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以及无刷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6864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11:37
转子具备第1转子芯和第2转子芯和砺磁磁石和被检测部。第1转子芯具有第1芯基座和多个第1爪状磁极部。第2转子芯具有第2芯基座和多个第2爪状磁极部。第1以及第2芯基座相互对置,第1以及第2爪状磁极部在圆周方向交替地排列。砺磁磁石配置在所述第1以及第2芯基座彼此轴向之间。砺磁磁石使第1爪状磁极部作为第1磁极发挥作用,并且使第2爪状磁极部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产生磁通的被检测部被配置在第1转子芯的外侧轴端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以及无刷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子以及无刷电动机。
技术介绍
作为无刷电动机的转子,已知有所谓永久磁石励磁的爪极型(Lundell)构造的转子(例如可以参照日本特开2012-115085号公报以及実开平5-43749号公报)。这样的转子具备:在圆周方向分别具有多个爪状磁极部并相互组合的2个转子芯、和在转子芯之间配置并沿轴向磁化的励磁磁石。励磁磁石使各爪状磁极部作为交替不同的磁极发挥作用。另外,在无刷电动机中,转子的旋转位置(角度)被检测,通过对应于其旋转位置向定子的绕组供给驱动电流从而产生旋转磁场,使得转子被此旋转磁场旋转驱动。然而,作为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的构成,例如有在转子芯上设置传感器磁石,并在定子侧设置检测传感器磁石磁场的磁传感器的构成。在这样的无刷电动机中,希望通过磁传感器高精度地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高精度地检测旋转位置(角度)的转子以及无刷电动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转子具备:第1转子芯,具有大致圆板状的第1芯基座、和设在所述第1芯基座的外周部并以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1爪状磁极部,各个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朝径向外侧突出并朝轴向延出;第2转子芯,具有大致圆板状的第2芯基座、和设在所述第2芯基座的外周部并以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2爪状磁极部,各个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朝径向外侧突出并朝轴向延出,所述第1芯基座以及所述第2芯基座相互对置,而且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以及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励磁磁石,在所述第1芯基座以及所述第2芯基座的轴向上处于所述第1芯基座以及所述第2芯基座之间,所述励磁磁石沿所述轴向磁化从而使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作为第1磁极发挥作用,并使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和被检测部,产生用于检测所述第1转子芯以及所述第2转子芯的旋转位置的磁通,所述第1转子芯以及所述第2转子芯各自具有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励磁磁石对置的内侧轴端面、和处在所述内侧轴端面相反侧的外侧轴端面,所述被检测部配置在所述第1转子芯的所述外侧轴端面上。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无刷电动机,具备:以上所述的转子;产生旋转磁场的定子;和与所述传感器磁石的所述第2传感器磁石部沿所述轴向对置的磁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无刷电动机,具备:以上所述的转子产生旋转磁场的定子;和与所述传感器磁石沿所述轴向对置的磁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式所涉及的无刷电动机,具备:以上所述的转子;产生旋转磁场的定子;和与所述传感器磁石沿所述轴向对置的磁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无刷电动机,包括:以上所述的转子;定子,以与所述转子对置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并产生旋转磁场;和磁传感器,相对于所述定子固定,并检测所述转子的旋转位置,所述磁传感器被配置在与所述转子沿所述轴向对置的位置、且是与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以及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在所述径向上一致的位置上。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新颖性特征在权利要求书中加以明确。伴随目的及利益的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参照下面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以及附图而理解。图1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无刷电动机的局部截面立体图。图3是图1的转子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图1的无刷电动机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转子的剖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转子的剖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转子的剖视图。图8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转子的剖视图。图9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剖视图。图10是图9的无刷电动机的局部截面立体图。图11是图9的转子的局部俯视图。图12是图9的无刷电动机的局部剖视图。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磁石単体的电角度-磁通密度特性图、转子整体的电角度-磁通密度特性图、和电角度-检测信号特性图。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无刷电动机的局部剖视图。图15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剖视图。图16是图15的无刷电动机的局部截面立体图。图17是图15的转子的局部俯视图。图18是图15的无刷电动机的局部剖视图。图19是第3实施方式的的传感器磁石単体的电角度-磁通密度特性图、转子整体的电角度-磁通密度特性图、和电角度-检测信号特性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剖视图。图21是图20的无刷电动机的局部截面立体图。图22A是说明第1爪状磁极部的圆周方向位置相对于霍尔IC一致时的磁通的示意图。图22B是说明第2爪状磁极部的圆周方向位置相对于霍尔IC一致时的磁通的示意图。图23是第4实施方式的旋转角度-磁通密度特性图。图24是第4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转子的立体图。图25是第4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转子的立体图。图26是第4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转子的立体图。图27是第4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转子的立体图。图28是图27的其他例的旋转角度-磁通密度模式特性图。图2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从轴向看的剖视图。图30是安装了转子盖的图29的转子的立体图。图31是图30的转子盖的分解立体图。图32A从第1转子芯侧看图31的转子的立体图。图32B从第2转子芯侧看图31的转子的立体图。图33是从轴向看图31的转子的主视图。图34是图33的沿a-o-b线的组合剖视图。图35是省略了极间磁石和背面補助磁石的图31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图36是示出起动转矩彼此关系的图。图37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安装了转子盖的转子的立体图。