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与保护装置及应用其的事务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6562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2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洁与保护装置及应用其的事务机,该清洁与保护装置适用于墨水匣。墨水匣沿第一轴来回移动且具有喷墨头。清洁与保护装置包括遮盖、刮除件与传动组件。遮盖沿第二轴来回移动。当墨水匣移动至第一位置,且遮盖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遮盖抵接于墨水匣以遮蔽喷墨头。传动组件耦接遮盖与刮除件。当墨水匣位于第一位置,而遮盖移离第二位置时,遮盖驱动传动组件以带动刮除件移动至第三位置,以刮除喷墨头上的残墨。另提供一种事务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洁与保护装置及应用其的事务机,该清洁与保护装置适用于墨水匣。墨水匣沿第一轴来回移动且具有喷墨头。清洁与保护装置包括遮盖、刮除件与传动组件。遮盖沿第二轴来回移动。当墨水匣移动至第一位置,且遮盖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遮盖抵接于墨水匣以遮蔽喷墨头。传动组件耦接遮盖与刮除件。当墨水匣位于第一位置,而遮盖移离第二位置时,遮盖驱动传动组件以带动刮除件移动至第三位置,以刮除喷墨头上的残墨。另提供一种事务机。【专利说明】清洁与保护装置及应用其的事务机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清洁与保护装置,且特别是一种墨水匣的清洁与保护装置及应用其的事务机。
技术介绍
随着打印技术的不断提升,打印输出装置除了可供普通文字输出外,还应用于文宣资料及数码照片输出,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图像输出的需求。其中喷墨打印机因具备价格低廉、操作时噪音低以及优良的打印品质,又可打印各种喷墨媒体,例如一般纸张、特殊喷墨打印纸张、相片纸及专用投影片等优点,因此已广泛地应用于家庭、个人工作室、甚至是各行各业。然而,在打印的过程中,墨水匣的喷墨头附近,或多或少都会残留有多余的墨水或是粉尘微粒,不免造成打印系统的环境污染。因此,大多数的打印系统都设有打印区及维护区两部分,其中维护区通常位于打印系统的侧边,且利用刮墨片来刮除喷墨头的表面脏污,以避免喷墨头中残留的余墨干枯而造成阻塞,并防止喷墨头阻塞、出墨不顺以及降低打印品质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多会在墨水匣移至一侧后,再将刮除装置从内部移出并朝墨水匣上的喷头移动,方达到刮除残墨的效果。此举让刮除装置需以两至三个方向才能驱动至指定位置,若其中在一个方向定位发生误差时,则容易造成最终刮除装置的位置并非当初所预期,因而降低了刮除装置的信赖度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洁与保护装置及应用其的事务机,该清洁与保护装置采分离式驱动路径而分别达到清洁喷墨头与保护喷墨头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事务机,其喷墨头的清洁与保护装置具有较佳的信赖度与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清洁与保护装置,适用于墨水匣。墨水匣适于沿第一轴来回移动且具有喷墨头。清洁与保护装置包括遮盖、刮除件与传动组件。遮盖沿第二轴来回移动。当墨水匣移动至第一位置,且遮盖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遮盖抵接于墨水匣以遮蔽喷墨头。传动组件耦接遮盖与刮除件。当墨水匣位于第一位置,而遮盖移离第二位置时,遮盖驱动传动组件以带动刮除件移动至第三位置,以刮除喷墨头上的残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事务机,包括墨水匣、遮盖、刮除件与传动组件。墨水匣沿第一轴来回移动且具有喷墨头。遮盖沿第二轴来回移动。当墨水匣移动至第一位置,且遮盖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遮盖抵接于墨水匣以遮蔽喷墨头。传动组件耦接遮盖与刮除件。当墨水匣位于第一位置,而遮盖移离第二位置时,遮盖驱动传动组件以带动刮除件移动至第三位置,以刮除喷墨头上的残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轴垂直第二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遮盖具有齿条,背对于刮除件。上述的清洁与保护装置还包括马达、齿轮以及控制单元。齿轮连接在马达与齿条之间。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马达与墨水匣。当墨水匣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控制单元驱动马达,以使马达通过齿轮与齿条驱动遮盖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刮除件具有一对滑动杆。传动组件包括基座、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基座具有一对轨道,平行于一几何平面。第一轴垂直于该几何平面,而第二轴位于该几何平面上。该对滑动杆分别耦接至该对轨道,以使刮除件沿该对轨道移动。