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陶瓷墙地砖深加工机械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台,置于工作台上的前机架和后机架,还包括瓷砖进给系统:用于输送待进行表面处理的瓷砖;抛丸系统:对瓷砖进给系统输送过程中的瓷砖表面进行表面高速抛钢丸,用于将瓷砖表面抛打成荔枝纹面;钢丸或粉尘回收系统:与抛丸系统的进丸口和出料口都进行连通,用于将抛丸系统中的粉尘进行回收、有用的钢丸再次循环回收利用。该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瓷砖表面抛打成凹凸不平的荔枝纹面,其适用范围广,制作过程节能省电,瓷砖的表面处理效果好,磨损或破损率小,生产效率高,且回收效率高,清洁无污染,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陶瓷墙地砖深加工机械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台,置于工作台上的前机架和后机架,还包括瓷砖进给系统:用于输送待进行表面处理的瓷砖;抛丸系统:对瓷砖进给系统输送过程中的瓷砖表面进行表面高速抛钢丸,用于将瓷砖表面抛打成荔枝纹面;钢丸或粉尘回收系统:与抛丸系统的进丸口和出料口都进行连通,用于将抛丸系统中的粉尘进行回收、有用的钢丸再次循环回收利用。该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瓷砖表面抛打成凹凸不平的荔枝纹面,其适用范围广,制作过程节能省电,瓷砖的表面处理效果好,磨损或破损率小,生产效率高,且回收效率高,清洁无污染,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专利说明】一种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陶瓷墙地砖(石材)深加工机械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装饰材料(瓷砖、石材等)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瓷砖的日产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瓷砖加工设备必须适应大产量和重载荷的要求。另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观点也在变的越来越时尚和前卫。在建筑装饰上要求越来越高,光滑亮丽的石材饰面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表面是荔枝纹的石材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而不断的壮大和发展,所谓的荔枝面就是将石材光滑的表面打毛,将表面打的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为了得到这种效果,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方法就是用带尖的斧头一下一下的敲击石材表面。但是,人工加工的效率非常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加工过程的粉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研发出一种能将大批量的将瓷砖表面进行抛打形成有一定凹凸不平的荔枝纹表面的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该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瓷砖表面抛打成凹凸不平的荔枝纹面,其适用范围广,制作过程节能省电,瓷砖的表面处理效果好,磨损或破损率小,生产效率高,且回收效率高,清洁无污染,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置于工作台上的前机架和后机架,还包括,瓷砖进给系统:安装于工作台上用于输送待进行表面处理的瓷砖;抛丸系统:安装于后支架上对瓷砖进给系统输送过程中的瓷砖表面进行表面高速抛钢丸,用于将瓷砖表面抛打成荔枝纹面;钢丸或粉尘回收系统:安装于前支架和后支架上,且与抛丸系统的进丸口和出料口都进行连通,用于将抛丸系统中的粉尘进行回收、有用的钢丸再次循环回收利用。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瓷砖进给系统包括瓷砖进给驱动电机、安装于瓷砖进给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带轮传动副,所述第一带轮传动副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张紧在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之间的用于输送瓷砖的传送带。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抛丸系统包括抛丸器、抛丸器电机、抛丸器电机支架,所述抛丸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带轮传动副与抛丸器连接驱动抛丸器高速转动向瓷砖表面抛打钢丸,所述第二带轮传动副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张紧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的传动带。