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连轧机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7998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热连轧机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所述活门装置包括:上活门,布置在所述热连轧机的出口处的上夹送辊的后方,上活门的前端枢转地连接到上夹送辊;活门板,倾斜地布置在上活门的后端且位于上导板下方。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热连轧机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使带钢在通过上活门与上导板的接口处时平滑过渡,不会导致带钢头部被撞折叠或钻入缝隙中,减少废钢,保证带钢顺利导入卷取机,降低故障时间,降低备件消耗,减少质量异议,提高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热连轧机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所述活门装置包括:上活门,布置在所述热连轧机的出口处的上夹送辊的后方,上活门的前端枢转地连接到上夹送辊;活门板,倾斜地布置在上活门的后端且位于上导板下方。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热连轧机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使带钢在通过上活门与上导板的接口处时平滑过渡,不会导致带钢头部被撞折叠或钻入缝隙中,减少废钢,保证带钢顺利导入卷取机,降低故障时间,降低备件消耗,减少质量异议,提高产品质量。【专利说明】用于热连轧机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热连轧机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热连轧机卷取区夹送辊出口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
技术介绍
图1和图2示出了目前在冶金行业常见的、用于热连轧机卷取区夹送辊出口的活门装置。该活门装置包括上活门I和下活门2。上活门I布置在热连轧机的出口处的上夹送辊3的后方,上活门I的前端(例如)通过铰链31枢转地连接到上夹送辊3,上活门I的后端位于卷取机的助卷辊(未示出)的上导板4上方且被上导板4支撑。下活门2布置在所述出口处的下夹送辊5的后方,下活门2的前端固定到下夹送辊5,下活门2的后端连接到卷取机(未示出)。主要由上活门1、下活门2及上导板4组成通道6。油缸7通过连杆32连接到铰链31,以改变上活门I的工作状态。例如,当进行卷取作业时,油缸7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以使上活门I抬升(直至上活门I的后端被上导板4支撑为止)打开通道6以便带钢通过。带钢从彼此面对地布置在所述出口处的上夹送辊3和下夹送辊5之间出来,受到上夹送辊3和下夹送辊5共同作用,使得带钢头部变形。头部变形的带钢运动通过通道6,到达卷取机,而被卷取成卷。上活门I防止带钢从通道6向上穿出,下活门2防止带钢从通道6向下穿出,二者共同作用以保证带钢顺利进入卷取机卷取成卷。例如,当不进行卷取作用时,油缸7的活塞杆向上运动,以使上活门I下降低于轧制平面而关闭通道6。然而,如图1和图2所示的活门装置存在如下缺陷:由于上活门I的后端位于上导板4上方且被上导板4支撑,导致上活门I的后端与上导板4的前端上下错位(后者低于前者6-10mm)而形成台阶A,带钢头部撞到台阶A而引起带钢头部折叠造成废钢,带钢不能顺利运动通过通道6将其头部导入卷取机;由于铰链31等铰接件长期磨损,导致台阶A变成缝隙,在轧制高强度薄钢(厚度小于3.0mm)时,带钢头部插入台阶A处的缝隙中或者带钢头部撞到台阶A而引起带钢头部折叠造成废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带钢头部插入台阶A处的缝隙中或者带钢头部撞到台阶A而引起带钢头部折叠造成废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热连轧机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热连轧机的活门装置,所述活门装置包括:上活门,布置在所述热连轧机的出口处的上夹送辊的后方,上活门的前端枢转地连接到上夹送辊;活门板,倾斜地布置在上活门的后端且位于上导板下方。所述活门装置还包括:下活门,布置在所述出口处的下夹送辊的后方,下活门的前端固定到下夹送辊,下活门的后端连接到卷取机。所述活门装置还包括:下活门,布置在所述出口处的下夹送辊的后方,下活门的前端枢转地连接到下夹送辊,下活门的后端连接到卷取机。