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给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964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0 03:52
在燃料供给泵中,活塞(24)以往复的直线运动沿着在泵体(19)内形成的缸体(20)进行位移,所述运动具有将燃料吸入到泵送腔室(26)内的燃料吸入冲程以及将燃料输送到喷射器(13)的输送冲程;燃料从供给腔室(25)通过活塞(24)吸入,限定两个通道(45,46;56,60)的管状体(39,44;39;53,57)安装于供给腔室(25)内,两个通道(45,46;56,60)基本上相互同心且通过至少一个开口(47;58)彼此连通,所述开口(47;58)形成于所述管状体(39,44;39;53,57)自身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供给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供给泵。此外,本专利技术有利地应用于适于摩托车的小排量内燃机,为了不失一般性,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特定地提及该小排量内燃机。
技术介绍
在小排量摩托车的行业内,已知可以制造这样的内燃机,其包括通过至少一个进气门连接到进气歧管并通过至少一个排气门连接到排气歧管的气缸。进气歧管将空气从外部环境供给到气缸内,同时排气岐管排出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将其输送到消声器,从而进入到大气中。燃料(通常是汽油)通过电子喷射供给系统而供给到气缸内,所述电子喷射供给系统包括布置于进气门附近的喷射器,以便将燃料喷入到进气歧管内或以便将燃料自身直接喷入到气缸内。燃料供给系统还包括燃料泵,其从大气压力下的储罐吸取燃料,并将其供给到受控于电子单元的喷射器,所述电子单元驱动喷射器以便在气缸进气冲程期间周期性地喷射燃料,以及进一步驱动燃料泵以便在恒定压力下将燃料供给到喷射器。通常而言,燃料泵包括管状的泵体,该泵体设有在一侧上连接到燃料储罐以及在相对侧上连接到喷射器的中央供给通道。供给通道通过限定可变容积泵送腔室的活塞以滑动方式接合于泵体内,其通过插入止回阀而连接到喷射器,并且还通过多个开口连接到供给通道,所述多个开口形成于活塞中且通常由固定到活塞自身的片状阀(1amellarvalve)封闭。活塞在致动装置的偏压下可沿着供给通道以往复的直线运动进行移动,所述致动装置包括电磁致动器和弹簧,所述电磁致动器适于随着燃料的吸入冲程使得活塞在泵体内移动,所述弹簧适于随着燃料到喷射器的输送冲程(deliverystroke)使得活塞移动。上述已知类型的燃料供给泵具有主要源自于以下事实的一些缺点,所述事实即这种供给泵不能防止在供给通道中出现燃料由于热量而蒸发所产生的蒸气气泡,所述热量由上述电磁致动器的电流和/或供给系统在其中操作的大气条件和/或内燃机运行而产生。上述蒸气气泡的出现防止燃料正确地供给到泵送缸体内,且当储罐和燃料供给泵通过横截面相对较小的供给管连接到彼此时,上述蒸气气泡的出现会特别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供给泵,该泵没有上述缺点且其可以简单和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来实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燃料供给泵,特别是机动车辆的燃料供给泵,包括泵体,其限定具有给定纵向轴线的缸体;活塞,其以滑动的方式接合于缸体内,并与泵体一起限定可变容积的泵送腔室,该泵送腔室设有可连接到喷射器的至少一个输送管;供给管路,其与燃料储罐连通,并通过至少一个吸入口连接到所述泵送腔室,所述吸入口形成于活塞中;以及用于使得活塞以直线的往复运动沿着缸体移动的致动装置,所述运动包括适于将燃料吸入泵送腔室内的吸入冲程以及适于将燃料输送到喷射器的输送冲程;以及其特征在于,该燃料供给泵还包括管状体,该管状体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安装于缸体内部,以便在缸体自身的内部限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围绕第一通道延伸且通过至少一个开口与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开口形成于管状体自身中。附图说明现在将参照示出本专利技术非限制性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其中:图1是内燃机的示意图,其设有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图2是图1中所示燃料供给泵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所取的截面;图4是图3中细节的平面视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所取的截面;图6类似于图2的示意图,示出图2中所示燃料供给泵自身的第一变型;以及图7类似于图3的示意图,示出图2中所示燃料供给泵的第二变型。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附图标记1指示作为一个整体的内燃机,其包括通过至少一个进气门4连接到进气歧管3并通过至少一个排气门6连接到排气歧管5的气缸2。经由受控于蝶形阀8的供给管道7向进气歧管3供给来自外部环境的空气,且进气歧管3经由受控于进气门4的进气管9连接到气缸2。类似地,排气歧管5经由受控于排气门6的排气管10连接到气缸2,且还连接到排放管111,该排放管的自由端依次连接到消声器(其是已知的且未示出)以便将由燃烧所产生的气体释放到大气中。燃料(在相关示例中为汽油)通过电子喷射供给系统12供给到气缸2,所述电子喷射供给系统12包括布置于进气门4附近的喷射器13以便将燃料自身喷入到进气管9内。根据一种变型(未示出),喷射器13布置成将燃料喷入气缸2内。系统12还包括燃料供给泵14,其通过第一供给管道16与大气压力下的储罐15液压连通,且通过第二供给管道17与喷射器13液压连通。系统12的操作选择性地受控于电子控制单元18,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8驱动喷射器13以便在内燃机的进气冲程期间周期性地将燃料供给到气缸2,以及进一步驱动泵14以便在恒定的预定压力下将燃料供给到喷射器13。如图2和图3中所示,泵14包括泵体19,其是杯形的且限定缸体20,所述缸体20具有纵向的基本垂直的轴线21且包括较宽的上部部分22和较窄的下部部分23。