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宇超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321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救生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救生器,包括舱体;舱体呈球状,舱体上设有用于与舱体的内舱连通的开口,舱体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充气层,外层远离充气层的一侧包裹有防水层,充气层内设有气室,气室内设有用于填充充气层的充气装置,开口上设有封盖,封盖为防水透气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救生器,使用时通过充气装置进行充气,不使用时可以折叠存放,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和运输,其中,舱体采用双层结构,中间的充气层用于充气装置进行充气,可以支撑整个舱体,且具有减振的功能,可广泛用于海啸、洪水等海难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逃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救生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救生器。
技术介绍
世界上无数的灾难事件中,有关水域遇险的事件层出不穷,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灾难性事件中致死人数最多的是海难,其次才到车祸、空难。每年死于海难的人数高达180~210万,也就是说,每天将会有5500人死于海难,且这并不是所有水域遇难人数,由此可见,水域灾害的危害程度不可小觑。水域遇险不一定可以避免,但水域遇难却是可以避免的。一般情况下,死于水域灾难的原因主要为溺水死亡,而溺水是可以避免的,只需要找到一种能使人浮在水面上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世界上为此而研究设计出的救生器多不胜数,但这些救生器不是造价奇贵就是安全指数太低。所以,直至今天,救生器的实际使用还是以低价格、低安全性的救生舟为主,还很少使用安全性较高的救生筏,但当遇到极端天气时,这些救生舟的使用也是徒劳无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救生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救生器,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呈球状,所述舱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舱体的内舱连通的开口,所述舱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救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呈球状,所述舱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舱体的内舱连通的开口,所述舱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设有充气层,所述外层远离所述充气层的一侧包裹有防水层,所述充气层内设有气室,所述气室内设有用于填充所述充气层的充气装置,所述开口上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为防水透气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呈球状,所述舱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舱体的内舱连通的开口,所述舱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设有充气层,所述外层远离所述充气层的一侧包裹有防水层,所述充气层内设有气室,所述气室内设有用于填充所述充气层的充气装置,所述开口上设有封盖,所述封盖包括防水透气膜;所述封盖包括外层封盖和内层封盖,所述外层封盖包括呈环形的上层胶垫,所述上层胶垫与所述开口固定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膜设于所述上层胶垫的下方,所述防水透气膜上设有防水拉锁,所述防水透气膜上设有与所述上层胶垫相对设置的下层胶垫,所述上层胶垫上设有卡槽,所述下层胶垫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卡槽的凸起;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连接气罐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启动所述气罐的,且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的撞针;所述底座内设有顶端固定板和底端固定板,所述顶端固定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宇超刘天奇李晨嘉
申请(专利权)人:田宇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