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6894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11:57
提供在保持与反射型显示装置相同的反射显示性能的基础上,还可进行透射显示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具有该半透射型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以及半透射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半透射型显示装置1具备:第一基板14,所述第一基板14设置有多个按每个像素50形成的反射电极和反射电极;第二基板23,所述第二基板23设置有与反射电极相对的透明电极21和透明电极21;以及液晶层30,所述液晶层30的设置于第一基板14与第二基板23之间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第基板14和第二基板23的表面平行且在第一基板14与第二基板23之间扭转,该半透射型显示装置1利用反射电极进行反射显示,利用相邻的像素50的反射电极之间的空间进行透射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具有半透射型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以及半透射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具有利用画面背面的背光形成的透射光进行显示的透射型显示装置和利用外部光的反射光进行显示的反射型显示装置。透射型显示装置具有彩度高,在黑暗的环境下也容易看见画面的特征。反射型显示装置具有耗电量低、在明亮的环境下也容易看见画面的特征。另外,作为同时具有透射型显示装置和反射型显示装置的特征的显示装置例如有在一个像素内具有透射显示区域(透射显示部)和反射显示区域(反射显示部)的半透射显示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半透射显示装置在黑暗环境下利用背光的透射光进行显示,在明亮的环境下利用外部光的反射光进行显示。半透射型显示装置无论在明亮的环境下还是黑暗的环境下都容易看清画面,并且耗电量低。因此被作为电子设备尤其是作为在户外使用频率高的便携式的电子设备(移动电子设备)例如数码相机等移动信息设备或便携式电话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等的显示部使用。在半透射型显示装置上,确保透射显示区域和保持反射显示性能是折中选择的关系。即,如果为了提高透射显示性能,拟确保更大的透射显示区域,就必须相应地缩小反射显示区域,因此反射显示性能降低。相反,如果要保持与反射型显示装置相同的反射显示性能,就必须确保更大的反射显示区域,因此透射显示性能就相应地降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9-931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保持与反射型显示装置相同的反射显示性能的基础上,还可进行透射显示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具有该半透射型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以及半透射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根据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第一取向膜和按每个像素形成的反射电极;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第二取向膜和与上述反射电极相对的透明电极;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含有设置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该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上述第一取向膜和上述第二取向膜的表面平行且在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扭转,上述反射电极进行反射显示,相邻的上述像素的上述反射电极之间的空间进行透射显示。根据其它方式,提供一种具有半透射型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其中,该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第一取向膜和按每个像素形成的反射电极;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第二取向膜和与上述反射电极相对的透明电极;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含有设置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该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上述第一取向膜和上述第二取向膜的表面平行且在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扭转,上述反射电极进行反射显示,相邻的上述像素的上述反射电极之间的空间进行透射显示。根据其它方式,提供一种半透射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第一取向膜和按每个像素形成的反射电极;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第二取向膜和与上述反射电极相对的透明电极;液晶分子,所述液晶分子设置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利用上述反射电极进行反射显示的步骤以及利用相邻的上述像素的上述反射电极之间的空间进行透射显示的步骤,上述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基板的取向膜的表面平行且在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扭转。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相邻的像素的反射电极之间的空间进行透射显示,从而保持与反射型显示装置相同的反射显示性能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透射显示。附图说明图1是将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以切掉一部分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图2A是表示基本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图2B是表示彩色显示中的像素示意图。图2C是单色显示中的像素示意图。图3A是反射型显示装置的像素部的俯视图。图3B是半透射型显示装置的像素部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像素部的电极结构的俯视图。图5A是表示不向像素附加电压时的模拟结果图。图5B是表示采用线反转驱动方式或点反转驱动方式向像素附加电压时的模拟结果图。图5C是表示采用帧反转驱动方式向像素附加电压时的模拟结果图。图6是表示采用了MIP方式的图像的电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图7是表示是用于说明采用了MIP方式的像素动作的时序图。图8是表示利用相邻的图像的反射电极之间的空间进行透射显示时的图像间的液晶分子的活动图。图9是表示常白模式下的像素间的透射率的模拟结果图。图10A是表示利用黑矩阵划分像素的彩色像素图。图10B是表示利用滤光片的重叠部划分像素的彩色像素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的界面图。图12是表示摩擦的方向是说明图。图13是表示多个分割像素电极和分割像素间的空间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摩擦方向与透射率的关系图。图15是表示附加电压前的作为第一基板的TFT基板侧的摩擦的方向和液晶分子的状态示意图。图16是表示附加电压前的作为第一基板的TFT基板侧的摩擦的方向和液晶分子的状态示意图。图17是表示附加电压前的作为第一基板的TFT基板侧的摩擦的方向和液晶分子的状态示意图。图18是散射层的截面图。图19是表示散射层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20是表示散射层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21A是表示单间隙结构的情况下的常黑的ECB模式的光学设计的一个例子。图21B是表示单间隙结构的情况下的常黑的ECB模式的光学设计的一个例子。