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润湿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9650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印刷机(1)的润湿装置(3)的方法,其中,第一润湿辊(4)相对于印版滚筒(2)带滑差地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并且同时第二润湿辊(5)在该印版滚筒(2)上滚压。在此,在该第一润湿辊(4)与该第二润湿辊(5)之间存在圆周表面速度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中,第一 润湿辊相对于印版滚筒带滑差地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并且同时第二 润湿辊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
本专利技术在以下背景上产生在胶版印刷机中必然经常印刷其规格比可在胶版印刷机中处理 的最大规格小的页张。印版在其位于较小规格之外的区域中应仅引导 润湿剂而不引导油墨。但在实践中不可完全避免该印版区域也引导个 别的油墨颗粒。这些油墨颗粒通过印版传递到橡皮布的位于页张的规 格之外且不与该页张接触的那个区域上。由于没有与页张接触,该页 张不能从橡皮布接收油墨颗粒。因此,这些油墨颗粒积聚在橡皮布的 侧边缘及后边缘上。这种堆墨通过橡皮布滚筒传递到压印滚筒上,由 此污染该压印滚筒未被页张覆盖的区域。这种不期望的效应也被称为"加框(Framing)"。这些污染物通过压印滚筒传递到下一个印刷任务 的页张的背面上一一如果这些页张与当前印刷任务的页张相比具有 较大的规格。背面可能己被印刷,由此,这些背面的印刷图象被转移 到这些背面上的污染物破坏。但要不然,在背面仍未被印刷的情况下, 污染物可能引起麻烦。在背面保持未被印刷的情况下,这些背面同样 不会再呈现未被污染的纸白。在下一个印刷过程中进行背面印刷的情 况下,污染物会降低印刷在这些背面上的印刷图象的质量。一个应对"加框"的公知措施是炮底页张,其尺寸精确地相应于 待印刷的较小规格的印刷页张的尺寸。这种炮底页张垫在橡皮布下 面,由此,该橡皮布具有一个与印刷页张完全一致的隆起的布区域。 橡皮布的位于该隆起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不再与印版接触并且因此不 再从该印版接收造成污染的油墨颗粒。但该措施的缺点是,当从一个 印刷任务到另一个印刷任务进行印刷页张规格的更换时需要对炮底 页张进行规格适配。印刷机具有的待重新装调的印刷装置愈多,印刷 机的这种与橡皮布的拆卸相联系的重新装调费用愈高。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已公知各种影响因素使"加框"增强。 一个 影响因素是新式的印版的应用,这些印版不是通过紫光而是通过热成 像。在这种热敏版情况下引导到其上的润湿剂的膜层厚度估计比在所 谓光敏版情况下小,由此,热敏版"加框"的倾向提高。另一个影响 因素是在印刷机的润湿装置中使用所谓的环状白斑俘获润湿辊。这种 辊以一个存在于该辊的圆周表面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之间的速度 差在印版上滚压。该辊通过该滑差能够从印版去除所谓的环状白斑一 一这是弄脏颗粒、例如为脱落的纸纤维的形式——并且使该印版在印 刷期间保持整洁。但滑差这样影响位于印刷页张规格以外的印版区域 上的润湿剂膜,以致"加框"增强地出现。在DE 10 2004 006 231 B3中描述了一种用于运行润湿装置的方 法,该润湿装置包括一个第一润湿辊及一个第二润湿辊。这两个润湿 辊被这样驱动,使得第一润湿辊的圆周表面速度及第二润湿辊的圆周 表面速度或者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速度相一致或者相对于印版滚 筒的圆周表面速度处于一个恒定的比例中。这两个润湿辊贴靠在一个 润湿装置辊上,该润湿装置辊被这样驱动,使得在润湿装置辊与第一 润湿辊之间存在滑差或在润湿装置辊与第二润湿辊之间存在滑差或 不仅在润湿装置辊与第一润湿辊之间而且在润湿装置辊与第二润湿辊之间存在滑差。通过这样驱动润湿装置并不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解 决"加框"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运行润湿装置的方法, 由此避免或至少在足够的程度上减弱"加框"。该任务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来解决。 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运 行印刷机的润湿装置的方法,其中,第一润湿辊相对于印版滚筒带滑 差地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并且同时第二润湿辊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 其特征在于在此在第一润湿辊与第二润湿辊之间存在圆周表面速度 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两个润湿辊被这样驱动,使得不仅在第 一润湿辊与印版滚筒之间存在圆周表面速度差,而且在两个润湿辊之 间存在圆周表面速度差,这些润湿辊的圆周表面速度彼此不同。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保证在不增强"加框"效应的情况下俘获 环状白斑。印版在印刷期间保持整洁。