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开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6651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进行厢门开闭时,能够防止驱动机构的振动传递到厢门的电梯门开闭装置。在用于开闭厢门(62a、62b)的门开闭装置(1)中,用于连结驱动机构(3)和厢门(62a、62b)的一对连结结构(4、5)中,至少在打开厢门(62a、62b)时靠近驱动皮带轮(31)的连结结构(4)通过安装于厢门(62a、62b)的被动侧连结部(40)以及具有弹性的防振构件(420)连结驱动机构(3)和厢门(62a、62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门开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设置在电梯厢的厢门进行开闭的电梯门开闭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具备:设置于建筑物内的升降通道、设置于该升降通道的期望高度位置的出入口、面对该出入口而设置的升降处、以及设置于该出入口的层门。另外,如图19所示,电梯具备:在升降通道内通过驱动机构以自由升降的方式设置的轿厢60、设置于该轿厢60的出入口61、以及设置于该出入口61的厢门62a、62b。而且,在电梯上设置有对厢门62a、62b进行开闭的电梯门开闭装置(以下称为门开闭装置)1。门开闭装置1具备:滑动结构2,用于在厢门62a、62b的出入口61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厢门62a、62b;驱动机构3,用于向厢门62a、62b传递驱动马达30的驱动力;一对连结结构4、5,用于连结该驱动机构3和厢门62a、62b。滑动结构2具备:上部框架20,安装在厢门62a、62b的出入口61的上部;安装于该上部框架20正面的门导轨21;门吊架22a、22b,分别安装于厢门62a、62b的上部且具有置于该门导轨21上的一对滚轮23、23。因此,厢门62a、62b分别通过门吊架22a、22b悬挂于门导轨21。驱动机构3具备:用于直接或间接地连接驱动马达30的驱动皮带轮31、与该驱动皮带轮31具有间隔而排列的从动皮带轮32、以及架设在驱动皮带轮31和从动皮带轮32上的环状驱动传送带33。一侧连结结构4架设在一侧门吊架22a和驱动机构3的驱动传送带33(驱动传送带33的上部)之间,另一侧连结结构5架设在另一侧门吊架22b和驱动机构3的驱动传送带33(驱动传送带33的下部)之间。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电梯门开闭装置1中,若通过驱动马达30来转动驱动皮带轮31,则驱动传送带33循环,且厢门62a、62b通过连结结构4、5和门吊架22a、22b沿着门导轨21进行往复运动。通过这种方式,门开闭装置1对厢门62a、62b进行开闭。此外,在图19所示的电梯中,在驱动传送带33的一侧长边部通过一侧连结结构4和一侧门吊架22a连结有一侧厢门62a,在驱动传送带33的另一侧长边部通过另一侧连结结构5和另一侧门吊架22b连结有另一侧厢门62b。因此,厢门62a、62b互相向相反方向移动。即,图19所示的电梯是厢门62a、62b的出入口61从中央打开的,所谓中分式(centeropentype)的电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2-1876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门开闭装置1中,在对厢门62a、62b进行开闭时,若通过驱动马达30来转动驱动皮带轮31,则会使驱动传送带33与连结结构4、5一起牵拉厢门62a、62b。因此,驱动传送带33处于紧绷的状态,从而使驱动马达30的振动、或驱动皮带轮31或从动皮带轮32在循环驱动传送带33时产生的振动,容易通过连结结构4、5和门吊架22a、22b从该驱动传送带33传递至厢门62a、62b。并且,根据情况,有时会由传递到门吊架22a、22b的振动产生不悦耳的声音或噪音。尤其是,当厢门62a、62b的出入口61从中央打开时,在被驱动传送带33的一侧长边部牵拉的门62a侧,该问题尤其显著。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事实,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进行厢门的开闭时,能够防止驱动机构的振动传递到厢门的电梯门开闭装置。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开闭装置具备:设置于轿厢出入口的厢门,其通过滑动对该出入口进行开闭,滑动结构,其用于将该厢门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轿厢的出入口,驱动机构,其用于向所述厢门传递驱动马达的驱动力,连结结构,其用于连结该驱动机构和所述厢门;所述驱动机构具备:驱动皮带轮,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有所述驱动马达,从动皮带轮,其以与该驱动皮带轮以具有间隔的方式排列,环状驱动传送带,其架设在所述驱动皮带轮和所述从动皮带轮上;所述连结结构通过具有弹性的防振结构连结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厢门。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梯门开闭装置的一方案,所述连结结构具备:设置于所述厢门侧的被动侧连结部、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传送带侧的驱动侧连结部,所述被动侧连结部和所述驱动侧连结部通过所述防振结构连结。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梯门开闭装置的另一方案,所述驱动侧连结部和所述被动侧连结部以具有间隔的方式设置。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梯门开闭装置的另一方案,所述被动侧连结部具备以具有间隔的方式对置的一对受压部,所述驱动侧连结部具有配置在所述被动侧连结部的一对受压部之间的挤压部,该挤压部以从所述被动侧连结部和门吊架的后侧向该门吊架的前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所述挤压部具有位于所述门吊架前侧的重合部。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梯门开闭装置的另一方案,在所述挤压部的重合部和所述门吊架之间形成有间隙。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梯门开闭装置的另一方案,在所述门吊架形成有切槽状的槽部,所述驱动侧连结部从门吊架的后侧通过槽部,所述挤压部向所述门吊架的前侧延伸。