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昌植专利>正文

平板式热转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62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式热转印机,由本体及本体构架内侧的上、下引导部内前后方设置的与发动机连接在一起的用胶带移送热转印的第一、二移送部,和被设置在托架上的空压、油压或电动气缸控制升降的电热板构成,使上述电热板升降的多个气缸设置在若干托板上,在热转印的时候上述电热板与布置有转印纸和质地的第一、二移送部均匀地连接在一起,防止之前的利用气缸的热转印机在热转印时转印纸只在质地的周边转印的不良效果,起到转印纸在质地上均匀地热转印的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转印机,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式热转印机。技术背景普通的热转印机是把质地和热转印机固定在底座上,使电热板升 降,用上述电热板的热把转印纸热转印在质地上。但是上述热转印机 是为了使上述底座的上部升降的电热板升降,在电热板的上部两侧设 置具有无数个的气缸的托架,上述电热板紧贴在上述底座上热转印时 转印纸的热转印只局限在质地的周边。除了周边的中央部位转印纸不 能均匀地热转印,有效果不佳等一些问题。而且为了使在转热板和底 座间起热转印效果的质地和转印纸附着的第二移送部的胶带不能迅速交叉,也不能迅速地热转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使热转印时上述电热板与上部底座均匀 地连接在一起,使转印纸和质地均匀地转印,从而提供良好的转印效 果的平板式热转印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板式热转印机,包含构架和支撑构架组成的本体、支架、 气缸、电热板、移送部、连接构件、控制部件和电机,所述支架位于 构架的下部,构架的上部形成底座,在构架的后部侧面的上方形成支撑构架,支撑构架的上部设有托架,托架上开有上下通透的孔,孔上 固定有气缸,气缸下部的杆穿过孔与位于托架与底座之间的电热板连 接,在所述构架的两内侧分别具有上、下部引导部,在上、下部引导 部内设置有第一、二移送部,在第一、二移送部位于上、下部引导部 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轮,第一、二移送部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与一旋 转轴连接,上述第一连接构件又通过第二连接构件与电动机的驱动轴 连接,所述气缸与第一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电动机与第二控制部件连 接。所述气缸为空压气缸、油压气缸或电动气缸中的一种。 所述构架两侧的上引导部中部设有塔轮部。为了导热时印纸在质地的整面进行优质地热转印,上述气缸和上 述托架的数量,可增加根据需要设定。本专利技术由本体及本体构架内侧的上、下引导部内前后方设置的与 发动机连接在一起的用胶带移送热转印的第一、二移送部,和被设置 在托架上的空压、油压或电动气缸控制升降的电热板构成,使上述电 热板升降的多个气缸设置在若干托板上,在热转印的时候上述电热板 与布置有转印纸和质地的第一、二移送部均勻地连接在一起,防止之 前的利用气缸的平板热转印机在热转印时转印纸只在质地的周边转印 的不良效果,起到转印纸在质地上均匀地热转印的良好的效果。而且将上述第一、二移送部在构架内侧,用电动机和连接构件, 在上述电热板和上述托板间迅速移送,使上述第一、第二移送部用胶 带迅速移动位置,起到使质地和转印纸更加迅速地热转印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构架结构图。 图5为图2中的A-A剖面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移送部的平面图。 图的主要符号说明如下 10:本体 12:支架 14:支撑构架 16:固定圏 21:托架 30:第一移送部 32:滑轮 41:下部引导部 51:旋转轴 60:第二连接构件 70:电动枳j 90:第二控制部件 B:塔轮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平板式热转印机100由本体10和底座15,托架 21,气缸22,电热板20,第一,二移送部30、 40,第一,二连接构件 50、 60,电动机70,第一,二控制部件80、 90组成。上述本体10由构架13和支撑构架14组成,构架13的上部面形11:移动轮13:构架15:底座20:电热板22:气缸31:上部引导部40:第二移送部50:第一连接构件52:档锁车齿轮61:驱动轴80:第一控制部件100:平板式热转印机成底座15,支撑构架位于构架的后部侧面的上方。