具体来说,所述抛丸器包括T型壳体、置于T型壳体内部的主轴、圆盘、分料轮、叶片组,以及进丸管,所述主轴的一端与从动带轮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另一端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分料轮固定在圆盘的中部位置,所述叶片组均匀固定在圆盘的边缘位置连接,所述进丸管的一端置于分料器的内部,所述T型壳体竖端的底部设有与钢丸或粉尘回收系统的连通的钢丸出口。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带轮传动副外围罩设有罩体。在本技术中,所述抛丸器的壳体与抛丸器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抛丸器电机支架固定在后机架上。在本技术中,所述钢丸或粉尘回收系统包括置于进丸管的上端与进丸管的进丸端对应连接的入丸箱,置于入丸箱一侧与入丸箱依次连接的回收箱、冲击破碎箱,置于入丸箱的另一侧与入丸箱依次连接的粉尘回收筒和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与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与前机架固定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入丸箱为上部开口的漏斗形箱体,所述入丸箱内部设有V型分离板,该V型分离隔板的一支路固定在入丸箱的对应于回收箱的出口侧上方位置的内壁面,其另一支路与粉尘回收筒连通。进一步,所述冲击破碎箱上端部为V型结构、底部为开口端,所述V型结构的一端与抛丸器的出料口连接,另一端与回收箱连接,所述开口端对应于瓷砖的上表面位置。为了防止钢丸或者粉尘飞溅出,所述冲剂破碎箱的底部开口端的周边安装有密封毛毡,该密封毛毡还兼具较好的减震降噪作用。在本技术中,所述钢丸直径范围是0.9mm?2mm,通过所述钢丸作为高速抛打的介质,可以获得不同种凹凸效果的荔枝纹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所述的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瓷砖表面抛打成凹凸不平的荔枝纹面,其适用范围广;(2)本技术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对瓷砖的表面处理效果好,其加工过程是通过钢丸或者钢丸冲击破碎瓷砖表面,无接触加工,振动小,磨损或破损率小,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3)制作过程节能省电,能耗低;(4)本技术在制作过程能循环利用,不污染环境;(5)本技术所述的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都较为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图1本技术所述的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抛光处理);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抛丸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抛丸(丸)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钢丸和粉尘回收系统局部剖视图;图5本技术中抛丸器抛丸过程示意图;图6本技术中抛丸过程瓷砖表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1、置于工作台I上的前机架2和后机架3,还包括,瓷砖进给系统4:安装于工作台I上用于输送待进行表面处理的瓷砖;抛丸系统5:安装于后机架上对瓷砖进给系统4输送过程中的瓷砖表面进行表面高速抛钢丸,用于将瓷砖表面抛打成荔枝纹面;钢丸或粉尘回收系统6:安装于前机架2和后机架3上,且与抛丸系统5的进丸口和出料口都进行连通,用于将抛丸系统5中的粉尘进行回收、有用的钢丸再次循环回收利用。如图1所示,所述瓷砖进给系统4包括瓷砖进给驱动电机41、安装于瓷砖进给驱动电机41输出轴上的第一带轮传动副,所述第一带轮传动副包括主动滚筒42、从动滚筒43,张紧在主动滚筒42和从动滚筒43之间的用于输送瓷砖的传送带44。如图2、图3所示,所述抛丸系统5包括抛丸器51、抛丸器电机52、抛丸器电机支架53,所述抛丸器电机5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带轮传动副与抛丸器51连接驱动抛丸器51高速转动向瓷砖表面抛打钢丸,所述第二带轮传动副包括主动带轮54、从动带轮55、张紧在主动带轮54与从动带轮55之间的传动带56。所述抛丸器51包括T型壳体511、置于T型壳体511内部的主轴512、圆盘512、分料轮513、叶片组514,以及进丸管515,所述主轴512的一端与从动带轮55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另一端与圆盘512固定连接,所述分料轮513固定在圆盘512的中部位置,所述叶片组514均匀固定在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瓷砖荔枝纹面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置于工作台上的前机架和后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瓷砖进给系统:安装于工作台上用于输送待进行表面处理的瓷砖;抛丸系统:安装于后支架上对瓷砖进给系统输送过程中的瓷砖表面进行表面高速抛钢丸,用于将瓷砖表面抛打成荔枝纹面;钢丸或粉尘回收系统:安装于前支架和后支架上,且与抛丸系统的进丸口和出料口都进行连通,用于将抛丸系统中的粉尘进行回收、有用的钢丸再次循环回收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刘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