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版式胶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29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印刷机包括一个机架,其支承一个或多个印刷机组。每个印刷机组包括一个可收回的墨辊模块,其悬臂式地由机架支承;一个油墨喷射系统,其具有一个泵;一个用于印刷机组的一个或多个印版滚筒的侧挡规套准机构;一个延长套筒,其从印版滚筒套筒伸出一定的长度;以及一个用于每个橡皮布滚筒和印版滚筒的膨胀层,其改变橡皮布滚筒和印版滚筒的内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印刷机,尤其涉及可变版式胶印机和该胶印机的部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胶印机一般包括一个转动地支承的印版滚筒、一个橡皮布滚筒和一个压印滚筒。油墨或乳剂油墨被供给到印版滚筒上的图像区域,并从印版滚筒转移到橡皮布滚筒上,最后转移到在橡皮布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运行的单张纸或卷筒纸上。众所周知,通过在纸张的两面上都布置橡皮布滚筒,图像就可以同时施加在纸张的两面上,通常称作双面印刷。滚筒一般是通过将实心金属滚筒的端部车削以形成轴颈而形成的,轴颈的两端都包括轴承,该轴承又安装在滚筒两端上的支架中。并且,通常每个橡皮布滚筒包覆有一张具有一对端部的柔软橡皮布。该橡皮布绕着滚筒伸展,这样其端部就相互接触。随后,这对端部被折进一个沿着橡皮布滚筒长度方向切开的专用固定缝隙中。滚筒上由这些缝隙和/或橡皮布两端之间的最终间隙产生的不连续性引起滚筒和其它印刷机部件的振动。这些振动对印刷图像产生负面影响,且限制印刷机的速度。传统印版滚筒的构造与橡皮布滚筒的非常相似,除了该滚筒被一块带有图像的印版而非橡皮布盖层包覆外。为了将图像印版固定在滚筒上,下面的滚筒包括一个锁定间隙。一般地,一旦选定橡皮布滚筒和印版滚筒的尺寸,最后得到的图像尺寸在不改变许多印刷机部件的情况下是不能被改变的,印刷机部件例如包括滚筒、传动齿轮、支架的方位以及其它部件。通常,图像印版通过一连串橡皮辊来上墨,这些橡皮辊与涂覆有金属或聚合物的辊子(其横向摆动以更好地分配油墨)相互交错。这些辊子是通过安装在滚筒端部的齿轮驱动的。这些滚筒和墨辊在两端由印刷机机架支承。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启示而构造的印刷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印刷机的一个印刷机组的透视图;图3是一个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启示而构造的油墨喷射系统的透视图;图4是图3中区域4的放大视图;图5是图3中油墨喷射系统的示意图;图6是图2中印刷机组的横剖图,其包括一个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启示而构造的侧挡规套准机构;图7是图6中区域7的放大视图;图8是图2中印刷机组的橡皮布滚筒的侧视横剖图;图9是一个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启示而构造的印版滚筒的延长套筒的局部横剖图;图10是图2中印刷机组的印版滚筒前视横剖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一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启示而构造的印刷机20。该印刷机20包括一个机架22,其支承一个或多个印刷机组24。尽管在图1中示出了四个印刷机组,但该印刷机20可至少包括一个印刷机组24或至多包括提供一种特定的印刷操作所需的多个印刷机组24。优选的是,每个印刷机组24绕中心轴26对称,该中心轴26通常限定了纸张28的路径。为了在沿着中心轴26传输经过的纸张28的两面都印刷,每个印刷机组24在中心轴26的两侧都包括一个印刷模块30、一个墨辊模块32和一个水辊模块34。每个墨辊模块32与其对应的印刷模块30在印刷期间相接合,以给印刷模块30供墨。水辊模块34在进行平印工序时提供水溶液。参见图2,图中详细地示出了一个印刷机组24,它只带有一个墨辊模块32。该印刷机组24具有一个操作端36,在这里进行印刷机的垫版操作。印刷机组24还具有一个驱动端38,在这里可安置将在下文描述的各个部件的驱动机构。机架22将操作端36和驱动端38分开,且支承在此描述的印刷机组24的部件。印刷模块30可包括一对橡皮布滚筒40a和40b以及一对相应的印版滚筒42a和42b。