易浸入水中。因此,结露量多时,换热器的下部浸入水中,存在热交换效率降低的课题。另外,由于沿接水盘主体的内壁配置接水盘用隔热构件,所以,接水盘用隔热构件的面积必须为接水盘主体的内壁的面积,所以存在成本变高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解决以上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换热器的下部浸入水中而使热交换效率降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本技术的第一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有:风扇;换热器,该换热器包围所述风扇的上方及前方地设置;以及喷嘴,该喷嘴配置在位于所述风扇的前方的所述换热器的下方,并且朝向所述风扇地设置。该喷嘴具有:接水盘,该接水盘承接由所述换热器产生的结露水;以及,供该结露水流入的排水槽。本技术的第二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为,在第一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所述接水盘和所述排水槽由所述喷嘴的上表面连续地形成,所述接水盘位于比所述排水槽靠所述风扇侧的位置。本技术的第三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为,在第一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所述接水盘朝向所述排水槽向下倾斜。本技术的第四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为,在第二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所述接水盘朝向所述排水槽向下倾斜。本技术的第五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为,在第三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所述接水盘的倾斜角为2度以上。本技术的第六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为,在第一至第四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所述排水槽的深度为室内机的横宽尺寸的2%以上。本技术的第 七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为,在第一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所述排水槽和所述接水盘的边界成为朝向所述换热器凸出地弯曲的形状。本技术的第八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为,在第二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所述排水槽和所述接水盘的边界成为朝向所述换热器凸出地弯曲的形状。本技术的第九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为,在第一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所述排水槽和所述接水盘的边界位于比所述换热器的正下方靠所述风扇的相反侧的位置。本技术的第十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为,在第一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所述换热器的传热管是由铝形成的传热管。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喷嘴上形成有供换热器产生的结露水流入的排水槽,所以,能够防止换热器的下部浸入水而使热交换效率降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主要部位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稳定器立体图。图5是图4的主要部位放大图。附图标记的说明I室内机,2装饰格栅,3面板,4空气吸入口,5上下风向可变叶片,6空气吹出口,7预过滤器,8换热器,8a前面换热器,9横流风扇,10吸入风路,11喷嘴,IIa接水盘,Ilb空气层,Ilc喷嘴盖罩,Ild喷嘴突起,Ile排水槽,12框部,13吹出风路,14稳定器,14a突起部,14b前端部,14c第一凹部,14d第二凹部,14e纵槽,14f纵槽肋,14g圆角部,14h第三凹部,15左右风向可变叶片,16排水软管安装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整体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I中,在正面上段侧设置有空气吸入口 4,该空气吸入口 4由装饰格栅2和面板3覆盖。另外,在正面下段侧设置有空气吹出口 6,该空气吹出口 6的开口的方向和大小由上下风向可变叶片5限制。而且,在室内机I的内部形成有从空气吸入口 4到空气吹出口 6的风路。在该风路的中途设置有:除去室内的空气的异物的预过滤器7 ;对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8 ;横流风扇9 ;左右风向可变叶片15。横流风扇9的上游侧(上方)形成有被换热器8和横流风扇9包围的空气的吸入风路10,横流风扇9的下游侧(下方)形成有由喷嘴11和框部12划分出的吹出风路13。而且,在吹出风路13上设置有左右改变风向的左右风向可变叶片15。另外,预过滤器7以覆盖换热器8的方式设置在空气吸入口 4和换热器8之间,具有回收从空气吸入口 4与空气一起流入的灰尘防止其侵入换热器8的功能。此外,关于换热器8,将位于横流风扇9的前方的部分称为前面换热器8a。另外,关于喷嘴11 (Ila?lie)及稳定器14 (14a?14h)在后面说明。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主要部位示意图。如图3所示,喷嘴11位于前面换热器8a的下方,从装饰格栅2朝向横流风扇9地设置。喷嘴11的上表面(换热器8侧)从位于前面换热器8a的大致正下方的部分朝向横流风扇9形成了接水盘11a,在制冷运转或除湿运转时,承接在换热器8产生的结露水。在该接水盘Ila的一部分,朝向位于上方的前面换热器8a突出地设置有喷嘴突起lid。此外,喷嘴突起Ild是为了确保喷嘴11和前面换热器8a的距离、且使前面换热器8a的下部难以浸入滴落到接水盘Ila的结露水中而设置的,还成为在接水盘Ila和前面换热器8a之间粘贴后述的缓冲材料时定位的标记。另外,在喷嘴11的比接水盘Ila靠装饰格栅2侧的部分,供滴落到接水盘Ila的结露水流入的排水槽Ile形成为朝向下方突出的形状。也就是说,接水盘Ila和排水槽lie由喷嘴11的上表面连续地形成,接水盘Ila位于比排水槽lie靠横流风扇9侧的位置。使结露水从接水盘Ila流入该排水槽lie,并滞留于此,由此,前面换热器8a的下部难以浸入水中。因此,为了使滴落到接水盘Ila的结露水容易流向排水槽He,接水盘Ila朝向排水槽Ile向下倾斜。在喷嘴11的下表面(换热器8的相反侧),隔着空气层Ilb安装有构成了吹出风路13的一部分的喷嘴盖罩11c。因此,在接水盘Ila和喷嘴盖罩Ilc之间存在空气层Ilb,该空气层Ilb成为隔热层。所以,即使接水盘Ila被由换热器8产生的结露水冷却,喷嘴盖罩Ilc也不容易结露。但是,在空气层Ilb的密闭不完全的情况下,结露水滞留于排水槽lie,所以,排水槽Ile附近被冷却,排水槽lie的背面集中地结露。而且,当由于结露而产生的结露水滴落到喷嘴盖罩Ilc的上表面时,喷嘴盖罩Il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具有:风扇;换热器,该换热器包围所述风扇的上方及前方地设置;喷嘴,该喷嘴设置在位于所述风扇的前方的所述换热器的下方,朝向所述风扇地设置,该喷嘴具有:接水盘,该接水盘承接由所述换热器产生的结露水;以及供该结露水流入的排水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川诚司新村卓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