图38是转子盖的立体图。图39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安装了转子盖的转子の立体图。图40是图39的第1盘体的立体图。图41是安装了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盖的转子的立体图。图42是图41的转子盖的分解立体图。图43是从轴向看图41的转子的主视图。图44是沿图43的A-A线的剖视图。图45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安装了转子盖的转子的立体图。图46是从径向看图45的转子的剖视图。图47是图45的转子盖的分解立体图。图4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7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剖视图。图49是图48的无刷电动机的局部截面立体图。图50A是第7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转子的立体图。图50B是图50A的转子的剖视图。图51A是第7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转子的立体图。图51B是图51A的转子的剖视图。图52A是第7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转子的立体图。图52B是图52A的转子的剖视图。图53是第7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转子的立体图。图54是第7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转子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4对无刷电动机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无刷电动机11的电动机壳体12具有形成为有底筒状的筒状壳体13和将该筒状壳体13的前侧(图1中为左侧)的开口部封闭的前端板14。如图1所示,在筒状壳体13的内周面上固定有定子16。定子16具备:电枢芯17,具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为12个)作为集中线圈用齿的齿17a;以及绕组19,隔着绝缘体18缠绕到电枢芯17的齿17a上。通过从外部的控制电路S向绕组19供给驱动电流,定子16产生旋转磁场。如图1所示,无刷电动机11的转子21具有旋转轴22,转子21配置于定子1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具备:第1转子芯,具有大致圆板状的第1芯基座、和设在所述第1芯基座的外周部并以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1爪状磁极部,各个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朝径向外侧突出并朝轴向延出;第2转子芯,具有大致圆板状的第2芯基座、和设在所述第2芯基座的外周部并以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2爪状磁极部,各个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朝径向外侧突出并朝轴向延出,所述第1芯基座以及所述第2芯基座相互对置,而且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以及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砺磁磁石,在所述第1芯基座以及所述第2芯基座的轴向上处于所述第1芯基座以及所述第2芯基座之间,所述砺磁磁石沿所述轴向磁化从而使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作为第1磁极发挥作用,并使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和被检测部,产生用于检测所述第1转子芯以及所述第2转子芯的旋转位置的磁通,所述第1转子芯以及所述第2转子芯各自具有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砺磁磁石对置的内侧轴端面、和处在所述内侧轴端面相反侧的外侧轴端面,所述被检测部配置在所述第1转子芯的所述外侧轴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13 JP 2012-249191;2012.11.28 JP 2012-259681.一种转子,具备:第1转子芯,具有大致圆板状的第1芯基座、和设在所述第1芯基座的外周部并以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1爪状磁极部,各个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朝径向外侧突出并朝轴向延出;第2转子芯,具有大致圆板状的第2芯基座、和设在所述第2芯基座的外周部并以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2爪状磁极部,各个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朝径向外侧突出并朝轴向延出,所述第1芯基座以及所述第2芯基座相互对置,而且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以及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励磁磁石,在所述第1芯基座以及所述第2芯基座的轴向上处于所述第1芯基座以及所述第2芯基座之间,所述励磁磁石沿所述轴向磁化从而使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作为第1磁极发挥作用,并使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和被检测部,产生用于检测所述第1转子芯以及所述第2转子芯的旋转位置的磁通,所述第1转子芯以及所述第2转子芯各自具有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励磁磁石对置的内侧轴端面、和处在所述内侧轴端面相反侧的外侧轴端面,所述被检测部配置在所述第1转子芯的所述外侧轴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被检测部为设置在与所述第1转子芯以及所述第2转子芯在轴向错开的位置上的环状的传感器磁石,所述传感器磁石包含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以及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对置的第1传感器磁石部、以及在所述轴向上位于所述第1传感器磁石部相反侧的第2传感器磁石部,所述传感器磁石构成为沿所述轴向的磁化方向在所述圆周方向上交替相异,所述传感器磁石具有比所述第1芯基座以及所述第2芯基座的外径更大的内径,所述第1传感器磁石部具有沿所述圆周方向交替地设置的多个第1磁极部和多个第2磁极部,所述第1磁极部和所述第2磁极部具有相异的磁极,所述第1磁极部的磁极以及所述第2磁极部的磁极和相对置的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以及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的磁极分别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其中,沿所述轴向的磁化方向在所述圆周方向上以等角度间隔相异,各个所述第1磁极部以及所述第2磁极部的圆周方向中心与各个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以及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的圆周方向中心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被检测部为在所述轴向上相对于所述第1芯基座设于所述第2芯基座相反侧的传感器磁石,所述传感器磁石包含沿所述圆周方向交替地排列的第1磁极部和第2磁极部,所述第1磁极部具有与所述励磁磁石上接近所述传感器磁石的部位的磁极相同的磁极,所述第2磁极部具有与励磁磁石上远离所述传感器磁石的部位的磁极相同的磁极,所述第1磁极部在所述圆周方向上的角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2磁极部在所述圆周方向上的角度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第1磁极部以及所述第2磁极部各自的圆周方向中心与所述第1爪状磁极部以及所述第2爪状磁极部中相同磁极的所述爪状磁极部的圆周方向中心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茂昌山田洋次三上晃司横山诚也
申请(专利权)人:阿斯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