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556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头管,包括弯曲管体,在管体的两端形成直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内转弯处的内壁上形成弧形凹槽,在外转弯处形成3条导流槽,在直管端口处形成环形凹腔,所述弧形凹槽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所述导流槽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到引流水流的作用,降低内部水压,同时能够便于施工安装,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弯头管,包括弯曲管体,在管体的两端形成直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内转弯处的内壁上形成弧形凹槽,在外转弯处形成3条导流槽,在直管端口处形成环形凹腔,所述弧形凹槽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所述导流槽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本技术起到引流水流的作用,降低内部水压,同时能够便于施工安装,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专利说明】 弯头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弯头管。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上使用的大型管件,其中弯头管使用范围广泛,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管材。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弯头管,如图1所示,在结构上还有待改进,内部水流比较湍急的时候,尤其是端口连接的地方,水流在管件端口处受到一定的阻碍,导致水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回流形成彼此冲击,使得管件内部的水压上升,这样连接水龙头之类的出口管件会出现水外漏的现象;另外,在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连接时都是随意安装,这样管件伸入部分或短或长,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会产品一些不合格的安装,所以现有的90度弯头管有待改进。由上可知,解决这些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弯头管,起到引流水流的作用,降低内部水压,同时能够便于施工安装,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弯头管,包括弯曲管体,在管体的两端形成直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内转弯处的内壁上形成弧形凹槽,在外转弯处形成3条导流槽,在直管端口处形成环形凹腔,所述弧形凹槽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所述导流槽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进一步,所述弧形凹槽的宽度小于等于管体横截面直径的一半。进一步,在管体的内壁上形成抗菌层。该结构的设置,能够起到抗菌杀菌效果,保护管件使用过程中的水质健康。进一步,在管体的外壁形成耐磨层。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提高外部的美观度,不容易受到破损。进一步,所述导流槽的宽度为3_5mm。进一步,所述环形凹腔的宽度为d,所述直管的长度为1,所述0.3 S d:l含0.6。进一步,在管体的外转弯外壁上形成与导流槽相对应的加强件。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提高内转弯处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在管体的内转弯外壁上形成与弧形凹槽相对应的加强弧形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提高外转弯处的结构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弯曲管体,在管体的两端形成直管,在管体内转弯处的内壁上形成弧形凹槽,在外转弯处形成3条导流槽,在直管端口处形成环形凹腔,所述弧形凹槽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所述导流槽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该结构中环形凹腔的设置,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只要将管件与环形凹腔的内侧壁相抵即可,这样每个管件伸入部分长度统一,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节约成本,避免伸入长度过长。本技术经过多次反复实验,并且对不同规格进行了实验,所述环形凹腔的宽度为d,所述直管的长度为1,所述0.3 S d:1 S 0.6 ;这样不仅适合小规格的,也适合大规格的。为了提高引水导水效率,降低内部水压,在管体内转弯处的内壁上形成弧形凹槽,在外转弯处形成3条导流槽,所述环形凹腔与弧形凹槽的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所述环形凹腔与导流槽的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这样水流能够顺势流动,而现有产品中,管件端口外凸,形成水流返流,造成冲击,形成水压上水,所以本技术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附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弯头管,包括弯曲管体I,在管体I的两端形成直管2,其特征在于:在管体I内转弯3处的内壁上形成弧形凹槽4,在外转弯5处形成3条导流槽6,在直管2端口处形成环形凹腔7,所述弧形凹槽4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8过渡,所述导流槽6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8过渡。进一步设置,所述弧形凹槽4的宽度小于等于管体I横截面直径的一半。进一步设置,在管体I的内壁上形成抗菌层,在管体I的外壁形成耐磨层。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槽6的宽度为3_5mm。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形凹腔7的宽度为d,所述直管的长度为1,所述0.3 当 d:l 当 0.6。进一步设置,在管体I的外转弯5外壁上形成与导流槽6相对应的加强件9,在管体I的内转弯3外壁上形成与弧形凹槽4相对应的加强弧形片1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弯头管,包括弯曲管体,在管体的两端形成直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内转弯处的内壁上形成弧形凹槽,在外转弯处形成3条导流槽,在直管端口处形成环形凹腔,所述弧形凹槽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所述导流槽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宽度小于等于管体横截面直径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头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的内壁上形成抗菌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头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的外壁形成耐磨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宽度为3-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腔的宽度为d,所述直管的长度为1,所述0.3当d:1当0.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头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的外转弯外壁上形成与导流槽相对应的加强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头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的内转弯外壁上形成与弧形凹槽相对应的加强弧形片。【文档编号】F16L43/00GK203604885SQ201320612331【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8日 【专利技术者】冯伟栋, 彭文华 申请人:浙江中德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弯头管,包括弯曲管体,在管体的两端形成直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内转弯处的内壁上形成弧形凹槽,在外转弯处形成3条导流槽,在直管端口处形成环形凹腔,所述弧形凹槽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所述导流槽的两侧边缘之间以圆弧面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栋彭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