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装饰膜表面处理剂及其处理PVC装饰膜的方法,所述处理剂包括PVC粉、丙烯酸树脂、甲苯、环己酮、丁酮、异丙醇、消光粉及添加剂;制备时把上述材料进行混合、稀释、搅拌、冷却、研磨、过滤工序后即可得到;所述处理PVC装饰膜的方法先通过复合,再进行压纹消光后进行涂布;涂布后进行固化干燥即可得到。优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PVC粉、丙烯酸树脂、丁酮、甲苯及环己酮的混合液和消光粉能赋予PVC处理剂极低的光泽度,让其在涂布时让装饰膜具有超哑光的光泽;而丙烯酸树脂具有良好的爽滑性能,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爽滑性能更佳;添加剂能有效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强其耐刮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装饰膜表面处理剂及其处理PVC装饰膜的方法,所述处理剂包括PVC粉、丙烯酸树脂、甲苯、环己酮、丁酮、异丙醇、消光粉及添加剂;制备时把上述材料进行混合、稀释、搅拌、冷却、研磨、过滤工序后即可得到;所述处理PVC装饰膜的方法先通过复合,再进行压纹消光后进行涂布;涂布后进行固化干燥即可得到。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PVC粉、丙烯酸树脂、丁酮、甲苯及环己酮的混合液和消光粉能赋予PVC处理剂极低的光泽度,让其在涂布时让装饰膜具有超哑光的光泽;而丙烯酸树脂具有良好的爽滑性能,让本专利技术的爽滑性能更佳;添加剂能有效降低本专利技术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强其耐刮等性能。【专利说明】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及其处理PVC装饰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饰膜
,尤其是涉及一种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及其处理PVC装饰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哑光PVC装饰膜大多应用于家居装饰、家电、家具、汽车内饰等产品中,而现有的PVC装饰膜是由多层不同特性的PVC贴膜贴合而成,为了达到哑光的效果,通常在表面贴合一层消光膜,再通过高温贴合压纹来达到消光的目的,此方法虽有一定的消光效果,但是仍难以达到超哑光的光泽效果,而且其表面较为粗糙、手感较差;由于其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擦拭、轻微碰撞以及磨损,所以对耐刮性要求较高、而目前的PVC装饰膜耐刮性都很一般,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及其处理PVC装饰膜的方法,它具有手感好、光泽度低且耐刮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其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组分构成=PVC粉10~14份;丙烯酸树脂4~6份;甲苯18~24份;环己酮12~18份;丁酮25~35份;异丙醇3~7份;消光粉3~7份;添加剂6~10份;制备时,先将PVC粉和丙烯酸树脂用固定投料器投入反应釜中,再将丁酮、甲苯及环己酮用计量泵投入反应釜中混合;升温至70~90°C,然后搅拌4~6小时;冷却后,再用计量泵加入丁酮、甲苯及环己酮混合溶液进行稀释,使粘度达到标准;粘度达到标准后再将消光粉、异丙醇和添加剂加入混合搅拌均匀;搅拌完成后,把混合液放入研磨机进行分散研磨;研磨完成后,取小量样品检测,达到标准后再经过过滤器过滤;过滤完成后先暂存至暂储罐内,然后称量检测,调整粘度使其达到标准;灌装入铁桶入库。所述PVC粉12份;丙烯酸树脂5份;甲苯21份;环己酮15份;丁酮30份;异丙醇5份;消光粉5份;添加剂8份。所述添加剂包括有机锡类催化剂、微晶纤维素、植物油、蜡粉、抗氧化剂和发泡粉。一种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处理PVC装饰膜的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a、取PVC基膜、PVC印刷中层膜和PVC消光面膜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依次进行复合,得到PVC复合膜;b、将得到的PVC复合膜通过哑光轮进行压纹消光处理;C、将PVC装饰膜表面处理剂涂布在PVC复合膜的表面上;d、将涂布后的PVC复合膜进行固化干燥。所述步骤b中进行压纹消光时,PVC复合膜的光泽度控制在30~60°C之间。所述步骤c进行涂布时,涂布厚度控制在0.15~0.35mm之间。所述在步骤d完成后,将PVC复合膜置于100~120°C的熟化炉中进行熟化处理,以及将熟化后的PVC复合膜与托底料贴合及改纹。