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型回转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8511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Z型回转支承装置,包括上、下座圈、滚珠、滚柱、和压环,上座圈和下座圈的轴线重合,上、下座圈通过相互接触的阶梯面嵌套在一起,在过轴线的纵剖面上形成两个相对的Z字型;上、下座圈之间自上而下设有上、中、下环形滚道,并分别依次设有上滚道滚柱、滚珠和下滚道滚柱,上、下环形滚道分别设有方向相对的倾斜角,上滚道滚柱的上方设有压环,上座圈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压环的紧顶螺钉,上座圈的外表面或下座圈的内表面设置有轮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大大提高了回转支承的轴向承载能力的同时,使回转支承仍具有很强的承受径向和倾覆方向载荷的能力;且回转支承具有一定的自调整间隙功能,提高了回转支承的精度,增强了其稳定性,减小了噪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Z型回转支承装置,包括上、下座圈、滚珠、滚柱、和压环,上座圈和下座圈的轴线重合,上、下座圈通过相互接触的阶梯面嵌套在一起,在过轴线的纵剖面上形成两个相对的Z字型;上、下座圈之间自上而下设有上、中、下环形滚道,并分别依次设有上滚道滚柱、滚珠和下滚道滚柱,上、下环形滚道分别设有方向相对的倾斜角,上滚道滚柱的上方设有压环,上座圈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压环的紧顶螺钉,上座圈的外表面或下座圈的内表面设置有轮齿。本技术在大大提高了回转支承的轴向承载能力的同时,使回转支承仍具有很强的承受径向和倾覆方向载荷的能力;且回转支承具有一定的自调整间隙功能,提高了回转支承的精度,增强了其稳定性,减小了噪声。【专利说明】Z型回转支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特别是涉及到大型全回转排土机的支撑和回转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支承是一种能够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的大型轴承,能够实现对结构重要部件的支撑、旋转、传动等多种功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它在大型起重运输机械、采掘机、建筑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等设备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生产的回转支承大部分还是采用滚动轴承滚动体-滚道式结构,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排球式、单排交叉滚柱式、双排球式、三排柱式四种。单排球式、双排球式承受径向载荷能力较强,但轴向承载能力较弱,而且以钢球的点接触滚道作为支撑,支撑接触点少,存在着受力不平衡的缺点,并且运行不平稳,噪音高;单排交叉滚柱式径向承载能力强,回转较平稳,但轴向承载能力和抗倾覆力矩能力较小;三排柱式虽然综合承载能力强,但制造工艺复杂,价格昂贵,更换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Z型回转支承装置,轴向、径向承载能力高,抗倾覆力矩能力强,制造 工艺简单,更换维护方便,成本低,本技术Z型回转支承装置是滚动回转支承,且回转支承精度高、运行平稳、噪音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Z型回转支承装置,包括上座圈、下座圈、滚珠、滚柱、和压环,所述上座圈和下座圈的轴线重合,所述上座圈和所述下座圈通过相互接触的阶梯面嵌套在一起,在过轴线的纵剖面上形成两个相对的Z字型;所述上座圈和下座圈之间自上而下设有上环形滚道、中间环形滚道和下环形滚道,所述上环形滚道内设有上滚道滚柱,所述下环形滚道内设有下滚道滚柱,所述中间环形滚道内设有滚珠,所述上环形滚道和下环形滚道分别设有方向相对的倾斜角,所述上滚道滚柱的上方设有压环,所述上座圈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压环的紧顶螺钉,所述下座圈上设有滚珠装卸孔和装卸孔密封块及圆锥定位销,所述上环形滚道、中间环形滚道和下环形滚道均分别设有润滑和密封结构;所述上座圈的外表面或所述下座圈的内表面设置有轮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回转支承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采用了横向的上、下双排滚柱式滚道,依靠压环使上、下环形滚道充分接触受力,不同于以前的多滚道纵向布置,增加了纵向承受载荷的接触线数,大大提高了回转支承的轴向承载能力。另外通过中间环形滚道的滚珠式滚道,使回转支承同样具有很强的承受径向和倾覆方向载荷的能力。