按照所公开的示例,每个橡皮布滚筒40a和40b以及每个印版滚筒42a和42b都旋转地、悬臂式地由机架22支承。每个印版滚筒42a和42b与相应的墨辊模块32接触,并从其上接收可控数量的油墨。每个印版滚筒42a和42b分别与对应的橡皮布滚筒40a和40b旋转地接触。因此,每个印版滚筒42a和42b分别从其外表面将油墨转移到对应的橡皮布滚筒40a和40b的外表面。每个印版滚筒42a和42b的外表面都包括一个图像,其分别通过每个印版滚筒42a和42b外表面上的油墨转移到对应的橡皮布滚筒40a和40b的外表面。当橡皮布滚筒40a和40b相对彼此旋转以与沿着两个橡皮布滚筒40a和40b之间的中心轴26传送经过的卷筒纸28接触时,橡皮布滚筒40a和40b的外表面分别将图像施加给纸张28的两面。墨辊模块32(图2中只示出一个墨辊模块32在印刷期间给印版滚筒42a供墨。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额外地设置类似的或不同的墨辊模块。墨辊模块32包括一个墨辊模块机架46,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机架22上,这样便能移向和移离印刷模块30。因此,墨辊模块机架46可以在操作接合位置与收回位置(如图2中所示)之间移动,其中,在操作接合位置上,墨辊模块32能操作地与印刷模块30接合,而在收回位置上,墨辊模块32与印刷模块30脱开。从印刷模块30上收回墨辊模块32,容许了操作员接触印刷模块32来改变印刷版式。机架22包括一个轴承轨道48或其它合适的路径或导轨,通过该导轨,墨辊模块机架46可移动且悬挂地支承在机架22上。按照所公开的示例,轴承轨道48成一直线。然而,轴承轨道48也可以是弯曲的、成曲线或具有任何其它合适的路径形状。通过采用已知的轴承部件或其它合适的方法,轴承轨道48可移动地支承墨辊模块机架46。例如,墨辊模块机架46可包括一排轴承支承辊(未示出),这些辊能可靠地收容在轴承轨道48内。因此,轴承轨道48能够充当轴承支承辊的导轨,以使得墨辊模块机架46在操作接合位置与收回位置之间移动。为了相对于印刷模块30提供墨辊模块机架46有动力且可控的运动,机架22包括一个传动螺杆机构50。该传动螺杆机构50包括一个螺杆52,其平行于轴承轨道48安置,且与一个马达(未示出)连接,这样在需要的时候便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旋转。墨辊模块机架46包括一个内螺纹套筒54,螺杆52横向穿过该套筒54。因此,通过用马达(未示出)来转动螺杆52,墨辊模块32能够在操作接合位置与收回位置之间移动。也可利用其它机构来操作性地接合和收回墨辊模块32。墨辊模块32可包括一个油墨喷射系统56(图3中示出),其将油墨转移到墨斗辊58(图3中示出)上。墨斗辊58可与许多传墨辊60相连接,传墨辊60将油墨从墨斗辊58传送到着墨辊62(图1中示出)。着墨辊62可旋转地与印版滚筒40a连接,以将油墨转移给橡皮布滚筒42a,橡皮布滚筒又可将油墨转移到印版滚筒40a上。传墨辊60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即,控制从墨斗辊58转移到着墨辊62上的墨量且控制着墨辊62上油墨的分配。墨斗辊58、传墨辊60和着墨辊62可以由墨辊模块驱动马达64驱动。参见图3-5,图中详细示出了墨辊模块32的油墨喷射系统56。油墨喷射系统56包括墨斗轨66、油墨阀阀壳68(其与墨斗轨66相连且包括多个油墨阀70)、分流组件72(其与油墨阀阀壳68相连)、供墨歧管74(其与分流组件72相连)以及油墨泵76(其自墨源(未示出)将油墨泵送给供墨歧管74)。油墨泵76给供墨歧管74提供一个加压墨源。油墨泵76可由一个油墨泵驱动器78驱动。供墨歧管74从歧管输入端80接收加压油墨,且将加压油墨供给到分流组件72的整个跨度上。分流组件72包括多个齿轮82,这些齿轮82串行链接在一起且自由旋转,也即从动齿轮。齿轮82充当正排量泵,其按比例地变动到加压油墨的容积。此外,因为齿轮82彼此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机,包括:一个机架;一个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印刷滚筒模块,所述印刷滚筒模块包括多个悬臂式地由所述机架支承的、操作地连接的滚筒;一个悬臂式地由所述机架支承的墨辊模块,所述墨辊模块可在一个与所述印刷滚筒模块操作连接 的位置和一个从所述印刷滚筒模块收回的位置之间沿着一条路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A尼米罗
申请(专利权)人:戈斯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