上活门的前端通过铰链枢转地连接到上夹送辊,下活门的前端通过铰链枢转地连接到下夹送辊。活门板的前端通过焊接而倾斜地固定到上活门的后端,活门板的后端位于上导板下方且支撑上导板。在上活门的后端和活门板的前端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焊料。加强筋孔分别贯穿上活门的后端和活门板的前端而形成且关于所述间隙对称,加强筋板布置于加强筋孔中。活门板的前端通过锁扣或插销与铰链的组合件而倾斜地固定到上活门的后端,活门板的后端位于上导板下方且支撑上导板。加强筋孔贯穿上活门的后端、上活门的后端和活门板的前端之间的间隙以及活门板的前端而形成,关于所述间隙对称,且沿着所述间隙与锁扣或插销与铰链的组合件交替地布置,加强筋板布置于加强筋孔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热连轧机,所述热连轧机包括上述的活门装置。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热连轧机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使带钢在通过上活门与上导板的接口处时平滑过渡,不会导致带钢头部被撞折叠或钻入缝隙中,减少废钢,保证带钢顺利导入卷取机,降低故障时间,降低备件消耗,减少质量异议,提高产品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目前常见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活门装置的上活门的作用原理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活门装置的侧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5是图3的活门装置的上活门与活门板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照图3至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的活门装置及包括活门装置的热连轧机。为了附图简要的目的,在附图中仅示出了热连轧机的上夹送辊3和下夹送辊5。由于根据本技术的活门装置通过对现有的上活门I进行改造而获得,因此为了说明书简要的目的,在下文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且省略对于相同元件的描述。通过在距离上活门I的后端边缘一定距离(例如200mm,根据带钢撞击的位置通过经验确定)处,将上活门I的后端切割下来(例如通过气焊机,但是要求气焊机垂直于上活门I的表面切割),由此得到根据本技术的活门装置的上活门11和活门板12。与图1和图2中示出的上活门I类似,上活门11布置在热连轧机的出口处的上夹送辊3的后方,上活门11的前端枢转地连接到上夹送辊3。例如,上活门11的前端通过铰链31枢转地连接到上夹送辊3,这样,油缸7通过连杆32使上活门11围绕铰链31旋转而改变上活门11的工作状态。活门板12倾斜地布置在上活门11的后端且位于上导板4下方。具体地说,活门板12的后端位于上导板4下方且支撑上导板4。这样,活门板12与上活门11形成一定角度B (例如30度,根据带钢撞击的位置通过经验确定)。该角度B确保活门板12 (具体地说,活门板12的后端)位于上导板4下方(例如与上导板4相距5-10mm)且支撑上导板4。上活门11通过活门板12连接到上导板4。考虑到带钢撞击的力度,优选地,活门板12的前端通过焊接而倾斜地固定到上活门11的后端。例如,在上活门11的后端和活门板12的前端(与上活门11的后端对应)之间的间隙13 (形成角度B的空间)中填充有焊料,然后利用所述焊料执行焊接而将活门板12的前端固定到上活门11的后端。为了确保焊接强度,在将活门板12焊接到上活门11之前,可以使用磨光机清理磨光上活门11和活门板12的形成间隙13的两个表面,或者可以使用气焊机在上述两个表面上开设坡口。另外,为了确保在将活门板12焊接到上活门11之后形成的角度B的精度,在将活门板12焊接到上活门11之前,预先调节上活门11和活门板12,使得上活门11和活门板12形成的角度小于角度B,以预留活门板12的焊接反变形量(上活门11和活门板12形成的角度比角度B小多少通过经验确定)。另外,考虑到带钢撞击的力度,优选地,在上活门11的后端和活门板12的前端,关于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热连轧机的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门装置包括:上活门,布置在所述热连轧机的出口处的上夹送辊的后方,上活门的前端枢转地连接到上夹送辊;活门板,倾斜地布置在上活门的后端且位于上导板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学忠廖运均徐志刚吕敬东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