上述构架下面设置若干支架12,上述构架13前部的支架在下部形 成固定圏16;上述构架13后部的支架12在下部形成移动轮11。上述电热板20在上述支撑构架14下部形成若干托架21,形成贯通 上述托架21上部的若干通孔24。上述支撑构架14的上部一侧到另一侧,形成三个上述托架21,每 个托架21的上开有两个上下贯通的通孔24,通孔24上固定有气缸22, 气缸下部设有一杆23,杆23穿过通孔24与位于底座15与托架21之 间的电热斧反20相连4妄,上述气缸用于升降上述电热斧反20。在所述构架13的两内侧分别形成上、下部引导部31、 41,在上、 下部引导部内设置有第一、二移送部30、 40,在第一、二移送部位于 上、下部引导部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轮32。上述第一、二移送部30、 40的内侧周围形成由若干弹簧35连接 的布构件34。上述构架两侧的上部引导部13中间位置形成耀4仑B,即上述引导 部13的前方比后方略4氏一点。上述第一连接构件50各连接到上述第一移送部30的一侧前后方 和上述第二移送部40的一侧,使上述第一,二移送部30, 40能够穿 插移送而连接于旋转轴51。上述第一连接构件50采用链条。上述旋转轴51插入数个锁车齿轮52, 一侧的上述锁车齿轮52和上述第一连接构件50相连接。上述电动机70的驱动轴61与第二连接构件60相连接。 上述第二连接构件60为链条,上述驱动轴61上设有锁车齿轮52,第二连接构件60的一侧连接于上述驱动轴61的锁车齿轮52,第二连接构件60的另一侧和旋转轴51的另一侧的锁车齿轮52相连接。上述第一控制部件80由升、降开关组成,控制气缸22和电热板20。上述第二控制部件90由切换开关组成,控制上述马达70。首先,要热转印的布料和印纸安装于第一移送部30,上述第二控 制部件60的切换开关由中央向左侧旋转,上述电动机60会旋转而驱 动连接构件50、 60。这时,第一移送部30沿着构架13的上部引导部31移送到电热板 20和底座15之间,第二移送部40沿着上述构架13的下部引导部41, 回到上述构架13的另一侧,即上述第一移送部30原来的位置。移送到上述电热板20和上述底座15之间的第一移送部30上面密 接的布料和印纸,为热转印而开启上述第二控制部件80的下降开关, 上述电热板20的上部连接的数个气缸就会开始运作,上述气缸22下 部的上述杆23就会向下运动,上述杆23下降时上述电热板20也会随 之下降。这样下降的上述电热板20与上述第一移送部30上的布料和印纸 紧密接触之后热转印。就这样热转印之后,开启上述第二控制部件80的上升开关,下降 了的上述电热板20被上述气缸22上升,远离上述第一移送部30和上 述底座15。为了热转印上述第二移送部40上的布料和印纸,把上述第二控制 部件90的切换开关从左侧旋转到右侧,上述第一移送部30被电动机 70通过连接构件50、 60和旋转轴51带动,与第二移送部40互换位置。这样,为了热转印上述电热板20和上述底座15之间移送的第二移送部40上面密接的布料和印纸,再次开启上述第二控制部件80的 下降开关,上述气缸开始运作,而上述气缸22的下部上述杆23带动 电热板20下降到下部。这样,下降的上述电热板20与上述第二移送 部40上的布津牛和印纸相触而进4于热转印。就这样,进行热转印之后开启上述第二控制部件80的上升开关, 下降的上述电热板20被上述气缸22上升,远离上述第二移送部40和 上述底座15。如此反复达到迅速热转印的目的。权利要求1. 平板式热转印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平板式热转印机,包含由构架和支撑构架组成的本体(10)、支架(12)、气缸(22)、电热板(20)、移送部、连接构件、控制部件和电动机(7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位于构架(13)的下部,构架(13)的上部形成底座(15),在构架(13)的后部侧面的上方形成支撑构架(14),支撑构架(14)的上部设有托架(21),托架(21)上开有上下通透的孔(24),孔(24)上固定有气缸(22),气缸(22)下部的杆穿过孔(24)与位于托架(21)与底座(15)之间的电热板(20)连接,在所述构架(13)的两内侧分别具有上、下部引导部(31,41),在上、下部引导部(31,41)内设置有第一、二移送部(30,40),在第一、二移送部(30,40)位于上、下部引导部(31,41)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轮(32),第一、二移送部(30,40)通过第一连接构件(50)与一旋转轴(51)连接,上述第一连接构件(50)又通过第二连接构件(60)与电动机(70)的驱动轴(61)连接,所述气缸(22)与第一控制部件(80)连接,所述电动机(70)与第二控制部件(9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昌植
申请(专利权)人:崔昌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