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PVC粉、丙烯酸树脂、丁酮、甲苯及环己酮的混合液和消光粉能赋予PVC处理剂极低的光泽度,让其在涂布时让装饰膜具有超哑光的光泽;而丙烯酸树脂具有良好的爽滑性能,让本专利技术的爽滑性能更佳;添加剂能有效降低本专利技术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强其耐刮等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其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组分构成:所述PVC粉12份;丙烯酸树脂5份;甲苯21份;环己酮15份;丁酮30份;异丙醇5份;消光粉5份;添加剂8份。制备时,先将PVC粉和丙烯酸树脂用固定投料器投入反应釜中,再将丁酮、甲苯及环己酮用计量泵量取2/3的量投入反应釜中混合;升温至80°C,当然,升温到70°C或90°C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然后搅拌5小时;冷却后,再用计量泵量取一定量的丁酮、甲苯及环己酮加入混合溶液进行稀释,使粘度达到标准;粘度达到标准后再将消光粉、异丙醇和添加剂加入混合搅拌均匀,添加剂包括有机锡类催化剂、微晶纤维素、植物油、蜡粉、抗氧化剂和发泡粉,当然,添加剂也可以用其它功能效果类似进行替代;搅拌完成后,把混合液放入研磨机进行分散研磨;研磨完成后,取小量样品检测,达到标准后再经过过滤器过滤;过滤完成后先暂存至暂储罐内,然后称量检测,调整粘度使其达到标准;灌装入铁桶入库。一种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处理PVC装饰膜的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a、取PVC基膜、PVC印刷中层膜和PVC消光面膜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依次进行复合,得到PVC复合膜;b、将得到的PVC复合膜通过哑光轮进行压纹消光处理;进行压纹消光时,PVC复合膜的光泽度控制在45°C之间;C、将PVC装饰膜表面处理剂通过涂布机涂布在PVC复合膜的表面上;在涂布时,利用胶辊和刮刀来调节涂布的厚度,其厚度一般控制在0.25mm,以确保处理层能有良好的韧性及拉伸性能;d、将涂布后的PVC复合膜进行固化干燥;固化时,将PVC复合膜置于100~120°C的熟化炉中进行熟化处理,熟化炉的运行速度控制在5~15m/min,最后将熟化后的PVC复合膜与托底料贴合及改纹,即得到超哑光滑爽的PVC装饰膜。实施例2,实施例2的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PVC粉10份;丙烯酸树脂4份;甲苯18份;环己酮12份;丁酮25份;异丙醇3份;消光粉3份;添加剂6份;其在使用时同样具有让装饰膜具有超哑光的光泽、耐刮且爽滑的效果。实施例2的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处理PVC装饰膜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步骤b中的PVC复合膜的光泽度控制在30°C之间;步骤c的涂布厚度控制在 0.15mm。实施例3,实施例3的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PVC粉14份;丙烯酸树脂6份;甲苯24份;环己酮18份;丁酮35份;异丙醇7份;消光粉7份;添加剂10份;其在使用时同样具有让装饰膜具有超哑光的光泽、耐刮且爽滑的效果。实施例3的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处理PVC装饰膜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步骤b中的PVC复合膜的光泽度控制在60°C ;步骤c的涂布厚度控制在0.35mm0【权利要求】1.一种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其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组分构成:PVC粉10~14份;丙烯酸树脂4~6份;甲苯18~24份;环己酮12~18份;丁酮25~35份;异丙醇3~7份;消光粉3~7份;添加剂6~10份;制备时,先将PVC粉和丙烯酸树脂用固定投料器投入反应釜中,再将丁酮、甲苯及环己酮用计量泵投入反应釜中混合;升温至70~90°C,然后搅拌4~6小时;冷却后,再用计量泵加入丁酮、甲苯及环己酮混合溶液进行稀释,使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VC装饰膜哑光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其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组分构成:PVC粉10~14份;丙烯酸树脂4~6份;甲苯18~24份;环己酮12~18份;丁酮25~35份;异丙醇3~7份;消光粉3~7份;添加剂6~10份;制备时,先将PVC粉和丙烯酸树脂用固定投料器投入反应釜中,再将丁酮、甲苯及环己酮用计量泵投入反应釜中混合;升温至70~90℃,然后搅拌4~6小时;冷却后,再用计量泵加入丁酮、甲苯及环己酮混合溶液进行稀释,使粘度达到标准;粘度达到标准后再将消光粉、异丙醇和添加剂加入混合搅拌均匀;搅拌完成后,把混合液放入研磨机进行分散研磨;研磨完成后,取小量样品检测,达到标准后再经过过滤器过滤;过滤完成后先暂存至暂储罐内,然后称量检测,调整粘度使其达到标准;灌装入铁桶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吴铭隆,廖本钦,罗旻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