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式单面机皮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7966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基底结构的单面瓦楞机皮带(40)。该基底结构(66)包括内表面(60)及外表面(62),以及机器或运转方向以及横机器方向。该基底结构(66)由机器方向纱线(70)及横机器方向纱线(68)形成,且具有形成于基底结构表面内的沟槽(64)。可选择地,瓦楞机皮带(40)可包括形成于基底结构(66)表面的孔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瓦楞纸板的制造,以及涉及制造该种纸板的机器所用的皮带。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瓦楞纸板制造生产线的单面机阶段的皮带。
技术介绍
在瓦楞纸板制造中,用蒸汽对所谓的芯纸进行加热,此加热可使芯纸更为柔韧,其后将芯纸送入由一对齿相互啮合的带齿辊之间所形成的压区,藉此使芯纸产生的瓦楞状结构呈均一波浪图案。然后将淀粉糊施加于瓦楞状芯纸的皱折内,其后瓦楞状芯纸进入压榨压区,与衬板紧密配合。在压区内,瓦楞状芯纸与衬板粘结到一起以形成完整的层体,然后可根据需要对该层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此目的的一种机器中,由齿状或瓦楞状辊与压制辊构成压区。在另一更近期设计的机器中,压榨压区沿运行方向延伸,使用皮带来取代压制辊。该皮带将瓦楞状结构芯纸与衬板保持在一起,压靠于瓦楞状辊,以获得其外周的重要部分。皮带在严苛的操作条件下运转。由于使用加热来蒸发芯纸内的水分,因此皮带在高拉伸条件下运转于高温环境。此外,皮带连续运转压靠瓦楞状辊上的齿,其间夹有层板,以获得芯纸与衬板之间粘结所需的压力。此外,皮带必须具有挠性,还需具有足以耐起皱的长度强度与宽度强度,起皱会导致皮带不期望地从一侧边移至另一侧边。此外,皮带面临两个对立问题。首先,皮带必需具有足够的磨擦系数,以使皮带能够通过将衬板携带入压区,而粘贴于芯纸。因此,提出了多种增加皮带表面摩擦系数的解决方法,包含用树脂涂覆皮带、将纤维针刺入皮带、以及上述步骤的组合,上述方案披露于美国专利6,470,944及6,276,420,在此并入本文作为参考。虽然这些解决方法增加的皮带表面磨擦系数足够供皮带将衬板携带入压区,然而这些解决方法在某些情形中会产生不利情况,此不利情况是在纸离开压区时,皮带的高摩擦系数会使粘结的芯纸与衬板被携带到皮带运行方向。这将导致瓦楞纸板品质下降。因此,对瓦楞机皮带的要求是,具有充分排放纸板水分的能力、在压区后完全卸载纸板、且具有足够将衬板携带入压区的高磨擦系数。针对使用上述类型皮带所涉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方法及/或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瓦楞纸板的改良皮带。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增强水分排除性能的瓦楞纸板。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兼顾两种特性的皮带,其既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安装皮带后立刻具有改良的卸载特性。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足够将瓦楞纸板推送通过压区的磨擦特性及改良卸载特性的皮带。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基底结构的单面瓦楞机皮带。该基底结构包括内表面及外表面以及机器或运转方向以及横机器方向。该基底结构由机器方向纱线及横机器方向纱线形成,且该基底结构具有形成于经涂覆的基底结构外表面内的沟槽。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基底结构的单面瓦楞机皮带。该基底结构包括内表面及外表面以及机器或运转方向及横机器方向。该基底结构较好由机器方向纱线及横机器方向纱线形成,且在涂覆后设置多个形成于结构外表面内的构件,用于排除水分。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指出了本专利技术所特有的多项新颖特征,该权利要求书构成本专利技术披露内容的一部分。