本技术中两个滚柱的滚道具有相对的微小的倾斜角度,使回转支承具有一定的自调整间隙功能,提高了回转支承的精度,优化了滚动体上下左右的受力,使内圈(下座圈2)和外圈(上座圈I)受力合理,增强了回转支承的稳定性,减小了噪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Z型回转支承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Z型回转支承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_上座圈,2-下座圈,3-压环,4-紧定螺钉,5-上滚道滚柱,6-下滚道滚柱,7-滚珠,8-装卸密封块,9-圆锥定位销,10-密封条,11-密封圈,12-油嘴,13-上座圈安装螺栓孔,14-下座圈安装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Z型回转支承装置,包括上座圈1、下座圈2、滚珠7、滚柱5、6和压环3。所述上座圈I和下座圈2的轴线重合,所述上座圈I和所述下座圈2通过相互接触的阶梯面嵌套在一起,在过轴线的纵剖面上形成两个相对的Z字型,即上、下座圈通过两个相对的“ Z ”型结构套合在一起,较其他结构形式的回转支承拆卸方便,更换维护方便。所述上座圈I和下座圈2之间自上而下设有上环形滚道、中间环形滚道和下环形滚道,即,其中上座圈I和下座圈2内环的拐角处都开设了具有微小倾斜角度环形直角槽,套合后,形成上、下两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环状滚柱滚道;所述下环形滚道内设有下滚道滚柱6,下滚道滚柱6侧面直接与上、下座圈形成的滚道线接触;所述上环形滚道内设有上滚道滚柱5,所述上滚道滚柱5的上方设有压环3,所述上座圈I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压环3的紧顶螺钉4,上滚道滚柱5的侧面则与压环、下座圈线接触,压环3依靠上座圈上的紧定螺钉4调整间隙,使上、下滚道滚柱都能充分接触受力;中间环形滚道设置在上座圈I和下座圈2套合处的竖直面上,所述中间环形滚道内设有滚珠7,滚珠7均布在中间环形滚道内,其每相邻的滚珠之间具有滚珠隔离块;所述下座圈2的周向设有滚珠装卸孔和装卸孔密封块8及圆锥定位销9,所述装卸密封块8与上座圈I顶面上设有的轴向锥形定位孔,将上述圆锥定位销9装配在所述锥形定位孔内,圆锥定位销9将装卸孔密封块8固定在下座圈2内的正确位置。所述上环形滚道和下环形滚道分别设有方向相对的倾斜一定的微小角度,使得上、下环形滚道倾斜方向相对,这样在受力增大时接触会越来越紧密,避免局部受力,使滚动体上下左右的受力更加均匀。所述上环形滚道、中间环形滚道和下环形滚道均分别设有润滑和密封结构。所述润滑结构由油孔、油道和油嘴构成,即,所述上座圈I和下座圈2的各个滚道处都设置有注油孔,注油孔的一端与滚道相通,另一端与上座圈I的外表面和下座圈2的内表面相通,并设置有油嘴,便于加注润滑脂。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11和密封条10,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上座圈I与所述下座圈2之间且位于所述下环形滚道外周处;所述密封条10嵌装在所述压环3的内表面与所述下座圈2的上端面之间。密封圈11和密封条10能够对滚道进行密封,起到了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滚道和防止润滑油脂泄漏的作用。所述上座圈I和所述下座圈2上均设有安装螺孔13,14,以便安装回转装置和底座。本技术的回转支承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采用了横向的上、下双排滚柱式滚道,依靠调整压环使上、下环形滚道充分接触受力,不同于以前的多滚道纵向布置,增加了纵向承受载荷的接触线数,大大提高了回转支承的轴向承载能力。另外通过中间环形滚道的滚珠式滚道,使回转支承同样具有很强的承受径向和倾覆方向载荷的能力。且滚道具有微小的倾斜角度,使回转支承具有一定的自调整间隙功能,提高了回转支承的精度,优化了滚动体上下左右的受力,使内圈(下座圈2)和外圈(上座圈I)受力合理,增强了回转支承的稳定性,减小了噪声。实施例一:如图1所本的Z型回转支承,适用于重载工况。其结构主要由上座圈1、下座圈2、压环3、紧定螺钉4、滚珠7、上滚道滚柱5、下滚道滚柱6、装卸密封块8、圆锥定位销9、密封条10、密封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Z型回转支承装置,包括上座圈(1)、下座圈(2)、滚珠(7)、滚柱(5)、(6)和压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圈(1)和下座圈(2)的轴线重合,所述上座圈(1)和所述下座圈(2)通过相互接触的阶梯面嵌套在一起,在过轴线的纵剖面上形成两个相对的Z字型;所述上座圈(1)和下座圈(2)之间自上而下设有上环形滚道、中间环形滚道和下环形滚道,所述上环形滚道内设有上滚道滚柱(5),所述下环形滚道内设有下滚道滚柱(6),所述中间环形滚道内设有滚珠(7),所述上环形滚道和下环形滚道分别设有方向相对的倾斜角,所述上滚道滚柱(5)的上方设有压环(3),所述上座圈(1)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压环(3)的紧顶螺钉(4),所述下座圈(2)上设有滚珠装卸孔和装卸孔密封块(8)及圆锥定位销(9),所述上环形滚道、中间环形滚道和下环形滚道均分别设有润滑结构和密封结构;所述上座圈(1)的外表面或所述下座圈(2)的内表面设置有轮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博于万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