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树森专利>正文

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7842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4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栽培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前支撑杆和第二前支撑杆两者与地面之间设有锐角夹角;与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铰接连接的后支撑架;用于限制后支撑架转动角度的连接件;若干层水平方向设置的承载托架,该若干层承载托架沿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每层承载托架均与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铰接连接;在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后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可将苗木、花卉、蔬菜放置在承载托架上,闲置时,将最顶层的承载托架翻转至栽培支架的后侧,将下层的依次转动至与前支撑杆同向的位置,节省了放置空间,解决了闲置时占用空间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栽培用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前支撑杆和第二前支撑杆两者与地面之间设有锐角夹角;与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铰接连接的后支撑架;用于限制后支撑架转动角度的连接件;若干层水平方向设置的承载托架,该若干层承载托架沿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每层承载托架均与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铰接连接;在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后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可将苗木、花卉、蔬菜放置在承载托架上,闲置时,将最顶层的承载托架翻转至栽培支架的后侧,将下层的依次转动至与前支撑杆同向的位置,节省了放置空间,解决了闲置时占用空间的问题。【专利说明】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
本技术属于栽培用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
技术介绍
为节约空间,目前栽培苗木、花卉、蔬菜等都采用立体式栽培支架,通过多层次的空间摆放来增加空间利用率。这种立体式栽培支架主要存在以下缺点:闲置时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旨在解决现有的栽培支架闲置时占用空间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述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所述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前支撑杆和第二前支撑杆,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与地面之间设有锐角夹角;与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铰接连接的后支撑架;用于限制所述后支撑架转动角度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与所述后支撑架之间;若干层水平方向设置的承载托架,若干层所述承载托架沿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每层所述承载托架与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铰接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支撑杆、所述第二前支撑杆、所述后支撑架的底部的万向轮。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承载托架包括呈L形的第一托架臂,所述第一托架臂的短臂端与所述第一前支撑杆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托架臂位于所述第一前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前支撑杆的一侧;呈L形的第二托架臂,所述第二托架臂的短臂端与所述第二前支撑杆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托架臂位于第二前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的一侧;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托架臂的长臂与所述第二托架臂的长臂之间的若干根托架连杆,最靠近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的所述托架连杆与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接触。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后支撑架包括第一后支撑杆,所述第一后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前支撑杆铰接连接;第二后支撑杆,所述第二后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前支撑杆铰接连接;支撑架连杆,所述支撑架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后支撑杆的铰接端、第二后支撑杆的铰接端固定连接;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后支撑杆与第二后支撑杆之间的支撑架加固杆。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为两个四连杆机构,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前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后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前支撑杆与所述第二后支撑杆之间。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时,将苗木、花卉、蔬菜等分层放置在承载托架上,闲置时,由于第一托架臂、第二托架臂呈L形且短臂端与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铰接连接,可将最顶层的承载托架翻转至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的后侧,将下层的承载托架依次转动至与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同向的位置,这样折叠后就呈一框架状,节省了放置空间,解决了闲置时占用空间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的折叠后沿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a、第一前支撑杆,10b、第二前支撑杆,11、后支撑架,111a、第一后支撑杆,111b、第二后支撑杆,112、支撑架连杆,113、支撑架加固杆,12、连接件,13、承载托架,131a,第一托架臂,131b,第二托架臂,132、托架连杆,14、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图1、图2可知,该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前支撑杆IOa和第二前支撑杆10b,该第一前支撑杆10a、第二前支撑杆IOb与地面之间设有锐角夹角α,在本实施例中,锐角夹角α的大小为30。≤ α≤ 60° ;与第一前支撑杆10a、第二前支撑杆IOb铰接连接的后支撑架11,该后支撑架11包括第一后支撑杆Illa,该第一后支撑杆Illa的上端部与第一前支撑杆IOa铰接连接,第二后支撑杆Illb,该第二后支撑杆Illb的上端部与第二前支撑杆IOb铰接连接,支撑架连杆112,该支撑架连杆112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后支撑杆Illa的铰接端、第二后支撑杆Illb的铰接端固定连接,以及设置在第一后支撑杆Illa与第二后支撑杆Illb之间的支撑架加固杆113 ;用于限制后支撑架11转动角度的连接件1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2为两个四连杆机构,分别连接在第一前支撑杆IOa与该第一后支撑杆Illa之间、第二前支撑杆IOb与第二后支撑杆Illb之间;若干层水平方向设置的承载托架13,该若干层承载托架13沿第一前支撑杆10a、第二前支撑杆IOb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每层承载托架13均与第一前支撑杆10a、第二前支撑杆IOb铰接连接,每层承载托架13包括呈L形的第一托架臂131a,该第一托架臂131a的短臂端与第一前支撑杆IOa铰接连接,该第一托架臂131a位于第一前支撑杆IOa远离第二前支撑杆IOb的一侧,呈L形的第二托架臂131b,该第二托架臂131b的短臂端与第二前支撑杆IOb铰接连接,该第二托架臂131b位于第二前支撑杆IOb远离第一前支撑杆IOa的一侧,以及连接在第一托架臂131a的长臂与第二托架臂131b的长臂之间的若干根托架连杆132,最靠近第一前支撑杆10a、第二前支撑杆IOb的托架连杆132与第一前支撑杆10a、第二前支撑杆IOb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托架13设置为三层,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四层、五层或者更多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前支撑杆10a、第二前支撑杆10b、第一后支撑杆11 la、第二后支撑杆Illb的底部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14。这样可以方便的移动整个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使用非常的方便。使用该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时,将苗木、花卉、蔬菜等分层放置在承载托架13上,闲置时,由于第一托架臂131a、第二托架臂131b呈L形且短臂端与第一前支撑杆10a、第二前支撑杆IOb铰接连接,可将最顶层的承载托架13翻转至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的后侧,将下层的承载托架13依次转动至与第一前支撑杆10a、第二前支撑杆IOb同向的位置,这样折叠后就呈一框架状,节省了放置空间,解决了闲置时占用空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前支撑杆和第二前支撑杆,该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与地面之间设有锐角夹角;与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铰接连接的后支撑架;用于限制后支撑架转动角度的连接件;若干层水平方向设置的承载托架,该若干层承载托架沿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每层承载托架均与第一前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折叠式栽培支架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前支撑杆和第二前支撑杆,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与地面之间设有锐角夹角;与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铰接连接的后支撑架;用于限制所述后支撑架转动角度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与所述后支撑架之间;若干层水平方向设置的承载托架,若干层所述承载托架沿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每层所述承载托架与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第二前支撑杆铰接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支撑杆、所述第二前支撑杆、所述后支撑架的底部的万向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森范立国黄向丽夏连芹刘钊
申请(专利权)人:刘树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