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轮转凹版印刷以及涂布滚筒的上墨和刮刀单元,包括外壳(13),刮刀组件(14),以及由外壳(13)的凹进内表面(13a)和刮刀组件(14)的至少一部分界定的上墨腔(15)。外壳(13)和刮刀组件(14)形成盒体(18),盒体(18)除了与具有第一轴线(A)的印刷滚筒(2)相接合的一侧以外的其它侧是闭合的;并且刮刀组件(14)包括刮刀(24),刮刀(24)被安装成当盒体(18)与印刷滚筒(2)接合时相对于印刷滚筒(2)的侧表面(11)平放。(*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轮转凹版印刷及涂布组件的上墨和刮刀单元。
技术介绍
正如众所周知的,通过使条形材料(例如纸张或者聚合物膜)与印刷滚筒直接接触来进行凹版印刷和涂布,所述印刷滚筒的表面蚀刻有用于印刷的图案。更具体地,印刷滚筒以预定地恒定速度连续旋转。当其旋转时,滚筒表面的一部分浸入到墨罐中,并且刮刀片从表面上去除多余的墨。然后,压辊基本上沿着母线使条形材料压靠于印刷滚筒的表面,从而使墨从印刷滚筒的表面转移到条形材料的一面上。对于给定的印刷滚筒周长来说,输出显然直接与旋转速度成比例。众所周知的轮转凹版印刷机具有多种缺点。特别的,由于印刷滚筒的高的旋转速度,在浸入墨罐内时提取出的墨的一部分被甩出滚筒表面并且会溅到周围的部件上。另外,为了给刮刀和刮刀承载架组件留出足够的空间,墨罐不能紧邻于压辊,从而印刷滚筒加有墨的部分和潜在的墨甩出的弧相当的大。显然,墨的溅出使得必须在每次印刷循环结束时对印刷滚筒周围的所有部件进行清洁,特别是当更换所用墨的类型时。当进行大量的小批量印刷时,有关的清洁工作是主要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全部停工期将严重影响利用效率。存在的另一个缺点是,印刷滚筒与压辊和墨罐之间的整个弧上方的周围空气保持接触,从而使得没有转移到条形材料上的剩余的墨会变干或者结块,由此会阻碍滚筒表面的最佳上墨,并且严重影响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凹版印刷以及涂布组件的上墨和刮刀单元,其被设计为可消除上述缺点。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凹版印刷以及涂布组件的上墨和刮刀单元。根据所要求保护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上墨单元是闭合的,以防止在印刷和/或涂布过程中墨的溅出,从而有效地保护周围部件并且大大降低印刷的停工期(其主要由连续印刷循环之间所需的清洁工作所导致)。通过降低停工期,可以从而大大增加采用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墨和刮刀单元的印刷组件的整体利用效率,特别是在小批量印刷的情况下。此外,减少需要清洁的部分具有生态学上的优点,即降低需要处理的油泥(清洗产物)量。并且,由于上墨和刮刀外壳是闭合的,因此可以使用较小的墨罐,从而进一步减少需要储存但是基本不能重新利用的废墨的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包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上墨单元的印刷组件的侧视图2示出了图1组件的顶部平面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去除了一部分;图3示出了沿着图2中III-III线的图1组件的大尺寸截面图4示出了图1组件的示意性顶视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去除了一部分;图5和图6示出了图3中各个变型的细节的大尺寸视图7示出了图3中其它细节的大尺寸顶视图8示出了沿着图7中VIII-VIII线的图7细节的截面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方案的上墨单元俯视平面图10示出了图9的印刷组件的示意性顶视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去除了一部分;图11示出了图9中细节的大尺寸顶视图12示出了沿着图11中XII-XII线的图9细节的截面图13和14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和第四个实施方案的上墨单元的简化的、部分剖开的侧视图15示出了包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实施方案的上墨单元的印刷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整体表示为1的轮转凹版印刷和涂布组件包括印刷滚筒2、上墨和刮刀单元3、单元3的致动组件4、单元3的上墨电路5、加湿电路6、清洁电路7以及压辊8。