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船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770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9 10:04
一种两栖船艇,包括船体、设置于船体上的水上驱动系统及分别设置于船体两侧的两个履带行驶系统,每个履带行驶系统包括两个船体连接板、两个伸缩臂、第一驱动装置、支撑梁、多个支重轮、驱动轮、第二驱动装置及履带。船体连接板设置于船体的外壁上,两个伸缩臂分别与两个船体连接板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与伸缩臂连接,支撑梁与伸缩臂连接,支重轮及驱动轮设置于支撑梁上,第二驱动装置与驱动轮连接,履带套设于支重轮和驱动轮上。两栖船艇通过水上驱动系统在水中行驶。伸缩臂伸缩将履带行驶系统放下,履带行驶系统支撑船体并带动船体运动,实现在陆地上的行驶。该两栖船艇采用履带行驶系统作为陆地行驶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两栖船艇,包括船体、设置于船体上的水上驱动系统及分别设置于船体两侧的两个履带行驶系统,每个履带行驶系统包括两个船体连接板、两个伸缩臂、第一驱动装置、支撑梁、多个支重轮、驱动轮、第二驱动装置及履带。船体连接板设置于船体的外壁上,两个伸缩臂分别与两个船体连接板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与伸缩臂连接,支撑梁与伸缩臂连接,支重轮及驱动轮设置于支撑梁上,第二驱动装置与驱动轮连接,履带套设于支重轮和驱动轮上。两栖船艇通过水上驱动系统在水中行驶。伸缩臂伸缩将履带行驶系统放下,履带行驶系统支撑船体并带动船体运动,实现在陆地上的行驶。该两栖船艇采用履带行驶系统作为陆地行驶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专利说明】两栖船艇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艇
,特别是涉及一种两栖船艇。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两栖船艇的陆上行驶系统结构复杂,难于维护,使得两栖船艇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实现中国海洋海滩及岛屿开发管理与发展战略,有必要开发结构简单的两栖船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两栖船艇。一种两栖船艇,包括船体、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的水上驱动系统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船体两侧的两个履带行驶系统,每个所述履带行驶系统包括:两个船体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船体的外壁上;两个伸缩臂,分别与所述两个船体连接板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两个伸缩臂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两个伸缩臂伸缩;支撑梁,与所述两个伸缩臂连接;多个支重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驱动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运动;及履带,套设于所述多个支重轮和所述驱动轮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伸缩臂包括外臂和内臂,所述外臂与所述船体连接板连接,所述内臂部分收容于所述外臂中,并沿所述外臂可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外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加固件,每个所述加固件连接每个所述伸缩臂和每个所述船体连接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通过支撑梁连接件与所述两个伸缩臂连接,所述支撑梁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及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伸缩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示支撑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张紧丝杆装置,所述张紧丝杆装置包括调节轮、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与所述支撑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轮连接,所述调节轮与所述履带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并与所述支重轮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臂、第二减震臂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减震臂和第二减震臂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所述第一减震臂和第二减震臂铰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减震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减震臂连接,所述第一减震臂与一个所述支重轮连接,所述第二减震臂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支重轮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震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梁的两侧,且所述支撑梁两侧的所述减震装置的数量相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脱装置,所述防脱装置包括连接臂和与所述连接臂连接的防脱轮,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支撑梁连接,所述防脱轮与所述履带抵接。上述两栖船艇,通过水上驱动系统在水中行驶。当需要在陆上行驶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伸缩臂伸缩将履带行驶系统放下,履带行驶系统支撑船体,使船体脱离地面,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使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履带运动从而带动船体运动,实现该两栖船艇在陆地上的行驶。该两栖船艇采用履带行驶系统作为陆地行驶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两栖船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两栖船艇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两栖船艇的履带行驶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两栖船艇的两种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履带行驶系统的伸缩臂、船体连接板、加固件及支撑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履带行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两栖船艇的加强臂、加强支架和船侧板连接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两栖船艇的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的两栖船艇的船体、加强臂和加强支架的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的两栖船艇10,包括船体100、设置于船体100上的水上驱动系统(图未示)及分别设置于船体100两侧的两个履带行驶系统200。船体100包括相对设置两个船侧板102。请参阅图3,每个履带行驶系统200包括两个船体连接板201、两个伸缩臂202、第一驱动装置(图未示)、支撑梁204、多个支重轮205、驱动轮206、第二驱动装置207及履带208。两个船体连接板201设置于船侧板102的外壁上,与船侧板102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船体连接板201用于将每个履带行驶系统200连接至船侧板102的外壁上。两个船体连接板201间隔设置,以较好地连接和支撑履带行驶系统200的其他组件。两个伸缩臂202分别与两个船体连接板201连接,并相对船体连接板201可上下滑动。具体地,伸缩臂202包括外臂2022和内臂2024。外臂2022为中空的长方体。夕卜臂2022与船体连接板201固定连接。内臂2024部分收容于外臂2022中,并在沿外臂2022可滑动,从而实现伸缩臂202的伸缩。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为升降液压油缸。液压油缸包括油缸外壳和部分收容于油缸外壳中,且一端伸出油缸外壳并相对油缸外壳可滑动的液压杆。液压杆的伸出油缸外壳的一端与内臂2024连接。水上驱动系统的发动机带动液压动力输出,在液压作用下,内臂2024收容于外臂2022中,或者液压杆2034上下移动驱动内臂2024沿外臂2022滑动,实现伸缩臂202的伸缩。支撑梁204大致为条形板状。支撑梁204同时与两个伸缩臂202连接。具体地,支撑梁204同时与两个伸缩臂202的两个内臂2024连接。多个支重轮205设置于支撑梁204上。具体地,多个支重轮205成两排设置,两排支重轮205分别位于支撑梁204的两侧,支撑梁204两侧的支重轮205的数量相等。在陆地行驶时,用于支撑履带行驶系统200及船体100。支重轮205的数量根据支撑梁204的长度及船体100的重量合理设置,以使在陆地行驶时,能够支撑履带行驶系统200及船体100,并且使带动驱动轮206的转动的驱动力较小。驱动轮206设置于支撑梁204上。优选地,驱动轮206通过驱动支架(图未示)设置于支撑梁204上。履带208套设于多个支重轮205和驱动轮206上,即使支重轮205和驱动轮206的表面与履带208的内表面抵接。驱动轮206的转动带动履带208运动,从而驱动履带行驶系统200的运动,并带动船体100运动,实现两栖船艇10在陆地上的行驶。第二驱动装置207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栖船艇,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的水上驱动系统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船体两侧的两个履带行驶系统,每个所述履带行驶系统包括:两个船体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船体的外壁上;两个伸缩臂,分别与所述两个船体连接板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两个伸缩臂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两个伸缩臂伸缩;支撑梁,与所述两个伸缩臂连接;多个支重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驱动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运动;及履带,套设于所述多个支重轮和所述驱动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