橡皮布滚筒及压印滚筒上的不 期望的堆墨得到避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措施不引起印刷页张规格更换时 的费事的重新装调工作并且可实现无问题地使用热成像的印版来印 刷。在下述技术方案中列举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有利的进一步构型。在一个进一步构型中,第二润湿辊与印版滚筒这样处于滚压接 触,使得在第二润湿辊与印版滚筒之间不存在圆周表面速度差。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在第二润湿辊与印版滚筒之间存在圆周 表面速度差,该圆周表面速度差小于第一润湿辊与印版滚筒之间存在 的圆周表面速度差。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第一润湿辊的圆周表面速度处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速度的95%至105%的范围以外,由此,第一润湿辊与 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之间的有效滑差或者大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 速度的+5% (例如+7%)或者小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速度的-5% (例 如-7%)。在此意义下,当相应的润湿辊的圆周表面速度低于印版滚筒的圆 周表面速度时,相应的滑差或相应的圆周表面速度差总是以正号给 出,而当相应的润湿辊在圆周表面速度方面超前于印版滚筒时,总是 作为负值给出。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在第一润湿辊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之 间存在的并且在前面给出的定义的意义上为正的滑差取值至少为5%。 因此,当滑差取值为+7%时,第一润湿辊的圆周表面速度例如取值为 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速度的93%。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在第二润湿辊与印版滚筒之间存在相对 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速度以百分率表示的圆周表面速度差,该圆周 表面速度差最高为3。该以百分率表示的圆周表面速度差在第二润湿 辊相对于印版滚筒超前时可具有负号并且在第二润湿辊相对于印版 滚筒落后时可具有正号。优选所述以百分率表示的圆周表面速度差在 其为正号的情况下至多取值为3并且在其为负号的情况下至多取值为 1,由此,第二润湿辊的圆周表面速度处于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速度 的97%至101%的范围中。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在印版滚筒的转动方向上观察,第二润 湿辊设置得比第一润湿辊更靠近一个为了对印版滚筒着墨而配备给 该印版滚筒的输墨装置。例如在印版滚筒的转动方向上沿该印版滚筒 的圆周线观察,该输墨装置的着墨辊可直接设置在第二润湿辊后面。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不仅第一润湿辊而且同时第二润湿辊贴 靠在一个润湿装置辊上,第二润湿辊的旋转通过一个传动装置形状锁合地驱动,该传动装置包括一个与润湿装置辊无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并 且例如固定配合在该润湿装置辊的辊轴颈上的第一齿轮及一个与该 第一齿轮处于相互的齿啮合中的并且与第二润湿辊无相对转动地连 接的第二齿轮。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印刷机,该印刷机具有一个润湿装置,该 印刷机被构造用于实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或根据这些进一步构型中一个 的方法。例如该印刷机可具有一个电子控制装置,该电子控制装置被 这样编程,使得该电子控制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来控制该润湿装 置。有利的是,在印版滚筒的转动方向上第二润湿辊设置在第一润湿 辊后面。附图说明从下面对优选实施例及附图的说明中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功能上 及结构上有利的进一步构型。附图表示图1用于实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润湿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2 图1中润湿装置的一个变型,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运行印刷机(1)的润湿装置(3)的方法,其中,第一润湿辊(4)相对于印版滚筒(2)带滑差地在该印版滚筒上滚压并且同时第二润湿辊(5)在该印版滚筒(2)上滚压,其特征在于:在此在该第一润湿辊(4)与该第二润湿辊(5)之间存在圆周表面速度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道贝尔M迪策R施米特H施韦尔特尔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