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分散接触区域的辊筒的压花和层压机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813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压花和层压机,它包括表面设有第一套凸起(P3)的第一压花辊筒(3)和表面设有第二套凸起(P5)的第二压花辊筒(5),所说两个压花辊筒之间形成一个辊隙,还有第一和第二压辊(7、9)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压花辊筒(3,5)配合作用;其中所说第一和所说第二套凸起(P3、P5)是这样制成的,使在所说辊隙中的第一套(P3)的某些凸起可与第二套(P5)的某些凸起重合,而第一套的另外一些凸起则与第二套的另外一些相应的凸起不在同一相位上,其特征为,两个压花辊筒具有不同的直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花和层压机,该机具有表面设有第一套凸起的第一压花辊筒和表面设有第二套凸起的第二压花辊筒,所说两个压花辊筒之间形成一个辊隙,还有第一和第二压辊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压花辊筒配合;其中所说第一和所说第二套凸起是这样制成的,使在所说辊隙中第一套的某些凸起可与第二套的某些凸起重合,而第一套的另外一些凸起则与第二套的另外一些相应的凸起不在同一相位上。现有技术压花机通常用来加工纸层使它成为半成品,以便用来生产成卷卫生纸、成卷厨房纸、纸巾、餐巾纸等。传统型式的装置和方法例如在EP-B-0,370,972中曾有说明。这类装置通常设有两个直径相同而对称的压花辊筒,在其最接近的区域,也就是实际上互相接触的区域,两层材料通过加压和胶粘连结成为复合的带状材料,其时在一个辊筒的凸起与另一个辊筒的相应凸起之间有着准确的对应。基本上,一个辊筒的凸起是按右旋螺线设置的,而另一个辊筒的凸起是按左旋螺线设置的,相对于各自对应的辊筒的轴线,这两螺线具有相等但相反的斜度。这样就可生产出带状制品,其中一层的凸起与另一层的凸起重合并粘结在其上,而两个凸起是在胶粘剂涂敷到其中一层的凸起上以后才互相抵压的。当所用辊筒上设有非常小而非常密实的凸起时,为了克服由此发生的某些问题,曾有人提出(EP-A-0,426,548)两层应该用不同的图案来压花,换句话说,在图案内的至少一个对准方向上,一层的凸起具有一个与设在另一层的同一方向上的凸起不同的间隔。这样便可得到一条带,其中两层只是在有限的区域内而不是在带的整个区域上互相接触。这样做的好处是两个压花辊筒就可不必为了要使所有的点与点之间准确地对应而完全在同一相位上,点与点间的对应在点的尺寸被缩小时是很难做到的。实际上,为了使两层连结并层压成为纸带而使它们通过两个辊筒之间的辊隙时,一个压花辊筒上只有某些凸起可与另一个辊筒上的凸起对应。这样两个压花辊筒上只有某些区域内的凸起受到机械应力(在那里两层被结合),而大部分区域内的凸起没有受到应力(在那里在两个辊筒的凸起之间并没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在两个压花辊筒之间进行层压时施加在两层上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当如同EP-A-0,426,548那样,还要缩减接触面积时,应力集中就会发生,单位压力就会增加,从而在接触区内构成凸起的材料就会逐步地并集中地被压垮。事实上已经发现,如同EP-A-0,426,548所描述的那样用来生产带材的压花辊筒损坏起来远比传统的压花辊筒快,这是因为传统压花辊筒的设计要求在操作时在层压区内一个辊筒的所有凸起与另一辊筒的凸起必须准确地重合,从而将应力分散到一个大的表面区域上的缘故。本专利技术的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生产出一种压花和层压机,它可不需在两个压花辊筒之间进行相位的配合,同时可以消除碾压作用老是集中在辊筒的相同凸起上的缺点。实质上与现有技术不同,本专利技术是这样设想的,两个压花辊筒虽然都以相同的周边速率被驱动,但它们的直径可以略有不同。这样,由于两个辊筒的角速率不同,当两层材料被连结在一起时,两个压花辊筒上互相作用的凸起便会连续地变化,因此每一辊筒上的所有凸起在某一阶段内都可使用上并受到应力,因此能以均匀的方式逐渐损坏。这样就可保证压花辊筒有一增长得较多的使用寿命,不仅因为压力已被分布到所有的凸起上从而导致较缓慢的损坏,而且还因为凸起能承受较大程度的碾压。