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开闭装置的另一方案,所述连结结构具备与所述防振结构一起夹持在所述被动侧连结部和所述驱动侧连结部之间的阻挡结构,该阻挡结构具备多个设置于所述挤压部与一侧所述受压部之间、以及所述挤压部与另一侧所述受压部之间的阻挡构件。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开闭装置的另一方案,所述阻挡构件以在其与所述挤压部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受压部。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梯门开闭装置的另一方案,所述连结结构分别设置于左右的所述厢门,而且至少一侧所述连结结构为所述结构。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梯门开闭装置的另一方案,所述驱动马达为同步电机。附图说明图1是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电梯的整体概要图。图2是设置有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电梯的部分侧视图。图3是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滑动机构的部分放大图。图4是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连结机构的部分放大图。图5是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打开侧连结构件的部件图,图5A是打开侧连结构件的主视图,图5B是打开侧连结构件的侧视图。图6是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关闭侧连结构件的部件图,图6A是关闭侧连结构件的主视图,图6B是关闭侧连结构件的侧视图。图7是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驱动侧连结构件的部件图,图7A是驱动侧连结构件的主视图,图7B是驱动侧连结构件的侧视图。图8是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纵剖面图,是沿图1的A-A线的纵剖面图。图9是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工作说明图,图9A是正在打开厢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B是完全打开厢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C是正在关闭厢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是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电梯的整体概要图。图11是设置有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电梯的部分侧视图。图12是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滑动机构的部分放大图。图13是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连结机构的部分放大图。图14是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打开侧连结构件的部件图,图14A是打开侧连结构件的主视图,图14B是打开侧连结构件的侧视图。图15是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关闭侧连结构件的部件图,图15A是关闭侧连结构件的主视图,图15B是关闭侧连结构件的侧视图。图16是上述实施方案门开闭装置的驱动侧连结构件的部件图,图16A是驱动侧连结构件的主视图,图16B是驱动侧连结构件的侧视图。图17是上述实施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梯门开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门开闭装置,其中,所述电梯门开闭装置具备:设置于轿厢出入口的厢门,其通过滑动对该出入口进行开闭,滑动结构,其用于将该厢门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轿厢的出入口,驱动机构,其用于向所述厢门传递驱动马达的驱动力,连结结构,其用于连结该驱动机构和所述厢门;所述驱动机构具备:驱动皮带轮,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有所述驱动马达,从动皮带轮,其以与该驱动皮带轮具有间隔的方式排列,环状驱动传送带,其架设在所述驱动皮带轮和所述从动皮带轮上;所述连结结构通过具有弹性的防振结构连结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厢门。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12 JP 2012-2486961.一种电梯门开闭装置,其中,所述电梯门开闭装置具备:设置于轿厢出入口的厢门,其通过滑动对该出入口进行开闭,滑动结构,其用于将该厢门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轿厢的出入口,驱动机构,其用于向所述厢门传递驱动马达的驱动力,连结结构,其用于连结该驱动机构和所述厢门;所述驱动机构具备:驱动皮带轮,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有所述驱动马达,从动皮带轮,其以与该驱动皮带轮具有间隔的方式排列,环状驱动传送带,其架设在所述驱动皮带轮和所述从动皮带轮上;所述连结结构通过具有弹性的防振结构连结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厢门,其中,所述连结结构具备:设置于所述厢门侧的被动侧连结部、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传送带侧的驱动侧连结部,所述被动侧连结部和所述驱动侧连结部通过所述防振结构连结,从而所述驱动侧连结部通过所述防振结构和所述被动侧连结部与所述厢门或与所述厢门连接的门吊架连结。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开闭装置,其中,所述驱动侧连结部和所述被动侧连结部以具有间隔的方式设置。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门开闭装置,其中,所述被动侧连结部具备以具有间隔的方式对置的一对受压部,所述驱动侧连结部具有配置在所述被动侧连结部的一对受压部之间的挤压部,该挤压部以从所述被动侧连结部和门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仓宽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