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0621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1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室外机热交换器和连接二者的连接铜管,连接铜管靠近室内机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铜管联通的单向储液罐,单向储液罐的流向沿连接铜管制冷流向。通过增加单向储液罐,并设置单向储液罐的流通方向沿连接铜管制冷流向,通过在其中注入足够量的冷媒,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冷媒量满足空调系统工作需求量的最大值,制热运行时,单向储液罐使空调系统冷媒部分不参与运行,满足分体式空调系统在工作时,制冷冷媒需求量多、制热冷媒需求量少的要求,从而解决空调系统在制冷制热状态下制冷剂充注量不一致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室外机热交换器和连接二者的连接铜管,连接铜管靠近室内机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铜管联通的单向储液罐,单向储液罐的流向沿连接铜管制冷流向。通过增加单向储液罐,并设置单向储液罐的流通方向沿连接铜管制冷流向,通过在其中注入足够量的冷媒,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冷媒量满足空调系统工作需求量的最大值,制热运行时,单向储液罐使空调系统冷媒部分不参与运行,满足分体式空调系统在工作时,制冷冷媒需求量多、制热冷媒需求量少的要求,从而解决空调系统在制冷制热状态下制冷剂充注量不一致的问题。【专利说明】分体式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系统制冷剂充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体式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在空调系统中不断地循环以实现制冷制热为目的的工作介质为制冷剂(冷媒)。对于一个既定的空调系统,考虑到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及安全,制冷剂充注量的多少,决定于压缩机的大小、蒸发器冷凝器的需求及合适的节流部件。在这四大部件的匹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制冷制热状态下需求的制冷剂充注量不一致的情况。为满足空调系统中制冷剂的充注量要求,分体式空调器会使用一般的双向储液罐,造成分体式空调器的个头大,制备成本高,不适合用于结构紧凑的分体机,不能满足分体式空调器结构倾向于轻便型的要求。因此,如何解决制冷制热状态下制冷剂充注量不一致对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影响,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空调系统,以实现解决制冷制热状态下制冷剂充注量不一致对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影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热交换器、室外机热交换器和连接二者的连接铜管,所述连接铜管靠近所述室内机热交换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铜管联通的单向储液罐,所述单向储液罐的流向沿所述连接铜管制冷流向。优选地,在上述分体式空调系统中,所述单向储液罐内充注有包含空调制冷情况下冷媒量和空调制热情况下冷媒量充注差值的冷媒。优选地,在上述分体式空调系统中,所述单向储液罐的容量与空调制冷情况下冷媒量和空调制热情况下冷媒量的充注差值相等。优选地,在上述分体式空调系统中,所述连接铜管与所述室内机热交器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单向储液罐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连接铜管之间,所述单向储液罐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连接有变径连管。优选地,在上述分体式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室内机热交器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器。优选地,在上述分体式空调系统中,所述连接铜管与所述室内机热交器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制冷毛细管。优选地,在上述分体式空调系统中,所述连接铜管与所述室外机热交器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室外机热交器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器。优选地,在上述分体式空调系统中,所述连接铜管与所述室外机热交器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制热毛细管。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室外机热交换器和连接二者的连接铜管,连接铜管靠近室内机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铜管联通的单向储液罐,单向储液罐的流向沿连接铜管制冷流向。通过增加单向储液罐,并设置单向储液罐的流通方向沿连接铜管制冷流向,通过在其中注入足够量的冷媒,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冷媒量满足空调系统工作需求量的最大值,制热运行时,单向储液罐使空调系统冷媒部分不参与运行,满足分体式空调系统在工作时,制冷冷媒需求量多、制热冷媒需求量少的要求,从而解决空调系统在制冷制热状态下制冷剂充注量不一致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空调系统中单向储液罐的连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空调系统,解决了制冷制热状态下制冷剂充注量不一致对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影响。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空调系统中单向储液罐的连接结构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热交换器、室外机热交换器和连接二者的连接铜管1,连接铜管I靠近室内机热交换器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铜管I联通的单向储液罐5,单向储液罐5的流向沿连接铜管I制冷流向。通过增加单向储液罐5,并设置单向储液罐5的流通方向沿连接铜管I制冷流向,通过在其中注入足够量的冷媒,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冷媒量满足空调系统工作需求量的最大值,制热运行时,单向储液罐5使空调系统冷媒部分不参与运行,满足分体式空调系统在工作时,制冷冷媒需求量多、制热冷媒需求量少的要求,从而解决空调系统在制冷制热状态下制冷剂充注量不一致的问题。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单向储液罐5内充注有包含空调制冷情况下冷媒量和空调制热情况下冷媒量充注差值的冷媒。空调系统运行时,制冷工况所需的冷媒和制热工况所需的冷媒因工作情况的不同所需的冷媒量不同,设置单向储液罐5的容量能够包含冷媒的差值量,从而满足空调系统的在不同工况下冷媒的需求量。优选地,单向储液罐5的容量与空调制冷情况下冷媒量和空调制热情况下冷媒量的充注差值相等。通过单向储液罐5解决冷媒在制冷和制热不同工况下的冷媒需求量不同的匹配问题,以制冷需求冷媒量多、制热需求冷媒量少为例,在匹配系统最好制冷制热性能状态下,计算得到两种工况下冷媒需求量的差值,制备一个大小容积合适的单向储液罐,通过增加节流部件与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合适位置,使系统能力达到最大。如表1所示,表1为分体式空调系统不同工况下工作参数的实测数据对比表。表1分体式空调系统不同工况下工作参数的实测数据对比表。【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热交换器、室外机热交换器和连接二者的连接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铜管靠近所述室内机热交换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铜管联通的单向储液罐,所述单向储液罐的流向沿所述连接铜管制冷流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储液罐内充注有包含空调制冷情况下冷媒量和空调制热情况下冷媒量充注差值的冷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储液罐的容量与空调制冷情况下冷媒量和空调制热情况下冷媒量的充注差值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铜管与所述室内机热交器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单向储液罐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连接铜管之间,所述单向储液罐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连接有变径连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室内机热交器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铜管与所述室内机热交器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制冷毛细管。7.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热交换器、室外机热交换器和连接二者的连接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铜管靠近所述室内机热交换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铜管联通的单向储液罐,所述单向储液罐的流向沿所述连接铜管制冷流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