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7505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4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粉末容器包括:用于收容粉末的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引入口,从所述引入口引入粉末;传送部件,所述传送部件的一端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侧壁上位于所述引入口的下方的位置处,并且所述传送部件的另一端用作随着所述容器主体中回收的粉末的量的增加而向上位移的自由端,所述传送部件通过旋转将粉末从所述一端传送至所述另一端;以及引导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上,以便随着所述传送部件向上位移而沿着与所述传送部件的所述另一端的位移方向交叉的方向引导所述传送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6-133397中所披露的粉末容器包括容器,该容器具有:引入口,从引入口引入包含废色调剂的废粉末;接头部分,其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容器的侧表面上;以及平整部件,其位于容器内且一端被接头部分支撑。平整部件被接头部分松弛地支撑为可以摆动。因此,平整部件的角度根据积累在容器中的废粉末的高度而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容器主体内未被粉末填充的空间的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粉末容器,所述粉末容器包括:用于收容粉末的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引入口,从所述引入口引入粉末;传送部件,所述传送部件的一端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侧壁上位于所述引入口的下方的位置处,并且所述传送部件的另一端用作随着所述容器主体中回收的粉末的量的增加而向上位移的自由端,所述传送部件通过旋转将粉末从所述一端传送至所述另一端;以及引导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上,以便随着所述传送部件向上位移而沿着与所述传送部件的所述另一端的位移方向交叉的方向引导所述传送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壁上设置有检测所述容器主体中的粉末的检测装置,设置在最高位置的所述引导部分向所述壁引导所述传送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和第四方面,所述传送部件具有螺旋形形状,并且所述引导部分的沿与所述传送部件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传送部件的螺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所述引导部分相对于所述引入口设置在位于所述侧壁侧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和第七方面,所述引导部分是通过将沿与所述侧壁交叉的方向布置的壁的一部分凹进而设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至第十一方面,所述容器主体具有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传送部件接触以使所述传送部件弯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至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将形成在用于承载色调剂图像的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形成图像;收集单元,其收集转印色调剂图像之后残留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色调剂;以及色调剂容器,其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粉末容器,由所述收集单元所收集的色调剂通过所述引入口被回收到所述色调剂容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与未设置用于引导传送部件的引导部分的情况相比,减小了容器主体内未被粉末填充的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与检测装置未设置在由引导部分向其引导传送部件的壁上的情况相比,可以回收更多的粉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和第四方面,与引导部分的尺寸小于传送部分的螺距的构造相比,更可靠地防止了传送部件发生故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与引导部件相对于粉末引入口设置在所述侧壁的相反侧的构造相比,更可靠地抑制了因设置引导部分而导致的容器主体的容量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和第七方面,用户可以保持容器主体而无需设置使用户能够保持容器主体的单独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至第十一方面,与未提供所述接触部分的构造相比,积累在容器主体中的粉末能够被更有效地整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至第十九方面,与采用了未设有用于引导传送部件的引导部分的粉末容器的构造相比,降低了图像形成装置中色调剂容器的更换频率。附图说明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构造;图3A和图3B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废色调剂容器的透视图;图4A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废色调剂容器的内部构造,并且图4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传送螺旋件的自由端的移动;图5A和图5B示出了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废色调剂容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状态;图6A至图6D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螺旋引导件如何引导传送螺旋件的自由端;图7A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废色调剂容器的构造,并且图7B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螺旋引导件如何引导传送螺旋件的自由端;图8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被螺旋引导件所弯曲的传送螺旋件;以及图9A示出了根据比较例的废色调剂容器的构造,并且图9B示意性地示出了积累在根据比较例的废色调剂容器中的色调剂的形状。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整体构造图1示出了作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10沿上下方向(Y方向)从下侧至上侧顺序地具有纸张容器12、主操作单元14和文档读取单元16。主操作单元14具有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部分的操作的控制器20。在附图中,由圆圈(○)和圆圈内的(×)所形成的符号表示从近侧指向远侧的箭头,并且由圆圈(○)和圆圈内的点(·)所形成的符号表示从远侧指向近侧的箭头。此外,当从用户(未示出)处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0时(即,在正视图中),右侧、左侧、上侧、下侧、远侧和近侧分别对应X方向、-X方向、Y方向、-Y方向、Z方向和-Z方向。纸张容器12包括储存不同尺寸的作为记录介质的实例的记录纸张P的第一容器22、第二容器24、第三容器26和第四容器28。第一容器22、第二容器24、第三容器26和第四容器28分别设置有供给辊32和传送辊34,供给辊32用于逐页地供给储存在相应容器中的记录纸张P,传送辊34用于将由供给辊32所供给的记录纸张P传送至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传送路径30。此外,在传送路径30中,在传送辊34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逐页地传送记录纸张P的多个传送辊36。此外,在主操作单元14内的传送路径30中,沿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在传送辊36的下游侧设置有定位辊38,定位辊38使记录纸张P暂时地停止并且在预定的定时将记录纸张P供给至二次转印位置(将在下文中描述),由此执行图像转印定位。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视图中,传送路径30的上游部分沿Y方向从纸张容器12的-X方向侧直线地延伸至主操作单元14的-X方向侧。此外,传送路径30的下游部分从主操作单元14的-X方向侧的下部延伸至设置在主操作单元14的X方向侧的侧表面上的纸张排出部分13。此外,双面传送路径31与传送路径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09 JP 2012-2473111.一种粉末容器,包括:
用于收容粉末的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引入口,从所述
引入口引入粉末;
传送部件,所述传送部件的一端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所述容器
主体的侧壁上位于所述引入口的下方的位置处,并且所述传送部件
的另一端用作随着所述容器主体中回收的粉末的量的增加而向上位
移的自由端,所述传送部件通过旋转将粉末从所述一端传送至所述
另一端;以及
引导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上,以便随着所述传送部件
向上位移而沿着与所述传送部件的所述另一端的位移方向交叉的方
向引导所述传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壁上设置有检测所述容器主体中的粉
末的检测装置,设置在最高位置的所述引导部分向所述壁引导所述
传送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所述传送部件具有螺旋形形状,并且
所述引导部分的沿与所述传送部件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的尺寸大
于所述传送部件的螺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所述传送部件具有螺旋形形状,并且
所述引导部分的沿与所述传送部件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的尺寸大
于所述传送部件的螺距。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所述引导部分相对于所述引入口设置在位于所述侧壁侧
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所述引导部分是通过将沿与所述侧壁交叉的方向布置的
壁的一部分凹进而设置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所述引导部分是通过将沿与所述侧壁交叉的方向布置的
壁的一部分凹进而设置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所述容器主体具有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传送
部件接触以使所述传送部件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所述容器主体具有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传送
部件接触以使所述传送部件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所述容器主体具有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传送
部件接触以使所述传送部件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所述容器主体具有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传送
部件接触以使所述传送部件弯曲。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其将形成在用于承载色调剂图像的图像承载部
件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形成图像;
收集单元,其收集转印色调剂图像之后残留在所述图像承载部
件上的色调剂;以及
色调剂容器,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
器,由所述收集单元所收集的色调剂通过所述引入口被回收到所述
色调剂容器中。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井太郎大内章弘佐藤弘一酒井裕介星野弘久松井敏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