摞迭式蜂窝涂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777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蜂窝结构芯块的涂胶机,特别是一种采用摞叠法的涂胶机,此摞叠式蜂窝涂胶机利用其上的控制装置和支撑栅及其动作实现对自动切割好的原材料(包括纸、玻璃纸、金属箔片等)先定位后摞合这种机构摞叠方式,达到高质量制作蜂窝结构芯块的目的,采用此方法比采用卷叠法和折叠法可以降低浪费,提高效率,增强质量,实现制作蜂窝芯块的自动化;与美国专利US3519510相比,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并少了一道对原材料进行先置处理的工序。(*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造蜂窝结构芯块的涂胶机,特别是一种采用摞迭法的涂胶机。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成熟的蜂窝结构芯块制造方法是卷叠法和折叠法,此法要求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产品质量好,但它们都有一先天性缺陷原材料浪费大,因为采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蜂窝结构最初是环形的,只有经过切割开才能变成蜂窝结构芯块,由于环形内外径不同,切开时必然会产生费角,造成浪费。美国专利US3519510提供一种采用摞迭法制造蜂窝结构的设备,可以避免浪费,但其结构复杂,摞合装置尚未实现自动化,且该设备要求对制造蜂窝结构的材料先进行先置处理后才能用该设备制造蜂窝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摞合法制造蜂窝结构的设备,且原材料无浪费,可实现生产自动化,无需前置处理工序。本技术由蜂窝料架、料的预处理与传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摞迭装置组成,在料的预处理与传动装置和摞迭装置之间有一由控制装置控制的翻版(9)和一由电机带动的边毛辊组(10);由控制装置控制的摞迭装置由栅车机构和工作台机构组成,栅车机构包括由控制装置控制沿水平的栅车导轨(37)前后运动的栅车(18)及由控制装置控制的驱动栅车前后运动的电机和其传动装置(22)、固定在栅车(18)前部的支撑杆(15)、通过销连接在支撑杆上部的支撑栅(13),支撑栅(13)呈板状栅形,当支撑栅(13)处于水平位置时,支撑栅(13)、支撑杆(15)和栅车(18)上表面三者呈一左框 形状,支撑栅头部有镇压轮组(31),在支撑栅(13)头部与支撑销之间,支撑栅(13)的左右两边有配合在静止不动的支撑栅导槽(16)内的滑块(32),导槽(16)的轨迹形状使支撑栅滑块(32)运动时使支撑栅头部下降一段距离后又复原原来水平位置,在栅车下,有一控制栅车左右定位的双向定位阻尼器(19);支撑栅下是工作台机构,它包括工作台(12)和固定在工作台后端部直立的后栅(14),工作台水平地位于支撑栅(13)与栅车(18)之间,后栅(14)的高度高于支撑栅(13)的水平高度;控制装置采用凸轮机构,它包括一转动轴(44)、转动轴上的信号轮(27)和凸轮(35),信号轮(27)的轮面上有凹陷,对应凹陷的有触头及对应的控制电路,凸轮配有连杆(28),连杆(28)的一端与凸轮(35)相接触,另一端与翻版(9)下部相接。在工作台(12)下部固定地安装了一以支撑工作台的丝杆(24),与丝杆(24)配合的是丝杆齿轮(23),与丝杆齿轮啮合的是单向步进器(23),在步进器(23)上有一拨杆(38),在栅车(18)下面中部有一挡块(39),栅车(18)复位时,此挡块(39)能撞到拨杆(38)从而带动丝杆齿轮(23),使工作台(12)下降一高度。在靠近工作台(12)左右两边位置还安装了由控制装置控制的左、右边栅(11),边栅(11)的上端高于水平的支撑栅(13),在控制装置的转动轴(44)上还装有一对凸轮(36),与凸轮配合的有连杆(26),连杆(26)的另一端与边栅(11)下部相连,用于控制边栅(11)的敲击定位。上述的信号轮(27)采用4个侧面相接的轮子abcd,每个轮子的轮面上都有凹陷,对应凹陷的有触头及对应的控制电路a′b′c′d′,分别是控制切刀动作电路a′、边毛辊电路b′、栅车后退电路c′和栅车复位电路d′,当触头进入凹陷时,对应的控制电路发出信号。上述栅车(18)下面中部的挡块(39)采用其下伸长度可变化的螺栓形式连接,使其撞击单向步进器(25)上的拨杆(38)时,与拨杆(38)接触的长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工作台(12)下降高度不同,以适应不同复合纸的厚度要求。本技术驱动栅车的传动装置采用钢丝绳(21)和串联在钢丝绳(21)上的缓冲弹簧(20)(20′)与卷扬轮来传动电机的动力,以提高栅车(18)的运动速度并可减振,使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本摞迭式涂胶机采用支撑栅及其动作达到对切成规格并涂好胶的双层符合材料先定位后摞合的机械叠摞方式实现几乎无浪费地制作高质量的蜂窝芯块的目的。本技术与采用卷叠法相比较,有如下特点1.降低原材料浪费量,提高成品率20%以上;2.在允许的情况下,可增加叠层厚度,从而加大了蜂窝芯块的拉伸体积,并且质量稳定;3.减少一道手工划切工序,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折叠法相比1.