结合下文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操作优越性以及特定目的,下文例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附图说明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参照下文实施方式及附图,其中图1示出典型的使用皮带单面成形机的制造瓦楞纸板生产线;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皮带的轴侧图;图3示出图2所示皮带的3-3线剖视图,其具有不可渗透树脂层;图4示出图2所示皮带的3-3线剖视图,其具有可渗透树脂层;图5示出图2所示皮带的3-3线剖视图,其具有不可渗透树脂层及针刺纤维;图6示出图2所示皮带的3-3线剖视图,其具有可渗透树脂层及针刺纤维;图7-图14是俯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纵向及横向的可选沟槽图案;以及图15-图20是形成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皮带中的沟槽图案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看附图,图1是常规瓦楞纸板生产线的皮带单面机阶段10的示意图。预先将芯纸12曝露于蒸汽,以使其柔韧性更佳,将芯纸12连续送入一对组合辊14、16之间。辊14、16具有间隔一致的外缘齿18、20,随着辊14、16绕各自平行轴线22、24旋转,齿18、20彼此啮合。啮合齿18、20在芯纸12中产生瓦楞状结构26。涂布机构28将淀粉糊30施加于芯纸12中瓦楞状结构26的皱折32内。在点36处,将瓦楞状芯纸12接续施加于衬板34,环绕一对间隔配置辊42、44运行的皮带40在该点36处绕过辊42。间隔配置辊42、44布置为使皮带40紧贴辊16,且两辊与辊16一起形成压区,藉此可在间隔配置辊42、44之间的整个行程内,使环绕运行的皮带40紧贴辊16运行,在辊16与皮带40之间形成延长的压区。经由至少辊42和44、皮带40及辊16之一,将热施加于瓦楞状芯纸12及衬板34。当瓦楞状芯纸12曝露于蒸汽时,热使得瓦楞状芯纸12所吸收的水蒸发,并且干燥淀粉糊30。辊42、44布置为,使得在系统运转时,在基本上周缘部分,辊16的齿20紧贴皮带40的外侧面。齿20使瓦楞状芯纸12在前进时维持适宜的定位。同时,辊16将芯纸12上带有淀粉糊的一面紧密压靠于衬板34,以使三者彼此粘结。粘结有衬板34的瓦楞状芯纸12作为成品50从辊16与辊44之间离开。图2是皮带40的轴侧图。该皮带40具有内表面60及外表面62。外表面62具有多个大致沿机器方向围绕皮带40延伸的沟槽64。图3是图2中3-3线的皮带40剖视图。该剖视图沿皮带横向或横机器方向,并且该图示出的皮带包含基底结构66。如图3所示,可以使用横向或横机器方向纱线68以及纵向或机器方向纱线70织造基底结构66。基底结构66描绘为平织,以横向纱线68为纬纱,位于成对堆叠的纵向经纱70上方、下方以及之间,来进行双重织造,且其后连接形成环形带。然而,必须了解的是,基底结构66可以是环形织造。必须更进一步了解的是,基底结构66可以是单层织造或其它任何适合达成此目的的织造方式。可替换地,基底结构66为非织造结构,该非织造结构类型为(例如)由横向及纵向纱线所形成的组合,横向及纵向纱线可以通过粘结相互交叉点来形成织物。此外,基底结构66可以是针织物或编织物,或者是专利技术人为Gauthier的美国专利4,567,077所示的螺旋连接带的类型,其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基底结构66也可以为聚合物树脂材料挤出成层体或薄膜类型,然后可在层体或薄膜中设置孔洞。可替换地,基底结构66可包含非织造网眼织物,例如专利技术人为Johnson的共同转让美国专利4,427,734所示出的织物,其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此外,也可以使用如专利技术人为Rexfelt等人的共同转让美国专利5,360,656所示出的方法,通过使织造条带、非织造条带、针织条带、网眼条带或编织条带螺旋缠绕,制成基底结构66,其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因此,基底结构66可以包含螺旋缠绕条带,其中用连续接缝将各螺旋捻圈连接到下一个螺旋捻圈,藉此使基底结构在纵向为环状。在共同转让美国专利5,792,323及5,837,080中披露了具有此种类型基底结构66的皮带40,其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可使用一个或多个此种类型的层体,并且可选择地,可使用接缝以用于安装于机器。基底结构66可以是织造而成的,或者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面瓦楞机皮带,包括:    基底结构,所述基底结构具有内表面及外表面,以及机器或运转方向及横机器方向,所述基底结构由机器方向纱线及横机器方向纱线形成;    聚合物树脂层,施加于所述基底结构的至少一个表面;以及    多个沟槽,形成于所述基底结构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伦L毕林斯葛瑞哥里兹克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