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9486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在将正极板与负极板边叠合边卷绕时快速进行该卷绕并且切实防止正极板与负极板的位置偏移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这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具有第1卷绕工序和第2卷绕工序,在上述第1卷绕工序中,将正极板(2)卷绕成卷状,形成第1卷(11),并使正极板(2)带有卷曲性,将负极板(3)卷绕成卷状,形成第2卷(12),并使负极板(3)带有卷曲性;在上述第2卷绕工序中,从第1卷(11)拉出正极板(2),并从第2卷(12)拉出负极板(3),将拉出的正极板(2)与负极板(3)以保持带有卷曲性的状态的方式边重叠合边卷绕成卷状,形成第3卷(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在将正极板与负极板边叠合边卷绕时快速进行该卷绕并且切实防止正极板与负极板的位置偏移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这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具有第1卷绕工序和第2卷绕工序,在上述第1卷绕工序中,将正极板(2)卷绕成卷状,形成第1卷(11),并使正极板(2)带有卷曲性,将负极板(3)卷绕成卷状,形成第2卷(12),并使负极板(3)带有卷曲性;在上述第2卷绕工序中,从第1卷(11)拉出正极板(2),并从第2卷(12)拉出负极板(3),将拉出的正极板(2)与负极板(3)以保持带有卷曲性的状态的方式边重叠合边卷绕成卷状,形成第3卷(13)。【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申请要求基于2011年9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213136号的优先权,并在此援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已知现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板状正极和板状负极以叠合的状态卷绕成旋涡状(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在制造这种结构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工序中具有将正极与负极边叠合边卷绕的卷绕工序。然而,在进行卷绕工序以前,在正极、负极例如被折叠保管的情况下,若要在卷绕工序中将正极与负极边叠合边卷绕,则由于折叠产生的折痕,正极和负极的相互位置关系会偏移,或者无法卷绕成合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可经受得住使用的程度的)旋涡状,产生卷绕工序耗费过多时间等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95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将正极板与负极板边叠合边卷绕时快速进行该卷绕并且切实防止正极板与负极板的位置偏移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I)?(12)的本专利技术而实现。(I),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具有由具有挠性的板状体构成、带导电性的正极集电体和呈层状形成在该正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板具有由具有挠性的板状体构成、带导电性的负极集电体和呈层状形成在该负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在所述制造方法中,将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叠合,使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对向配置,上述具有下述第I卷绕工序和第2卷绕工序:在第I卷绕工序中,将上述正极板卷绕成卷状,形成第I卷,并使上述正极板带有卷曲性(curling tendency),与上述正极板另行地将上述负极板向与上述第I卷的卷绕方向相同的方向卷绕成卷状,形成第2卷,并使上述负极板带有卷曲性;在第2卷绕工序中,从上述第I卷中拉出上述正极板,并从上述第2卷中拉出上述负极板,将拉出的正极板与负极板叠合,使它们各自保持带有卷曲性的状态,与此同时卷绕成卷状,形成第3卷。(2)根据上述(I)所述的,其中,上述第I卷绕工序中的上述正极板和上述负极板的各卷绕速度与上述第2卷绕工序中的卷绕速度相同。(3)根据上述(I)所述的,其中,上述第I卷绕工序中的上述正极板和上述负极板的各卷绕速度与上述第2卷绕工序中的卷绕速度不同。(4)根据上述(3)所述的,其中,上述第2卷绕工序中的卷绕速度比上述第I卷绕工序中的各卷绕速度快。(5)根据上述(I)?(4)中任一项所述的,其中,在惰性气氛中进行上述第2卷绕工序。(6)根据上述(I)?(5)中任一项所述的,其中,在上述第2卷绕工序中,以使上述正极板位于上述第3卷的最外侧的方式进行卷绕。(7)根据上述(I)?(6)中任一项所述的,其中,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插在上述正极板与上述负极板之间的挠性板状隔膜,准备好将上述隔膜向与上述卷绕方向相同的方向卷绕成卷状、带有卷曲性的第4卷,上述第2卷绕工序中,在将上述拉出的正极板与负极板边叠合边卷绕成卷状而得到上述第3卷时,从上述第4卷拉出上述隔膜,将该拉出的隔膜在带有卷曲性的状态下插入卷绕中的上述正极板与上述负极板之间,与此同时进行上述卷绕。(8)根据上述(I)?(7)中任一项所述的,其中,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在上述正极集电体的两面分别设有上述正极活性物质且在上述负极集电体的两面分别设有上述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上述第I卷绕工序之前,具有活性物质施加工序,即,在上述正极集电体的两面分别施加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并在上述负极集电体的两面分别施加上述负极活性物质。