在同等情况下,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2.蜂窝规格整度提高;3.设备加工成本降低;4.叠层质量不受叠层厚度的限制。与美国专利US3519510提供的采用摞迭法的设备相比1.结构相对简单;2.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3.生产蜂窝结构芯块前无对原材料进行先置处理工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摞迭式蜂窝涂胶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是摞迭式蜂窝涂胶机的栅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4、图5是摞迭式蜂窝涂胶机的工作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控制工作台升降传动轮系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摞迭式蜂窝涂胶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图9是摞迭式蜂窝涂胶机的支撑栅上滑轮运动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摞迭式蜂窝涂胶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由蜂窝料架(1)(1′)、料的预处理与传动装置(2)(2′)(3)(3′)(4)(5)(6)(7)(8)、控制装置和摞迭装置组成,料的预处理与传动装置和摞迭装置之间有一由控制装置控制的翻版(9)和一由电机带动的边毛辊组(10);由控制装置控制的摞迭装置由栅车机构和工作台机构组成,栅车机构包括由控制装置控制敲击定位支撑栅(13)上面复合纸的左、右边栅(11)、栅车(18)、固定在栅车下面中部的挡块(39)、固定在栅车上的支撑杆(15)、通过销连接在支撑杆上部的支撑栅(13)、支撑栅头部的镇压轮(31)、固定的导槽(16)和由控制装置控制的带动栅车移动的电机及卷扬辊(22)和牵引栅车的钢丝绳(21)和串联在钢丝绳上的缓冲弹簧(20)(20′),在支撑栅上固定一可沿支撑栅导槽(16)滑动的滑块(32),在栅车下有一控制栅车左右位置的双向定位阻尼器(19);在支撑栅下是工作台机构,它包括工作台(12)、固定在工作台后端部的后栅(14)、固定在工作台下部的丝杆(24)、与丝杆配合的丝杆齿轮(23)、与丝杆齿轮啮合的单向步进器(23)、步进器上的拨杆(38),栅车复位时,其下的挡块(39)能撞到拨杆(38)从而带动丝杆齿轮(23),使工作台(12)下降一定高度;控制装置采用凸轮机构,它包括一转动轴(44)、转动轴上的信号轮(27)、两对凸轮(35)(36),信号轮(27)采用4个侧面相接的轮子abcd,每个轮子的轮面上有一个凹陷,对应凹陷的有触头及对应的电路,分别是控制预处理装置的切刀动作电路a′、边毛辊电路b′、栅车后退电路c′和栅车复位电路d′,两对凸轮(35)(36)分别连有连杆(28)(26),用于控制翻版(9)的升降和边栅(11)的敲击定位。在图中,蜂窝料架(1)上的纸带(原材料)经导向辊(2)传送到印胶辊组(3)和(3′)处进行双面印胶后,进入加温箱(4)加热使所涂的胶稍微风干后,到达导向辊(2′)处与从蜂窝料架(1′)送出到达导向辊(2′)的纸带(未涂胶)粘合后,形成双层的复合纸带,经整边滚刀(5)切边到达牵引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摞迭式蜂窝涂胶机,它由蜂窝料架、料的预处理与传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摞迭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料的预处理与传动装置和摞迭装置之间有一由控制装置控制的翻版(9)和一由电机带动的边毛辊组(10);由控制装置控制的摞迭装置由栅车机构和工作台机构组成,栅车机构包括由控制装置控制沿水平的栅车导轨(37)前后运动的栅车(18)及由控制装置控制的驱动栅车前后运动的电机和其传动装置(22)、固定在栅车(18)前部的支撑杆(15)、通过销连接在支撑杆上部的支撑栅(13),支撑栅(13)呈板状栅形,当支撑栅(13)处于水平位置时,支撑栅(13)、支撑杆(15)和栅车(18)上表面三者呈一左框“***”形状,支撑栅头部有镇压轮组(31),在支撑栅(13)头部与支撑销之间,支撑栅(13)的左右两边有配合在静止不动的支撑栅导槽(16)内的滑块(32),导槽(16)的轨迹形状使支撑栅滑块(32)运动时使支撑栅(13)头部下降一段距离后又复原原来水平位置,在栅车下,有一控制栅车左右定位的双向定位阻尼器(19);在支撑栅下是工作台机构,它包括工作台(12)和固定在工作台后端部直立的后栅(14),工作台水平地位于支撑栅(13)与栅车(18)之间,后栅(14)的高度高于支撑栅(13)的水平高度控制装置采用凸轮机构,它包括一转动轴(44)、转动轴上的信号轮(27)和凸轮(35),信号轮的轮面上有凹陷,对应凹陷的有触头及对应的控制电路,凸轮配有连杆(28),连杆的一端与凸轮(35)相接触,另一端与翻版(9)下部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韬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飞机工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