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枢接至基座,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枢接至刮除件。第二连杆的第三端枢接至遮盖,第二连杆的第四端枢接至刮除件,其中该对滑动杆位于第二端与第四端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清洁与保护装置还包括马达与控制单元。马达连接上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以驱动第一连杆。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马达与墨水匣。当墨水匣移动至上述的第一位置时,控制单元驱动马达,以使马达驱动第一连杆,并带动刮除件、第二连杆与遮盖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墨水匣沿第一轴而在第一路径上移动。遮盖沿第二轴而在第二路径上移动。刮除件被传动组件带动而在第三路径上移动。第一路径、第二路径与第三路径形成交会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墨水匣在第一位置时,遮盖位于喷墨头的下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刮除件位于第三位置时,刮除件位于喷墨头下方,而遮盖位于刮除件下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事务机还包括机体,具有相对的两侧边。墨水匣沿第一轴在机体的相对两侧边之间来回移动。遮盖、刮除件与传动组件位于机体的相对的两侧边的其中之一。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清洁与保护装置及应用其的事务机,其通过设置在遮盖与刮除件之间传动组件,让遮盖与刮除件分别以不同的路径,对到达位置的墨水匣进行维护(刮除残墨与提供遮蔽)动作。此举让不同动作的构件以分离式的路径驱动,因而能提高对构件的控制性,亦即能有效地避免因驱动误差所造成错位的情形,也因此使清洁与保护装置与应用其的事务机具有较佳的信赖度与可靠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事务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事务机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事务机于另一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事务机中清洁与保护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5至图8分别示出图2的相关构件于不同状态的侧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事务机的部分构件示意图;图10与图11分别示出图8中保护清洁装置的不同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事务机;110:机体;120:墨水匣;122:喷墨头;130、230:遮盖;132:齿条;140、240:刮除件;142:滑动杆;150:传动组件;152,252:基座;152a:底板;152b、152c:侧板;152d、152e:弧形轨道;154、254:第一连杆;156、256:第二连杆;160,260:马达;170:齿轮;180:控制单元;Al:几何平面;CP, CPl:清洁与保护装置;El、Ela:第一端;E2:第二端;E3:第三端;E4:第四端;L1:第一路径;L2:第二路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事务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事务机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事务机于另一状态的局部放大图。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事务机的型式,而在图1中仅以虚线轮廓作为代表,因此任何具有墨水匣而作为其打印功能的相关设备者,皆可适用于本实施例。另外,为能清楚描述各构件的相对关系,本实施例同时定义直角坐标以为参考之用。在本实施例中,事务机100包括机体110、墨水匣120(在此仅绘制局部)、遮盖130、刮除件140以及传动组件150。机体110具有相对的两侧边R1、R2,墨水匣120沿X轴而在机体110的相对的两侧边R1、R2之间来回移动,并因此形成第一路径LI。在此,除机体110以虚线轮廓示出外,部分未提及的构件(例如用以驱动墨水匣120移动的相关构件),其已能由现有技术所得之,因而便不予以赘述。墨水匣120具有喷墨头122,其在第一路径LI的第一段S I来回移动时,墨水匣120适于通过喷墨头122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洁与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墨水匣,该墨水匣适于沿一第一轴来回移动且具有一喷墨头,该清洁与保护装置包括:一遮盖,沿一第二轴来回移动,当该墨水匣移动至一第一位置,且该遮盖移动至一第二位置时,该遮盖抵接于该墨水匣以遮蔽该喷墨头;一刮除件;以及一传动组件,耦接该遮盖与该刮除件,当该墨水匣位于该第一位置,而该遮盖移离该第二位置时,该遮盖驱动该传动组件以带动该刮除件移动至一第三位置,以刮除该喷墨头上的残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钰翔
申请(专利权)人: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