(9)根据上述(I)?(8)中任一项所述的,其中,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在充填有电解液的容器内放入有上述第3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上述第2卷绕工序后,将上述第3卷放入尚未充填有上述电解液的上述容器内的放入工序,向放入有上述第3卷的上述容器中充填上述电解液的充填工序,不使液体泄漏地密封上述容器的密封工序。(10)根据上述(I)?(9)中任一项所述的,其中,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锂。(11)根据上述(I)?(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其中,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碳。(12)根据上述(I)?(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其中,上述正极集电体和上述负极集电体由不同的金属材料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将正极板与负极板边叠合边卷绕时,在该卷绕之前,S卩,由于正极板、负极板分别预先在相同的方向带有卷曲性,因此,与例如不带有卷曲性的情况、或带有折痕的情况相比,能够快速且容易地进行卷绕操作。另外,由于在上述相同的方向带有卷曲性,所以,在卷绕中,正极板和负极板容易相互密合,能够切实防止正极板与负极板的位置偏移。【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是依次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截面侧面图。图1B是依次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截面侧面图。图2是依次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截面侧面图。图3是依次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截面侧面图。图4是依次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截面侧面图。图5是依次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立体图。图6是依次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湮没Y射线的计数与正电子湮没时间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1A?图6分别是依次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图,图7是表示湮没Y射线的计数与正电子湮没时间的关系的图。应予说明,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图1A、图1B、图2、图5以及图6中的上侧称为“上”或者“上方”,将下侧称为“下”或者“下方”。另外,在图1A?图4中,夸张地描绘了正极板、负极板、隔膜的厚度方向。图6所示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以下简称为“二次电池”)1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方法制造的。二次电池I具备:正极板2、负极板3、隔膜4a和4b、将这些一并放入的容器5、充填在容器5内的电解液6以及不使液体泄漏地将容器5密封的盖体7 (参见图4?图6)。以下,对各部的构成进行说明。正极板2具有:由具有挠性的板状体(带状体)构成的正极集电体21、呈层状形成在正极集电体21的一个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材料)22a和呈层状形成在呈正极集电体21的另一个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材料)22b。正极集电体21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作为其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铝。正极活性物质22a和22b含有锂,作为其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锂钴氧化物(LiCoO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具有由挠性板状体构成、带导电性的正极集电体和呈层状形成在该正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板具有由挠性板状体构成、带导电性的负极集电体和呈层状形成在该负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在所述制造方法中,将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叠合,使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对向配置,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具有下述第1卷绕工序和第2卷绕工序:在第1卷绕工序中,将所述正极板卷绕成卷状,形成第1卷,并使所述正极板带有卷曲性,与所述正极板另行地将所述负极板向与所述第1卷的卷绕方向相同的方向卷绕成卷状,形成第2卷,并使所述负极板带有卷曲性;在第2卷绕工序中,从所述第1卷中拉出所述正极板,并从所述第2卷中拉出所述负极板,将拉出的正极板与负极板叠合,使它们各自保持带有卷曲性的状态,与此同时卷绕成卷状,形成第3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龙朗市川裕一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