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7480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4 02:14
一种开关板装置,通过电性连接多个继电器至测试端,并且根据继电器的励磁及消磁切换测试端与测试总线的电性连接方式,以便使测试端在不同的信号之间进行切换,用以达成提升内电路测试的便利性及降低继电器的使用数量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内电路测试(In-Circuit-Test)设备中,利用继电器作为开关以切换测试端与测试总线的电性连接的开关板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工业界对于电子产品的出货量与速度的要求逐渐提高,如何在短时间内同时兼顾量产及品质已成为各家厂商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测试自动化逐渐受到各家厂商的重视。一般而言,传统的测试技术是以万用电表测试电子元件的,如:电阻、电容、电感等是否正常。然而,在大量生产的情况下,由于电子元件数量众多以及效率的要求,以往单纯以万用电表进行测试的技术已经不复使用。有鉴于此,便有厂商提出内电路测试的方式,通过多个测试端,如:多根探针(或称为针床),用以同时接触需要被测试的电子元件以进行自动化测试。请先参照图1,图1为现有的内电路测试设备的开关板的电路示意图,其内电路测试通过开关板10(Matrix Board)负责将响应单元20有限的测量信号端(如:S、I、……及G等端点)电性连接至各测试端,其具有多个继电器11所组成的多个通道(Channel),相同通道的继电器11彼此相互连通,也因此使得各个测试端不能独立控制,而且以此方式对测量信号端及输入输出端(Input/Output,I/O)皆有较多的使用限制条件、继电器的使用数量也较多,以同时测量S端及I端为例,首先,S端与I端必须分别位于不同通道(如:通道A、通道B),每测量其中一端至少须使用四个继电器,同时测量S端及I端就需要八个继电器,故上述方式仍然无法有效解决内电路测试不便及继电器数量众多的问题。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内电路测试不便及继电器数量众多的问题,因此实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遂揭露一种开关板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开关板装置,应用在内电路测试设备中,其装置包含:第一测试端、第二测试端、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及第五继电器。其中,第一测试端为导体,用以接触一个待测端点;第二测试端同样为导体,用以接触另一个待测端点;第一继电器用以与相同数量的第一测试端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用以与相同数量的第二继电器及一个测试总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及第二继电器通过线圈励磁及消磁以切换第一测试端与测试总线的电性连接方式;第三继电器用以与相同数量的第二测试端电性连接,第四继电器用以与相同数量的第三继电器及所述测试总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及第四继电器通过线圈励磁及消磁以切换第二测试端与测试总线的电性连接方式;第五继电器分别与第一测试端、第一继电器、第二测试端、第三继电器、第一通用输入输出端及第二通用输入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以控制第一测试端与第一通用输入输出端的电性连接,以及控制第二测试端与第二通用输入输出端的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装置如上,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电性连接多个继电器至测试端,并且根据继电器的励磁及消磁切换测试端与测试总线的电性连接方式,以便使测试端在不同的信号之间进行切换。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可以达成提高内电路测试的便利性及降低继电器的使用数量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内电路测试设备的开关板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继电器的脚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开关板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图4A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使第一测试端与测量信号端的S端电性连接的示意图。图4B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使第一测试端与测量信号端的I端电性连接的示意图。图4C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使第一测试端与测量信号端的G端电性连接的示意图。图4D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使第一测试端与测量信号端的NC端电性连接的示意图。图4E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使第一测试端及第二测试端与通用输入输出端电性连接的示意图。主要部件附图标记:10             开关板11             继电器20             响应单元101            第一测试端102            第二测试端110            测试总线111            第一继电器111a、111b     第一继电器112            第二继电器112a、112b     第二继电器113、113a      第三继电器114            第四继电器115、115a      第五继电器121            第一通用输入输出端122            第二通用输入输出端200            继电器210、230       开关端220、250       共接端240、260       开关端300            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由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在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开关板装置之前,先对本专利技术所自行定义的名词作以说明,请参照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继电器的脚位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开关端(210、260、230、240)是指继电器200的脚位,而共接端(Common,COM)(220、250)则是开关的共同接点。至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测试总线则是用以传输测量信号的总线,包含:S Bus、I Bus及G Bus等。在实际实施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继电器为双刀双掷(Double Pole Double Throw,DPDT)的继电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开关板装置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3及同时参照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开关板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其应用在内电路测试设备中,此装置包含:第一测试端101、第二测试端102、第一继电器111、第二继电器112、第三继电器113、第四继电器114及第五继电器115。其中,第一测试端101为导体且分别与第一继电器111的共接端(220、250)电性连接,以便接触待测端点。所述第一继电器111的开关端(210、260、230、240)分别与第二继电器112的共接端(220、250)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112的开关端(210、260、230、240)分别与测试总线11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111及第二继电器112通过线圈励磁及消磁的方式切换第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内电路测试设备中,该装置包
含:
至少一个第一测试端,所述第一测试端为导体,用以接触一待测端点;
至少一个第二测试端,所述第二测试端为导体,用以接触另一待测端点;
至少一个第一继电器,用以与所述第一测试端电性连接;
至少一个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第一继电器及测试总线电
性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及所述第二继电器通过线圈励磁及消磁以切换所述
第一测试端与该测试总线的电性连接;
至少一个第三继电器,用以与所述第二测试端电性连接;
至少一个第四继电器,用以与所述第三继电器及该测试总线电性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及第四继电器通过线圈励磁及消磁以切换所述第二测试端与
该测试总线的电性连接;及
至少一个第五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测试端、所述第
一继电器、所述第二测试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第一通用输入输出端及第二
通用输入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以控制所述第一测试端与该第一通用输入输出
端的电性连接,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测试端与该第二通用输入输出端的电性连
接;
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
继电器及所述第五继电器的数量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试总线至少包含
传输信号源、电流计及隔离点的信号。
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超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