图22是表示在多间隙结构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的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像素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图23是表示反射显示区域的光谱的计算结果图。图24是表示透射显示区域的光谱的计算结果图。图25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像素部的电极结构的俯视图。图26A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数码相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6B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数码相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7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8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笔记本个人电脑的外观立体图。图29A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电话的打开状态的正视图。图29B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电话的侧视图。图29C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电话的关闭状态的正视图。图29D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电话的左视图。图29E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电话的右视图。图29F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电话的俯视图。图29G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电话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利用附图就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描述为“实施方式”)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具体说明。1.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1-1.彩色显示对应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1-2.基本的像素电路1-3.像素和子像素1-4.就像素部的电极构造的研究2.实施方式的说明2-1.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式2-2.MIP方式2-3.显示模式2-4.黑色矩阵和滤光片的重叠2-5.液晶分子的取向2-6.散射层2-7.具体实施例3.变形例4.电子设备5.本专利技术的方式〈1.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平板型(平面型)的显示装置。作为平板型的显示装置可以示出的有使用了液晶显示(LCD:LiquidCrystalDisplay)面板的显示装置、使用了电致发光(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使用了等离子显示(PD:PlasmaDisplay)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第一取向膜和按每个像素形成的反射电极;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第二取向膜和与所述反射电极相对的透明电极;以及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含有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该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所述第一取向膜和所述第二取向膜的表面平行且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扭转,所述反射电极进行反射显示,相邻的所述像素的所述反射电极之间的空间进行透射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05 JP 2012-2436921.一种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第一取向膜和按每个像素形成的反射电极;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第二取向膜和与所述反射电极相对的透明电极;以及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含有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该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所述第一取向膜和所述第二取向膜的表面平行且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扭转,当以所述第一基板的法线方向为Z方向,以与Z方向正交的两个方向为X方向和Y方向时,多个所述像素的每个具有相互隔开间隔沿X方向排列的多个子像素,多个所述子像素分别配置有彼此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多个所述子像素的每个具有彼此隔开间隔排列的多个分割子像素,多个所述分割子像素的每个中形成有所述反射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在彼此相邻的所述反射电极之间的空间不形成用于驱动所述液晶层的电极,在从Z方向看时,于沿X方向相邻的像素间的空间和在同一像素内彼此沿X方向相邻的子像素间的空间配置遮光部件,至少于在同一子像素内彼此相邻的分割子像素间的空间不配置遮光部件,所述遮光部件是使沿X方向相邻的两个滤光片的端部重叠而形成的重叠部,通过所述分割子像素的反射电极进行反射显示,通过在同一子像素内彼此相邻的分割子像素间的空间进行透射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取向膜的摩擦方向相对于配置成矩阵状的所述多个像素的行方向具有大于等于-45度小于0度、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45度、大于等于-180度小于等于-135度或者大于等于135度小于180度的范围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层通过驱动所述像素的信号按每一帧对所述像素的全部以相同的极性反转的帧反转驱动方式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层具有常黑模式的显示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其中,还具有以不阻塞相邻的所述像素的所述反射电极之间的空间的方式形成的配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配线避开相邻的所述像素的所述反射电极之间的空间而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配线是相对所述像素的矩阵状的配置按每个像素列形成、并传输驱动所述像素的信号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以避开沿着像素列的像素的排列方向形成在像素间的所述空间的方式配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信号线于在像素行的像素的排列方向上相邻的像素间,以通过沿着像素列的像素的排列方向形成的所述空间与沿着像素行的像素的排列方向形成的所述空间的交叉部的方式配线。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配线是相对所述像素的矩阵状的配置按每个像素行形成、并传输选择所述像素的信号的扫描线,所述扫描线以避开沿着像素行的像素的排列方向形成在像素间的所述空间的方式配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扫描线于在像素列的像素的排列方向上相邻的像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置昌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