部分23通过横向于轴线21从泵体突出的燃料出口管接头19a连接到管道17上以及从而连接到喷射器13。缸体20的部分22由活塞24以滑动的方式接合,活塞24垂直于轴线21安装,且在部分22自身内限定沿轴线21对准的上部腔室25和下部腔室26。腔室26是连接到喷射器13的可变容积泵送腔室,其中插入容纳于缸体20的部分23内的已知类型的止回阀27。燃料通过吸入阀28供给到腔室26内,吸入阀28包括多个供给孔29(在所示实施例中为五个孔29)和可变形的箔片30,所述供给孔29平行于轴线21形成于活塞24中,所述可变形的箔片30适于选择性地控制燃料到腔室26自身内的供给。箔片30包括通过沿着活塞24的周缘焊接而固定的环状外冠部31,以及多个中央圆形阀瓣部32,所述中央圆形阀瓣部32在数量上等于孔29的数目,每一个中央圆形阀瓣部32与相应的孔29相关联,且通过相应的弹性变形臂33连接到冠部31,其中每一个弹性变形臂33适于将相应的阀瓣部32位移到并通常保持在相应孔29的封闭位置内。活塞24可在致动装置34的偏压下沿着部分22移动,所述致动装置34包括电磁致动器35,所述电磁致动器35依次包括容纳于在缸体20外部的泵体19内的环形线圈36,固定到腔室25内部的与轴线21共轴的管状磁极37,以及管状保持件38,所述管状保持件38以与轴线21共轴的方式安装于腔室25内,且以轴向固定的方式耦联到活塞24以便相对于磁极37沿着部分22进行位移。泵14还包括管状漏斗部39,其以与轴线21共轴的方式安装在部分22内,并设有面向活塞24的凹部。漏斗部39包括具有内径小于磁极37的圆柱形部分40,截头杯形部分41搁置于活塞24上。漏斗部39保持与活塞24和弹簧42接触,所述弹簧42限定装置34的一部分,并围绕漏斗部39延伸,且以与轴线21共轴的方式装配于磁极37和部分41之间。腔室25由盖43在顶部上封闭,所述盖固定到泵体19上,围绕轴线21延伸,并具有与轴线21自身共轴的中央套筒44。套筒44包括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所述下部部分突出到腔室25内,并以滑动的方式与部分40的突出到磁极37外部的自由端接合,而上部部分延伸到腔室25的外部,且通过管道16连接到储罐15。因此,由漏斗部39和由套筒44限定的组件将腔室25分成彼此共轴且与轴线21共轴的两个供给通道45、46,其中该通道45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燃料供给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供给泵,特别是机动车辆的燃料供给泵,包括泵体(19),其限定具有给定纵向轴线(21)的缸体(20);活塞(24),其以滑动的方式接合于缸体(20)内,并与泵体(19)一起限定可变容积的泵送腔室(26),该泵送腔室设有可连接到喷射器(13)的至少一个输送管;供给管路(25;45),其与燃料储罐(15)连通,并通过至少一个吸入口(28)连接到所述泵送腔室(26),所述吸入口(28)通过活塞(24)获得;以及用于使得活塞(24)以直线的往复运动沿着缸体(20)移动的致动装置(34),所述运动包括适于将燃料吸入泵送腔室(26)内的吸入冲程以及适于将燃料输送到喷射器(13)的输送冲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给泵还包括管状体(39,44;39;53,57),该管状体沿着所述纵向轴线(21)安装于缸体(20)内部,以便在缸体(20)自身的内部限定第一通道(45;56)和第二通道(46;60),所述第二通道(46;60)围绕第一通道(45;56)延伸且通过至少一个开口(47;58)与第一通道(45;56)连通,所述开口(47;58)通过管状体(39,44;39;53,57)自身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05 IT BO2012A0005461.一种燃料供给泵,包括泵体(19),其限定具有给定纵向轴线(21)的缸体(20);活塞(24),其以滑动的方式接合于缸体(20)内,并与泵体(19)一起限定可变容积的泵送腔室(26),该泵送腔室设有可连接到喷射器(13)的至少一个输送管;供给管路(25;45),其与燃料储罐(15)连通,并通过至少一个吸入口(28)连接到所述泵送腔室(26),所述吸入口(28)形成于活塞(24)中;以及用于使得活塞(24)以直线的往复运动沿着缸体(20)移动的致动装置(34),所述运动包括适于将燃料吸入泵送腔室(26)内的吸入冲程以及适于将燃料输送到喷射器(13)的输送冲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给泵还包括管状体(39,44;39;53,57),该管状体沿着所述纵向轴线(21)安装于缸体(20)内部,以便在缸体(20)自身的内部限定第一通道(45;56)和第二通道(46;60),所述第二通道(46;60)围绕第一通道(45;56)延伸且通过至少一个开口(47;58)与第一通道(45;56)连通,所述开口(47;58)形成于管状体(39,44;39;53,57)自身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39,44;39;53,57)布置成与所述活塞(24)接触,以便将第一通道(45;56)和第二通道(46;60)彼此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39,44;39;53,57)基本上与所述纵向轴线(21)共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34)包括电磁致动器(35)和弹簧(42;59),所述电磁致动器(35)用于使得活塞(24)随其吸入冲程移动,所述弹簧(42;59)用于使得所述活塞(24)随其输送冲程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39,44;39)包括漏斗部(39),所述漏斗部(39)安装于缸体(20)内,所述漏斗部(39)的凹部面向所述活塞(24),且所述漏斗部包括布置成与活塞(24)接触的杯形部分(41)和延伸通过缸体(20)自身的圆柱形部分(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47)形成于杯形部分(41)中。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34)包括电磁致动器(35)和弹簧,所述电磁致动器(35)用于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佩特里齐亚A·考比安齐M·克里斯蒂亚尼
申请(专利权)人:马涅蒂马瑞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