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反力墙模型、拱式试验架、数据采集及液压控制装置和数据终端;所述反力墙模型浇筑于预先开挖好的坑槽内,拱式试验架与反力墙模型连接,数据终端通过数据采集及液压控制装置控制拱式试验架;所述拱式试验架包括布置在不同方向的若干柔性均布加载装置,所述若干柔性均布加载装置与钢筋混凝土反力墙模型连接。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模拟隧道的全断面多方向柔性均布加载,加载方式更接近隧道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具有造价低、易于拆装、隧道开挖尺寸大、加载方式多样化、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数据精度高等优点。【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岩土工程中大型拱式柔性均布加载隧道支护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岩土工程的广泛发展,大量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也随之方兴未艾。尽管在国内,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等多家单位先后对国内许多大型工程项目进行了不同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然而,特地针对岩土工程中隧道支护问题的大型模型试验研究却少之又少。在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拱式柔性均布加载隧道支护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反力墙模型、拱式试验架、数据采集及液压控制装置和数据终端;所述反力墙模型浇筑于预先开挖好的坑槽内,拱式试验架与反力墙模型连接,数据终端通过数据采集及液压控制装置控制拱式试验架;所述拱式试验架外层设有布置在不同方向的若干柔性均布加载装置,所述若干柔性均布加载装置与钢筋混凝土反力墙模型连接;所述拱式试验架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隧道支护结构、类围岩相似材料填充区和稳定支架;若干柔性均布加载装置沿不同方向分别固定在稳定支架上;柔性均布加载装置的组合根据模拟隧道的形状和大小可调;所述隧道支护结构、类围岩相似材料填充区和稳定支架均设置在刚性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忱,张露晨,李术才,徐咸辉,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