在那些凸起在某些区域内被变形的系统中,工作凸起不久便会被压低,在未受损凸起不互相干扰的情况下,就不可能使两层材料正确地层压。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压花机就不是这种情况,其中碾压是在整个辊筒上均匀地进行的,因此凸起的压低能够通过压花辊筒间隙的减小而容易地被补偿。就将胶粘剂涂敷到层上而言,在一定区域内集中碾压也会引起严重问题。这是因为当由于被碾压而致辊筒间的接触区降低时,支承在辊筒上的层就不能再在这些区域内接受胶粘剂,因此两层就不能连结在一起。两个压花辊筒在接触区内的凸起的有限的高度差对于要离开压花机的两个层之间将丧失的粘合是足够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压花机的另外一些有利的特征将在下面的说明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指出附图的简要说明从下面所示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用而非限定性的范例的说明和附图中可对本专利技术有更清楚的了解。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一压花和层压机的示意图;图1A为通过图1中的A-A线的一个局部的部分剖面图;图2和3为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两个压花辊筒的圆筒形表面的平面展开的一部分在图1中分别从II-II和III-III看去的视图;图4为两个被压花和连结的层的一部分在从图1到3所示的压花机出来时的示意图;图4A为带状材料的一个示意的剖面图,该剖面与材料的表面垂直并与凸起的对准方向之一平行;图5为一与图4类似的视图,图中示出由两个压花辊筒制出并以相同的角度切割的两个连结的层;图6为图5中一部分的放大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参阅图1,先对用标号1指出的压花和层压机进行综合说明。轴线平行且在其表面上设有压花凸起的两个压花辊筒3和5被安装在机器1的机架上,在两个辊筒3和5所形成的辊隙内,凸起(或凸起中的一些,后面还将说明)互相接触。压花辊筒3与一压辊7配合,该压辊也可设有压花表面,或者表面可被一层易变形材料如橡胶等覆盖。标号9指出一个与辊7类似的第二压辊,该辊与压花辊筒5配合。这两压辊7和9分别装在铰接的可动元件7A和9A上,并受到一个弹性力例如通过两个气缸和活塞系统7B、9B来的弹性力的作用,该力将相应的压辊压紧在相应的压花辊筒3和5上。N3和N5表示两个纸材料层或类似物,它们分别在压花辊筒3和压辊7之间及压花辊筒5和压辊9之间被输送进来,因此它们分别被压花。这两压花层仍然保留接合在相应的压花辊筒3和5上,而在用单元14将胶粘剂涂敷到层N3的凸起上以后,这两压花层才在两个压花辊筒3和5之间的辊隙内被连结在一起,在那里一个压花辊筒的凸起所转动的距离小于从另一个压花辊筒的凸起出来的两层N3和N5的结合厚度。这样便可得到胶粘两层并形成一条双层带材N2所需的压力,此后该带材被返回辊10和12或用其他已知方法移走,以便在生产线上接受进一步的加工,例如卷绕成卷。两个压花辊筒3和5上所制出的凸起P3和P5是这样分布的,使在两层被连结的区域内,只有几个凸起P3与相应的凸起P5重合,而在其他区域内则没有重合。这一点可用已知方法来做到,如将凸起按EP-A-0,426,548所说的方式来分布,即将一个辊筒上的凸起的间隔做成与另一个辊筒上的凸起的间隔不同。但这样做的缺点是两个压花辊筒必须用不同的工具来加工。或者,两个压花辊筒3、5可这样制造,它们可以有相同的压花图案,但被倾斜设置,以致在一个辊筒的所有凸起与另一辊筒的所有凸起之间没有叠置即对应,但在一定区域内却有叠置或重合。为此目的,按照第一实施例,当两个压花辊筒3和5都从同一侧看去时(图1中的II-II和III-III线),可以看到有两套凸起(压花辊筒3上的第一套和压花辊筒5上的第二套),分别以部分平面展开图在图2和3中示出。第一套的凸起P3(压花辊筒3)是在Lx3和Ly3所指出的第一和第二对准方向上对准的,在这两个方向之间形成一个不等于零的角度α。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凸起P3是按相同的间隔沿Lx3和Ly3设置的,但并非必需这样。方向Lx3与第一压花辊筒3的轴线A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列尔莫·比亚焦蒂
申请(专利权)人:法比奥·泼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