图1还示出了通过进给单元(未示出)提供至印刷组件1的条形材料9(例如纸张)的一部分。印刷滚筒2安装在支撑装置(未示出)上,它绕着水平旋转轴线A以给定的角速度旋转(在图1和图3中为逆时针旋转),并且具有相对的端面10和带有中心印刷部分11a的侧表面11,中心印刷部分11a刻有用于印刷的图案。压辊8沿着公共母线与印刷滚筒2的侧表面11相接合,并且在不断提供至压辊8和印刷滚筒2之间的条形材料9上施加给定的压力。上墨电路5包括装有墨12的罐5a,以及用于将墨12从罐5a抽送到单元3的上墨泵5b。另外,优选地配设公知的回流管(未示出)用以回收墨12。加湿电路6包括装有加湿流体(例如水)的罐6a以及加湿泵6b,加湿泵6b如以下所述地从罐6a中抽取加湿流体并将其提供至侧表面11周围,优选地提供至靠近压辊8并位于其下游的位置处。清洁电路7包括装有清洁流体(例如溶剂)的罐7a,以及从罐7a中抽取清洁流体并将其以受控方式提供至侧表面11的清洁泵7b。再参照图2和图3,单元3包括外壳13、刮刀组件14、上墨腔15、容纳在上墨腔15内并且具有平行于印刷滚筒2的轴线A的旋转轴线B的上墨辊16、以及罩17。外壳13和刮刀组件14彼此装配在一起以形成盒体18,除了与印刷滚筒2接合的一侧外,盒体18的其他侧是闭合的。上墨腔15以外壳13凹入的内表面13a为界、其顶部以刮刀组件14为界、在与印刷滚筒2接合的一侧以侧表面11为界。由上墨电路5提供的墨12聚集在上墨腔15内,并且在侧表面11旋转时将其浸湿,上墨辊16将腔内的墨12印刷在侧表面11上,以实现最佳上墨。面对侧表面11的外壳13(图3)主要在与印刷滚筒2的旋转轴线A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外壳13的相对端处具有相对的侧壁19、20。外壳13宽于印刷滚筒2,并且侧壁19、20延伸以部分地面对印刷滚筒的各个端面10。如图4中示意性示出的,侧壁19、20具有分别与印刷滚筒2的各个相对端面10密封接合的板21、22,以防止墨泄漏。更具体地(图2和图3),板21、22的各个相面对的边缘21a、22a定出了表面平坦的密封部件,并且它们被设计为在各个端面10上滑动。更具体地,板21、22的边缘21a、22a抵靠在端面10的各个弦上,当印刷滚筒2旋转时在端面10上滑动,并且由可减低摩擦的材料制成。举例来说,可以在侧壁19、20和板21、22的内部和边缘21a、22a上涂覆有特氟纶或者镀有铬,或者,边缘21a、22a可以是由PTFE、镀铬钢、毡或其他低摩擦力材料制成的插件的形式。板21、22与印刷滚筒2的各个端面10之间的接触区域可以可选地加有润滑剂,例如加有水或者溶剂。板21、22可以平行于轴线A、垂直于各个侧壁19、20及端面10滑动,并且被反弹(elastic contrast)部件21b、22b压向端面10(即,反弹部件21b、22b朝着彼此推动板21、22),从而可以调整板21、22的边缘21a、22a之间的距离以使用具有不同尺寸印刷滚筒2的单元3。另外,如以下所述,在组件1的工作过程中,单元3可以平行于旋转轴线A前后移动,同时保持密封印刷滚筒2的端面。刮刀组件14(图2和图3)在外壳13的全部宽度上充分延伸,其被容纳在侧壁19、20之间并与之平齐,并且包括装配在刮刀承载架25上的刮刀24。刮刀24基本上为优选地由自锐钢制成的矩形刀片,并且具有沿着与印刷滚筒2的母线重合的刮刀线R抵靠在侧表面11上的边沿24a。刮刀24在使用时(即,单元3与印刷滚筒2接合时)相对于印刷滚筒2的侧表面11平放地安装。换言之,刮刀24在墨12的供给侧沿着刮刀线R与侧表面11的切面形成锐角。刮刀承载架25容纳在侧壁19、20之间,并且相对于外壳13绕着与印刷滚筒2的旋转轴线A平行的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轮转凹版印刷及涂布滚筒的上墨和刮刀单元,包括外壳(13),刮刀组件(14),以及由所述外壳(13)的凹进内表面(13a)和所述刮刀组件(14)的至少一部分界定的上墨腔(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和所述刮刀组件(14)形成盒体(18),所述盒体(18)除了与印刷滚筒(2)相接合的一侧以外是闭合的;并且所述刮刀组件(14)包括刮刀(24),所述刮刀(24)被安装成当所述盒体(18)与所述印刷滚筒(2)接合时相对于所述印刷滚筒(2)的侧表面(11)平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梅尼科帕斯韦勒,
申请(专利权)人:帕斯韦勒专用转换和帕斯韦勒巴巴拉EC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